入秋后的第一个满月夜,守心学堂的孩子们缠着灵汐在界碑广场看星星。
灵汐指着夜空里连成线的三颗星:
“那是‘守护星’,上古记载说,它们的位置能预示地脉的安稳。”
话音刚落,最亮的那颗星突然暗了暗,周围的星光也变得紊乱,连守护心灯的光都跟着闪烁了几下。
“不对劲!”
我取出星守灯,灯芯果然泛着微弱的红光——这是地脉异动的预警。
灵汐翻开《两界守护录》,书页上记载星象的篇章自动展开,原本清晰的星轨图竟多了几道杂乱的墨痕,像是被什么力量干扰了。
“是‘星障’!”
清玄道长的声音突然从通脉符里传来,带着几分急促,
“我在玄门观星台也看到了,星障会遮蔽地脉与星象的联系,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没法通过星象预判危险了。”
我们连夜赶往玄门观星台。
清玄道长早已在台边等候,观星镜对准的夜空里,那片星障正不断扩大,灰黑色的雾气裹着细碎的星粒,像一团化不开的墨。
“星障的中心在阳间的‘陨星坡’,那里曾坠落过一颗上古星辰,或许藏着与星象相关的器物。”
清玄道长调出观星台的古籍,上面画着一块刻满星纹的“星枢石”,“传说这石头能调节星象与地脉的连接,说不定能驱散星障。”
刚准备出发去陨星坡,通脉符突然亮起,是冥府的老渡魂人传来的讯息:
“忘川河下游的魂灯最近总往一个方向飘,河底好像有东西在发光,和你们说的星象异动有点像。”
灵汐立刻用魂力连接通脉符,传来的画面里,忘川河底确实泛着淡蓝色的光,光的纹路竟与观星台古籍上的星枢石一模一样!
“星枢石怎么会在忘川河底?”
李警官皱起眉头,桂渊突然跳到观星镜旁,爪尖在镜面上划了一道弧线——它竟画出了星障与忘川河底光芒的连线,两条线的交点正好在陨星坡。
“难道星枢石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在陨星坡,一半在忘川河底?”
我突然想起《两界守护录》里的记载,上古时期曾有法器因战乱碎裂,分别藏在两界。
我们兵分两路:
我和灵汐、桂渊去忘川河底寻找星枢石残片;李警官和清玄道长去陨星坡探查。
忘川河底的水流比想象中湍急,桂渊用魂息护住我们,灵汐则用引魂灯照亮前路。
行至河底深处,一块泛着蓝光的石头嵌在淤泥里,正是星枢石的残片,残片旁还缠着几缕淡金色的魂丝——是上古守护魂灵的残魂。
“这残魂在守护残片!”
灵汐用镇魂铃唤醒残魂,残魂化作一道虚影,指着陨星坡的方向:
“星枢石……分两半……合在一起……才能用……”
与此同时,李警官也传来消息,陨星坡的乱石堆里找到了另一块残片,残片周围的星障最浓郁,正不断吸收周围的星力。
我们带着忘川河底的残片赶往陨星坡。
两块残片刚靠近,就自动发出蓝光,在空中拼成完整的星枢石。
灵汐将星枢石放在陨星坡的星纹阵中,石身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光芒顺着星轨蔓延至夜空,星障中的灰黑色雾气渐渐被驱散,紊乱的星光重新连成线,守护星又恢复了往日的明亮。
星障消散的瞬间,忘川河底的魂丝与陨星坡的残魂汇合,化作一道星光融入星枢石:
“总算……完成了……守护星象的任务……”
灵汐将星枢石收好,决定把它放在守护司的星守灯旁,既能实时调节星象与地脉的连接,也能作为新的预警法器。
回到守护司时,天已蒙蒙亮。
孩子们听说我们驱散了星障,都围过来要听故事,灵汐坐在石阶上,拿着《两界守护录》,把星枢石与星障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我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又望了望窗外渐渐升起的朝阳,突然明白,守护的线索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是观星台的星象预警,是老渡魂人的细心观察,是两界伙伴的相互配合,这些线索交织在一起,才能解开一个个迷局。
而《两界守护录》的故事,也会在这些跨两界的协作中,继续书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