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来到一点整的时候,安静的根据地,伴随着留守二团、三团、四团的佯攻开始,整个根据地瞬间热闹了起来。
箭头洲阵地、猪头山阵地、大臣山阵地同时遭到了红军的进攻。
在进攻之中,三个方向均有炮火打击。
让山上阵地之中的白军明白,这些进攻的红军,绝对是红军主力。
黄围虽然有些疲惫,但此刻,更多的却是兴奋。
他知道,自己终于要真刀真枪摆开架势和红军干一场了。
他立刻命令部队全力开火,把红军挡在阵地外,同时给远在衢州的剿总司令部发报,请求上峰调派援兵进入苏区,采取内外夹击之势,消灭根据地内的红军主力。
收到消息的卫力黄,先是一懵,但紧跟着,便是皱紧了眉头。
卫力黄作为一个从军多年的将领,很快便是发现了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关键。
想要完成内外夹击红军,首要的问题是什么?
那自然是黄围的11师能够坚持到他们主力赶回苏区。
但现在距离黄围部最近的白军,也有差不多五十多公里的路程。
按照白军的行军速度,最快也要一天半的时间才能赶到地方。
但红军既然把第11师包围在了那里,又怎么可能不安排人打击他们派出的援军呢?
围点打援,算是红军的传统了。
作为和红军交手这么长时间的卫力黄,对此自然是知之甚详。
如此一来,他们的部队赶到地方,恐怕三天都够呛。
只是,第十一师,在那种没有补给,甚至连食物都有些缺乏的情况下,真的能够坚持到他们的支援赶到吗?
卫力黄对此不得而知。
但这种时候,也只能先行动起来了,万一能成呢?
刚刚赶回上饶休整还没有两天的第14师,和在玉山暂时休整的第67师,被紧急调动起来,准备再次开赴苏区。
而这个时候,战斗已经打响了快一个小时了。
早就已经全部进入进攻出发阵地的独一师二团,此刻也是已经整装待发了。
伴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凌晨两点整的时候,伴随着三枚红色的信号弹升空。
分成三个炮群的军属炮营,也是终于开始发力了。
四门山炮和八门迫击炮,同时对山地展开了炮击。
一颗颗炮弹,砸在叶家湾的白军阵地之上,炸的白军士兵根本抬不起头来。
说实话,这是白军在和红军作战以来,第一次遭遇这种程度的炮击。
而伴随着炮击的开始,位于进攻出发阵地的步兵也是开始交替掩护着向着白军阵地发起冲锋。
二团的部队,分成三个批次,采取交替掩护,人与人之间拉开较大距离的方式,向着第十一师的阵地所在,如同潮水一般涌去,一浪高过一浪。
而炮兵部队,在这两分钟的时间里,足足打出去了68发山炮弹和172发迫击炮弹。
而在这两百发炮弹的作用下,长达两分钟的时间里,敌军的整个阵地,根本就没有发出过任何的反击。
当炮火停下的那一刻,二团团长周蒙立刻让司号员吹响冲锋号。
一瞬间,冲锋号的声音响彻整个叶家湾阵地。
阵地之中剩余的白军听到冲锋号反应过来,赶紧进入防御阵地,只是,这个时候,红军冲的最快的部队,距离前沿阵地只有五十米的距离了。
借着月色发现了这一幕的白军军官们,不由得亡魂大冒,连忙命令部队开始反击。
但五十米的距离,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步兵,不过是几秒钟的冲锋罢了。
事情就是这般的魔幻。
白军的各个机枪阵地见状开火以后不到五秒的时间,冲的最快的红军战士,已经跳进了白军的战壕之中。
这种步炮协同战术,第一次使用,便是得到了巨大的成果。
张浩早在发现第一波进攻就冲进敌军战壕的时候,便是命令后续部队尽快跟进发起进攻。
一时间,整个叶家湾阵地上,杀声震地。
面对足足七千人的红军主力部队,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组成的叶家湾阵地,从战斗打响仅仅三分钟,便被红军冲上了阵地。
接下来的战斗,便是以白刃战为主了。
但要知道,张浩可是购买和缴获了大量的驳壳枪以及其他的手枪,而反观白军,手枪的配给率并不高。
至此,剩下的就是肃清残敌的战斗了。
这一场涉及近万人的攻防战斗,竟然在短短一个多小时以后,便是基本上结束了。
让张浩也是有些无奈。
最终,敌军叶家湾阵地之中的军队,除了不到二百人顺着山路逃到了其他防御阵地外,要么被击毙,要么就被红军俘虏了。
说实话,这一仗打的张浩没滋没味的。
这要是换做日军,肯定表现得比白狗子好得多。
没办法,哪怕是花生米嫡系的11师,面对这等步炮协同的打法,第一时间也是被打懵了,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却是败局已定了。
不过,虽然叶家湾的战斗结束了,但剩下的战斗还有的打呢。
但叶家湾这个11师防线的一处节点被打破,剩下的战斗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基本上就是肃清残敌罢了。
国军的电台配备率,基本上能到团一级,叶家湾战斗的情况,黄围自然是收到了。
立刻收拢人员,同时从其他几处阵地上抽调兵力,准备重新夺回叶家湾阵地。
但张浩也不会满足于仅仅只是夺取一个叶家湾阵地就结束。
最终,两军在大臣山和叶家湾中间的黛琛山区域的山路上遭遇了。
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火。
第十一师虽然装备在国军战斗序列之中还算精良,但在红军士气如虹的内外夹击之下,防线迅速土崩瓦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声声‘红军有待俘虏、缴枪不杀’的喊话中,成建制的第十一师的白军士兵开始投降。
从外面外阵地之中打比较困难,但先打破一个防御节点,从内部突破,就简单的多了。
红军的三个主力团,兵分三路,在地方守备团的协助下,对箭头洲阵地、猪头山阵地和大臣山阵地的白军开始内外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