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轻吹过红星大队,带来的可不只是泥土的香味,那股子热乎劲儿,能让浑身的骨头缝都跟着发痒,大家都觉得生活有奔头啦。
这几年,大队搞产业可不像以前那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瞎摸索。
就像一根根藤蔓,不知不觉就交错、缠绕在一起,慢慢长成了协同发展的好模样。
以前啊,药坊熬完药剩下的药渣,那就是招人嫌、引苍蝇的废物。
沈君兰一句话,就给大家点明了方向,王研究员也跟着证实:“把草本药渣腐熟发酵一下,那可就是最好的有机肥。”
队里专门划出一块地方做发酵场,沤好的黑褐色肥料往试验田里一撒,好家伙,效果立竿见影。
菜蔬就跟疯了似的猛长,叶片绿得发亮,就跟刚滴了翠玉似的。西红柿又大又密,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腰。
社员们见了,都打趣说这药渣肥比金坷垃还好用。
手工艺坊做东西需要韧皮和草料,养猪场、养鸡场清理出来的干草秸秆这下可有了好去处。
饲料厂更是把“循环利用”这事儿发挥到了极致。
粮食加工剩下的下脚料、麸皮,再混上猪草和精料,按照沈君兰给的配方一配,喂出来的猪崽鸡仔,各个油光水滑的,长得那叫一个好。
砖瓦厂烧窑要用的燃料,来自社员们对附近山林有计划的砍伐,这样一来,能源问题解决了,火灾隐患也没了。
就靠着这种“变废为宝”的简单道理,红星大队的生产成本是一降再降,可效益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高。
李队长在会上那叫一个激动,拍着桌子,唾沫星子乱飞。
“都瞧见没!这就叫产业链!一环扣一环,就连渣子都能榨出油来!”
当然了,沈君兰给军部供特殊药引的那条生产线,在药坊里可是戒备最严的核心,灵泉水的秘密一直都没泄露出去。
随着产业这么良性循环发展,社员们兜里的钱明显多了起来,钱袋子都鼓起来啦。
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的心气儿都不一样了。
想当年,要是哪个小伙子有一辆“永久”牌大杠自行车,在村里那可是横着走的主儿。
现在呢,村里的自行车越来越多,大家用它驮粮食、带媳妇,清脆的铃声在田间地头到处响。
“蜜蜂”牌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成了农家小院里最好听的背景音乐。
姑娘们扯来一块的确良,自己踩缝纫机,就能做出最时兴的衬衫和裤子,又体面又省钱。
收音机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傍晚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飘出新闻和样板戏的声音,再夹杂着孩子的笑闹声,好一幅安宁富足的乡村画面。
沈君兰也从空间里拿出一台崭新的“红灯”牌收音机。
张博文那叫一个爱惜,以前就算有收音机,也不敢拿出来用啊。
现在可好,他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守着新闻和天气预报,听到戏曲就眯起眼睛,手指在膝盖上打着节拍,一脸享受,那模样别提多惬意了。
沈君兰呢,则更留意那些藏在字里行间,能预示政策风向转变的信号。
这天傍晚,一家人正围在桌子边吃饭,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唱着戏。
“沈君兰!有信!”
邮递员这一嗓子,声音可响亮了,直接穿透了院墙。
张博文赶紧放下碗筷,快步出去把信取了回来。
信封是牛皮纸的,落款处三个大字特别有力:京城。
人民医院。
“是李院长的信。”张博文嘟囔了一句,顺手就把信封撕开了。
沈君兰正夹菜呢,动作一下子停住了,目光也跟着看了过去。
张博文抽出信纸,刚开始神色还挺轻松。
可他刚看了几行字,整个人就像被定住了一样,一下子僵在那儿。
周围吃饭的咀嚼声、收音机里的唱戏声,好像在这一刻都消失了。
他捏着信纸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都泛出了青白。
那双平时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眼睛,这会儿死死地盯着信纸,瞳孔剧烈收缩。
“咋啦?爸?”沈兴业察觉到不对劲,赶紧放下碗。
赵丽梅也紧张地看向公公。
张博文猛地抬起头,嘴唇动了动,却啥声音都发不出来。
他看向沈君兰,眼神里满是震惊、狂喜,还有一种不敢相信,就好像害怕这是一场梦。
“你慢慢说,到底咋回事儿?”沈君兰放下筷子,声音还是那么沉稳,一下子就稳住了全家人的心。
“君兰……”
张博文的喉结上下剧烈滚动,声音干巴巴的,就像砂纸在摩擦。
“李院长……信上说……说……”
他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喉咙,后面的话憋在胸口,差点要炸开。
“说咱们家的事儿有眉目了!”
这一嗓子,他几乎是吼出来的,激动得脸都涨红了。
“上头在复查!李院长托了老关系,说进展挺顺利!还说……说咱们家那个四合院……很有希望……还给咱们!”
“啪嗒!”
沈兴业手里的筷子没拿住,掉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赵丽梅猛地捂住自己的嘴,眼睛瞪得溜圆,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真……真的吗?!”沈兴业“呼”地一下站起来,声音都变调了。
“爸!您没看错吧?!”赵丽梅也跟着追问,声音都在发抖。
“没错!肯定不会错!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张博文手抖得厉害,差点把信纸怼到沈君兰脸上。
“李院长还说……让咱们安心等着,多留意政策……好日子……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沈君兰接过那张因为大家激动而微微颤抖的信纸,快速看了一遍。
李院长写得很谨慎,不过字里行间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平反马上就成了。
东西也要物归原主了。
一股特别复杂的情绪,有辛酸,也有释然,一下子涌上沈君兰的心头。
这么多年了啊。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她抬起头,看着激动得不知所措的丈夫、儿子和儿媳,强忍着心里那翻江倒海的情绪,露出了一个让人安心的笑容。
“这可是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看来啊,咱们回家的日子,真的不远喽。”
“回家……”
张博文嘴里反复念叨着这两个字,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京城,那个洒满阳光、种着海棠树的小院,他也就只能在梦里回去。
沈兴业和赵丽梅也激动得直搓手,开始忍不住幻想起来。
“京城……咱家的四合院……到底会是啥样呢?”
这一夜,沈家小院的灯亮了好久好久。
收音机早就没声儿了,可一家人的心却跳得厉害,久久都平静不下来。
那颗被压在大石头下面十年的希望种子,终于在今天晚上,顶开了最后一层阻碍。
见到了满天的星光。
时代的洪流就像开闸的洪水,势不可挡地往前冲,把过去的那些尘埃都冲走了,也带着每一个家庭,朝着崭新的黎明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