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咕~~”
一声嘹亮的鸡鸣响彻整个村庄,紧接着像是按下了什么开关一样,整个村子都响起此起彼伏的鸡叫声。
睡梦中的姚瑶一下子就清醒了,脑子清醒了眼皮却沉重万分,伸手在桌子上一通乱摸,试图寻找些什么。
等触碰到冰凉的物体时,立刻安心了下来,打开手机上面清晰的显示着上午四点三十分,距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双眼一翻,本就是勉强睁开的双眼此刻是彻底睁不动了。
她才二十二岁,正是赖床的年纪,睁不开眼起不了床都是正常的,盖上被子准备继续睡。
耳边的鸡鸣声依旧在此起彼伏,不知怎么的,脑海里突然想起爸妈看向她时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顿时睡意全无,她要起床,要种田,要奋斗,大好的青春怎么可以赖床呢!她应该去种田,现在,马上,立刻。
掀开温暖的被窝直接起床,她得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她想做出点成就给爸妈看。
姚瑶之所以要这么努力,都是因为过年时她做出了一个违背父母的决定。
今年的春节还没有结束,家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之中,就在这个时候,姚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她决定回家种田了!
这个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她的家中引发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各种反对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家人纷纷对她进行“围攻”。
哥哥说:“出去打工多好啊,虽然辛苦点,但至少能赚点钱。”
爸爸劝道:“就算不去打工,去搬砖也比种田强啊,种田又累又不赚钱。”
妈妈直接断言:“不管怎样,出去要饭都不能回农村种田!”
面对家人的质疑和反对,她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
在姚爸姚妈看来,姚瑶回家种田简直就是自找苦吃,他们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才艰难地走出了农门,其中的艰辛和困苦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他们吃过种田苦,自然希望孩子不要去吃自己曾经吃过的苦,现在时代这么好,只要努力工作生活就会越来越好,种田不一样,种田不是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有收获的,种田就是靠天吃饭,哪怕一年辛勤劳作,卖出的农作物也只能够一家人吃饱而已,更好的生活是没有的。
所以当姚瑶表示想要回家种田时,他们内心的抵触情绪是非常强烈的。
姚瑶非常理解父母的心情,只是她有着自己想法。
她大学学的就是农业,当时有因为选的的学校问题家中就发生过一次争执,父母认为她应该报其他专业,而不是农业,姚瑶是一意孤行的报了农业。
想学农业也是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她小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事,那就是隔壁省的农民靠着种树发财了,隔壁省是经济大省,相邻的本省是存在感很弱的省份。
为了效仿隔壁省,也是为了跟着当时退耕还林的政策走,周围所有的农村都在种树,那时候树苗的价格都被抬高了。
小时候的姚瑶看见他们买的树后就跑回家对爸妈说:“妈,你们别种那种树,种学校里的那种树吧!那种树值钱。”
当时的农村小学学校会种松树和玉兰树,正中间会种下一颗雪松,这颗雪松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很是高大好看,被一位商人看中,要花八千块购买,最后被学校拒绝。
那时候的她就知道雪松值钱,在全村人都在动员种树的时候,她就想让爸妈种更值钱的雪松,而不是随处可见的杨树。
当时爸妈就以小孩子不懂事为由,没有理会她,反而种下了杨树,没错,就是春天会飘雪的杨树。
结果,自然是没有结果了,树种了,并不值钱,那时候的姚瑶就觉得爸妈错失了可以赚钱的机会,这件事也一直被她记在心里,她觉得爸妈错失了赚钱的好机会,心中很是遗憾,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后,她选择了农业大学。
今年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想要回家种田也不是一时脑子发热,而是响应官府的号召,早在几年前官府就开始号召农学生毕业后回家种田,毕竟身为农学生的,哪个家中不是有田产要继承的。
况且社会上提供给农学生的工作岗位真的不多,特别是大学刚毕业的农学生,找工作是真的很难,回家种田就不一样了,自由,发展空间大。
当时学校号召农学生回家种田的时候,有的比较激进的同学表示了一万个不同意,这些同学说官府退步了,现在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类似于“上山下乡”的活动。
一部分同学都接受良好,比如姚瑶,她本来就准备毕业后回家种田的,况且这和上山下乡”有着本质区别,农学生是回家种田是自主选择,并不是强制性选择。
官府鼓励农学生回家种田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种现象,空村。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像姚爸姚妈一样在城里购买了房产,居住在城市里,农村的房子空置,农田舍弃,空村就是这样诞生的。
农田的荒废对于官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浪费,本来耕地面积就不够使用,再荒废了这么多,真的很浪费。
每一年,官府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都需要对外进口大量的粮食,若是花钱就能解决事情,那事情还不算严重,但现在已经出现了花钱都解决不了的事情。
全球环境恶化,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空气和水资源被大量污染,就连广阔的海洋也被污染,直接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出现,极寒,极热,洪水,干旱,这些天灾几乎每年都出现,但,这几年出现的天灾有些极端,极寒让北方的农作物根本无法生长,只能靠着蔬菜大棚支撑。
极热让农作物直接被晒死,出现绝收等问题,洪水和干旱更是直接摧毁了庄稼。
这不是一个国家出现的天灾,而是每个国家都在面对不同天灾,这也导致全球的粮食都出现了减产的现象。
粮食减产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减少粮食的出口,甚至提高了价格。这对于我们的官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粮食袋子攥在别人手上是一件让人非常不放心的事情。
于是便有了号召农学生回家种田的事情,农学生回家种田只是迈出的一小步,后面应该会有其他的方案。
在知道了内情后,姚瑶和她的同学们都积极响应了号召,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选择了回家种田。
结果不出意外的被家人反对了,班级群里的同学们几乎都遭遇了家人一致的反对,有的同学厚着脸皮在家住下,有的同学被爸妈扔了出来......
