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沟农工商联合公司的新办公室就设在粉条厂旁的砖房里,墙上钉着一张大大的白纸,用墨笔工整地写着“公司架构与分工表”,红漆圈出的名字格外醒目。许青山坐在靠窗的木桌后,手里翻着刚整理好的章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纸上,映得他眉眼清明。
“大伙儿再把分工过一遍,以后各司其职,遇事按章程来,不推诿、不越权。”许青山敲了敲桌子,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人。
王振山坐在一旁,手里转着笔,他是村里的老支书,如今任公司书记,主抓党建和村民协调:“我这边就盯紧人心,分红的事、村民的顾虑,我来牵头解释,保证内部安稳。”他顿了顿,看向之前有不满的李老黑,“老黑,你分管销售,外面的批发商、城里的代销点,都归你跑,赚得多,提成也高,比纠结那点发展基金划算。”
李老黑摸了摸后脑勺,咧嘴笑了:“行!书记这话我信,以后我就一门心思跑销路,保证把咱的粉条卖遍全省!”
赵铁柱站了起来,他黝黑的脸上满是严肃,作为生产部主管,手里攥着厚厚的生产细则:“原料收购、漏粉、晾晒、冷库保管,我全负责,保证每一根粉条都够筋道,绝不掺半点杂料!”他拍了拍胸脯,声音洪亮,“谁要是在生产上偷奸耍滑,我赵铁柱第一个不答应!”
许青山点点头,目光落在分工表最末一行——“财务顾问:周晓芸(备考中)”,字迹是他特意让会计老张补上去的。“晓芸虽然在等高考成绩,但财务这块不能断。”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沓书信,“这是她前几天寄来的财务管控建议,里面提到的成本核算、基金管理细则,老张你照着执行,有不懂的就写信问她。”
老张连忙应下:“放心吧许总,晓芸妹子的笔记写得细,我都能看懂,每周我把账目汇总了寄给她,保证财务透明。”
分工一明确,公司的运行立刻顺畅起来。王振山带着会计老张挨家挨户走访,把发展基金的用途、分红的计算方式讲得明明白白,村民们的疑虑渐渐消散,有人还主动提出要追加入股;赵铁柱在生产区立起了“质量红线”牌,每天巡查漏粉、晾晒环节,连红薯的清洗度都有严格标准,厂里的粉条品质更稳了;李老黑带着小李跑遍了周边市县,签下了三个新的批发商,订单堆得像小山。
这天傍晚,许青山看着桌上周晓芸寄来的最新书信,里面画着简单的财务流程图,还附了一句小字:“许叔,注意控制原料成本,红薯收购可以提前和农户签合同,避免涨价。”他指尖抚过那行娟秀的字迹,嘴角不自觉上扬。
窗外,赵铁柱正带着工人检查新到的漏粉机,王振山在和村民商量红薯种植基地的育苗事宜,李老黑哼着山歌从外面回来,手里挥着刚签的订单。砖房里的分工表在夕阳下泛着光,权责明晰的架构像一根无形的线,把所有人拧成了一股绳,让这个刚起步的公司跑得又稳又快。
许青山合上书信,心里清楚,这初具雏形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是终点,而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底气。只是他偶尔会望着村口的路,盼着那个遥任的财务顾问,能早日带着好消息回来,亲眼看看这权责明晰、蒸蒸日上的磨盘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