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演化”发布会的空前成功,将匠人村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全球订单如雪崩般涌来,尤其是对“生长”系列智能家具和“生命纤维”面料的需求,几乎瞬间排满了一年的产能。国家级创新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前来寻求技术合作、标准对接的国内外机构络绎不绝。匠人村,这个曾经偏居一隅的手工作坊,如今已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一面旗帜。
产业园内,机器轰鸣,人流如织,一派欣欣向荣。二狗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协调爆满的订单生产,又要应付各路考察团和媒体,嗓子都说哑了,脸上却始终挂着亢奋的笑容。
“老板!照这个势头,咱们明年就能把隔壁那片地也拿下来,建二期园区了!”他指着规划图,雄心勃勃。
铁柱看着报表上惊人的数字和雪片般的合作意向书,脸上却并没有太多喜色。他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繁忙的园区,目光沉静。
“越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越要警惕水下的暗礁。”他缓缓说道,“产能跟得上吗?质量把控能保证吗?新的技术迭代跟得上市场的期待吗?”
二狗愣了一下,收敛了笑容:“产能已经在三班倒了,质量有杨师傅和张婶他们盯着,绝对没问题!李哲那边也说了,‘星璇’系统还在持续学习优化……”
“还不够。”铁柱打断他,“我们要看得更远。现在的成功,是基于我们之前的技术储备。但科技迭代的速度有多快,你我都清楚。我们必须持续投入,保持领先,否则今天的辉煌,可能就是明天的包袱。”
他转身,对一旁的林雪和李哲说道:“成立一个‘未来探索实验室’,脱离现有的产品研发体系,专注于未来五到十年的前沿技术研究,尤其是量子计算与AI的结合、生物合成学的新突破等领域。经费单列,不受短期效益考核。”
李哲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太好了!我马上着手组建团队!”
林雪也点头赞同:“未雨绸缪,确实必要。我会协调资源。”
铁柱的远见和危机感,让核心团队刚刚因成功而有些发热的头脑迅速冷静下来。匠人村这艘大船,在乘风破浪的同时,舵手始终清醒地注视着远方和暗处。
然而,真正的暗礁,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几天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铁柱的注意。由国家级中心牵头制定的《传统工艺数字化采集通用要求》和《新型生物基复合材料分类与标识》两项标准草案,在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环节,收到了一份来自海外、措辞极其专业且犀利的“反对意见函”。
函件来自一个名为“全球技术标准与伦理观察”(GtSE)的非政府组织。这个组织名不见经传,但其提出的反对意见却直指两项标准的核心——质疑数字化采集标准中关于“文化基因元素”的界定和版权归属可能存在“模糊地带”,容易引发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攻击新材料分类标准“未能充分考虑其生物活性成分的长期生态影响和潜在生物安全风险”,要求进行“更审慎的、国际化的评估”。
意见函引经据典,逻辑严密,看似站在“伦理”和“安全”的制高点上,极具迷惑性。
“这个GtSE,什么来头?”铁柱皱着眉头问林雪。
林雪迅速查询后,脸色有些凝重:“查不到太多背景信息,注册地在瑞士,宣称独立非营利,但资金来源不明。不过,有信息显示,它与几个经常对新兴科技持批判态度的欧洲保守派智库过往甚密,而这些智库背后……隐约有‘暗影’联盟早期投资人的影子。”
铁柱眼神一凛。果然!“暗影”联盟虽然内部动荡,但并未放弃。他们改变了策略,不再进行赤裸裸的商业打压或污蔑,而是转而利用其在西方社会深耕多年的舆论和学术网络,打着“伦理”、“安全”的旗号,从更根源的标准和规则层面进行狙击和拖延!
这一手,更加阴险,也更难对付。因为它披着“理性”、“负责”的外衣,很容易煽动公众和国际社会对新兴技术的疑虑和恐惧。
“他们这是想用‘软刀子’杀人。”铁柱冷笑,“拖延我们标准的出台,在国际上制造争议,阻碍我们的技术和产品顺利进入全球市场。”
“那我们怎么办?”李哲有些气愤,“难道就任由他们胡说八道?”
“当然不。”铁柱沉声道,“但他们这次躲在‘公益’和‘学术’的盾牌后面,我们不能再像对付‘幻影’那样直接硬来。我们必须用更专业、更严谨的态度,在规则的框架内击败他们。”
他立刻做出部署:“林雪,你牵头,组织我们中心最顶尖的专家,包括法律、知识产权、生物安全领域的顾问,针对GtSE提出的每一条质疑,撰写一份详尽、客观、有充分科学和法律依据的答复报告,公开回应。同时,主动联系国际知名的伦理委员会和环保组织,邀请他们参与评估,展现我们的开放和透明。”
“李哲,你们技术团队配合,准备更详实的实验数据和第三方验证报告,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的标准,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和充分的风险评估基础上的。”
“另外,”铁柱目光深远,“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二狗,你配合林雪,去接触那些在国际标准组织里有影响力的、真正秉持公正立场的专家和机构,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建立我们自己的话语联盟!”
一场围绕标准制定权的、更加复杂和隐形的“软战争”悄然打响。匠人村团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GtSE进行着一轮轮针锋相对却又必须保持风度的“论战”。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却至关重要。
就在铁柱全力应对GtSE的刁难时,韩三爷那边传来了一个更值得玩味的消息:由于亚洲区业务的连续失利和“幻影”团队的暴露,“暗影”联盟总部对现任亚洲区负责人极度不满,已基本确定将其撤换。新的接任者人选还在激烈博弈中,但其中一个呼声较高的候选人,代号“收藏家”,风格与之前的V先生截然不同。此人并非纯粹的资本猎手,而是出身欧洲古老家族,对艺术、文化乃至神秘的东方哲学有着近乎偏执的痴迷和……占有欲。
“收藏家……”铁柱反复咀嚼着这个代号,心中那股不安的预感愈发强烈。
一个痴迷于文化和艺术的对手,会比一个纯粹的资本猎手更容易对付吗?
未必。
这种人,往往更难揣度,其手段也可能更加……不可理喻。
他可能不再满足于商业上的击败,而是会觊觎匠人村所代表的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科技融合的“作品”本身。
铁柱走到那件静静陈列在办公室一角的“生长”座椅旁,手指拂过那温润而充满生命感的材质。
他仿佛感觉到,一双充满欣赏却又带着贪婪的目光,已经跨越重洋,落在了这件作品上,落在了整个匠人村上。
新的风暴,或许将不再仅仅是资本与技术的碰撞,更会夹杂着文化掠夺与理念侵蚀的暗流。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和坚定。
无论对手是谁,无论其手段如何变幻,匠人村所守护的根与魂,绝不容任何人染指。
潮头之上,风光的背后,是更加汹涌的暗流与更加坚硬的礁石。
而匠人村的航船,注定要继续在这充满机遇与危险的海域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