有了同学们的惨痛经历,姚瑶试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说服爸妈,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为了表明种田的决心,姚瑶当天就卷着包袱铺盖回了老家姚庄。
尽管闹得双方都很不开心,姚爸还是发来了信息,告诉她在农村种田的生存之道,要发展副业,当初姚爸就是农忙时在家种田,平时打点零工,农闲时直接出去打工,这才攒到钱,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的。
对于父辈的生存知识,姚瑶一直都是很信服的,在回农村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规划,在农村能发展什么样的副职业呢?像姚爸那样的副业肯定不行,姚爸可是十几岁就开始学的瓦匠手艺,可不是她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的,她顶多只能做个搬砖的小工,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那种,以她这种身板是吃不了小工的苦的。
那就只能在田里想办法,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的话是不能光种稻谷的,首先,稻子不值钱,其次,种稻子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麻烦的事情。
稻种不是撒在地上就可以的,要先把买来的稻种泡上,沉底的才是好稻种,漂浮的不要,然后是育秧苗,要搭薄膜给秧苗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等秧苗长成了就需要拔秧苗,这个时候已经耕好的田里就需要蓄水了,等秧苗运输到田里的时候就要在秧苗,在秧苗的成长期,要施肥,撒农药,下暴雨的时候还要去农田看着,有没有被淹。
等到稻谷成熟了就开始收割,有收割机还好,要是收割机不肯去的地方就要亲自收割,捆起来,背到拖拉机上,再运到稻场压稻谷,让稻子和稻杆分开,叉开稻杆后就是稻谷,到这一步还没有完,还要扬稻谷,将干瘪的稻谷扬出去,最后就是漫长的晒稻谷,每一天都要重复晒稻谷,装稻谷的过程,等到稻谷干脆,这才完成了所有任务。
靠着种稻子挣钱?姚瑶第一个否决,太麻烦了,真的是太太麻烦了,小的时候这种活都是一家老小全上阵,现在就她一个人直接否决了。
种田想要赚钱那就得种些经济作物,最好的经济作物就是水果。
姚庄位于南北交界,水资源丰富,适合很多种水果的生长,比如桃子,杏子,李子,枣子,葡萄等常见的水果。
这也是姚瑶回家种田的主要目标,种植一片果园。
可惜的是,姚瑶并没有能力拥有一片果园,想要果园是需要投资的,果苗就是一项大的投资,小的果苗便宜却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会结果,大的果苗价格让人望而生畏,初出茅庐的姚瑶只能看一看,丝毫不敢动心思。
种果树不行那就只能选择周期比较短,投入比较少的水果了,看了一圈,姚瑶锁定了一项,甘蔗。
只要在春天种下,等个十个月或者一年就能收获大堆的甘蔗,姚瑶就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了甘蔗的种植上,目前甘蔗正在育苗阶段,已经准备着手移栽。
这些甘蔗,姚瑶准备到时候自己卖,一根十五块钱,只要不遇上什么天灾,基本上有得赚。
甘蔗的生长周期太长,等甘蔗创收要等待一年的时间,她目前又缺钱,最后姚瑶锁定了一个很好的职业,菜农和卖菜小贩这两个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