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队帮四大队收割麦子的这几天,孙祥会没事干就骑着借来的马儿找李世英玩,顺便讨论一下去天山挖草药的事情。
尽管顶着第一的名头,但一大队并不是距离东方红农场场部最近的生产大队,西南面的三大队和北面的六大队是离得最近的。
每年收获季节,都是场部调动大量机械配合人工收割,然后调一部分去三大队和六大队,所以这俩大队收割小麦基本是挨着场部之后完工的。
孙祥会每年这个时节都要在六大队小住一段时间,他认识有朋友,于是顺便帮忙收割一下小麦,以及不久之后的亚麻,从而赚点儿钱。
亚麻不像小麦,是没法用收割机的,基本全都要靠人力,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宁远县收割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最劳累的,但毕竟靠着县里的亚麻加工厂,所以人工费也比较可观。
孙祥会便很快地跟一群年轻人们混熟了,他这个人很活泼也很大气,也愿意交朋友,经历又比较丰富,啥活儿都会一点儿,便帮着李世英将那间马棚又收拾了一番。
李世英住的马棚虽然是单间,属于张全义给他这个技术人员的特殊照顾,但马棚并不大,原先就只摆放了一张床,一个石板和鹅卵石砌成的马槽占据了房间的多半。
等到李世英在这里住下后,也不过是多了个木架子,那是李世英用边角木料抽空自己做的,还有一张小木桌和几个小板凳。
马棚没有通电,所以李世英晚上照明还得用煤油灯,不过他是个爱干净的人,马棚打扫得很是整洁,木架子上的木匠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看上去就很舒服。
孙祥会和老谢几个人一起动手,就在马槽旁边砌了一个土灶台,现在大家还不确定冬天到来之前能否有机会落户本地然后自己盖房子,大约还是要在仓库和马棚里过冬的,那么冬天取暖就很有必要了。
郭保生手笨,他没有跟着去四大队帮忙,每天就和几个社员去一道河北面,把开荒砍伐的树木劈成小块,拉回家里或者大队院子,用斧头劈成木柴。
孙祥会已经跟李世英说好了,他在六大队有两个朋友要跟着一起上山挖草药的,等亚麻收割完了,大家认识一下,也就该准备着上山走一趟了。
李世英每天依旧忙碌着,先前一大队的木工活基本都是做些木桌或者板凳、条凳,随着他的木工手艺被认可,又有人找他来做带靠背的板凳,他挂在马棚外面草棚的土墙上的纸张,就记录着还有几个木箱要打。
先前年轻人们给老家去信,这些天也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回信,于是不少人便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东西,都是钱和全国粮票。
这天张全义带着去四大队帮忙的几个年轻人回来得早了些,趁着晚饭还在做,他就先宣布了一件事:大队决定把年轻人们上个月的工钱给结了。
跟着李世英一起来的这群年轻人可当真是给他帮了大忙,今年县里、公社那里都下达了开荒任务,来了十六个小伙子,那就是十六个壮劳力,再加上李世英给他的那个土制炸药的方法,一大队的开荒总算是在进程上追赶上来了。
边疆哪哪都好,唯独一点,冬天太漫长了,差不多每年十月下旬就开始下小雪,运气不好的话,到来年四月初还会下雪的,所以春天和秋天很短,一年适合劳动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从四月到十一月。
再把播种、除草、浇水、打药、收割、犁地这些日常农活的时间一刨除,社员们开荒的时间并不多,所以任务就非常紧迫了。
砍伐树林开荒这件事,用雷管炸药炸树、把倒下的树木锯断,相对而言还算是比较简单的,最繁琐、最需要人工的是将树干、树枝从场地清理出来,由于是河漫滩,还要犁地将石头翻出来。
之前张全义和桑木江最头疼的就是清理场地这件事,好在用土制炸药的配方从四大队那里借了半个月的拖拉机使用权,场部那里又分配了一台拖拉机,这让事情就容易了许多。
于是晚饭结束后,张全义便将年轻人们都集中到办公室,负责记工分的小何做记录,挨个点名签字,每个人都领到了24块现钱。
这是张全义专门跑到场部,跟农场和公社的领导们争取来的,比照场部雇佣临时工的价格,而且张全义和桑木江为了将人留下,并没有扣除食宿费。
当然他也说明了,这一个月算是特例,下个月开始,从大队这里支出每月的口粮就要算钱了,住在仓库那里的电费也要算钱了,以后就要按照出工情况计算工分,然后年底分钱。
对此大家都能理解,纷纷表示书记和队长多有照顾,感谢万分。
李世英也领到了24块钱,这让他有些诧异,因为刚来的时候张全义跟他说过,他这个木工是按照每天10个工分也就是5毛钱计算,那么一个月也就是15块钱。
相比其他年轻人,李世英的木工活儿也不累,事情也不多,所以他并没有异议。
张全义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表示这是请示了公社的领导,况且他还提供了土制炸药的方法,这一次就把大队的奖励一并发放了。
“那我就感谢场部的领导,感谢书记和队长!”李世英也不谦让,便笑呵呵地收下了。
拿到工钱的年轻人们都很兴奋,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李世英便去了仓库,又将去天山挖草药的事情说了一遍,这一次确认下来愿意跟他一起去的,有八个人。
虽然是第一次上山,但孙祥会有经验,已经告诉李世英该准备哪些东西,于是八个人凑在一起讨论了之后,每个人缺什么生活用品,都写在一张纸上,由李世英去场部那里采购。
其实也没有什么需要带上山的,除了铺盖、锅碗瓢盆之外,粮食从大队那里提前预支,这是李世英跟张全义说好了的。
装草药需要麻袋,张全义很大方,把一个仓库里堆放的破麻袋都交给李世英,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也算不上公器私用、浪费国家财产。
所以最近这几天,留在家里的年轻人们就挑挑拣拣、缝缝补补,拼凑了大约一百来个破旧的麻袋出来。
这些麻袋基本上已经算是废品,但缝补过后,装粮食或许不行,装草药肯定是可以的,这也算是张全义对年轻人们想要赚钱的一种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