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放下茶杯,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他看向林天强:“林先生,其实我们这次来,除了处理马家的事,其实还想和您聊聊乡镇的发展。您知道,现在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咱们乡镇,县里正准备挑几个乡镇搞试点,建设一些乡镇企业和工厂,去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转头看了眼郑国强,继续道:“这个项目,郑局负责牵头治安治理,我负责牵头经济发展。毕竟要想发展经济,首先得有个稳定的环境。毕竟你是我们县里最优秀的企业家,还是县里治安联防合作伙伴,所以我们俩来这特意想找你取取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林天强微微一笑,目光沉稳而自信:“正好巧了,我最近正计划收购镇上的金属板厂,并且打算在秦家村这块建一个金属建材厂,预计能吸纳300名村民就近就业。“
他侧身指了指身旁的秦正豪:“我舅舅在建筑行业有多年经验,我打算支持他整合周边施工队,成立正规建筑公司,既能承接县里的建设项目,又能解决乡镇上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而且我本身就是带动咱们县乡镇发展的意思,毕竟现在县里新开了太多家的企业工厂,总得消化消化,既然县里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不如合作吧?“
方明闻言眼睛一亮,情绪一下变得有些激动:“这样当然更好,你有钱有人有技术,还是一位县委信得过的良心企业家,由你来投资乡镇企业,县里自然能更加放心。”
郑国强则是面无表情,听到林天强说正好巧了的时候他甚至想翻个白眼,他和林天强打了那么多次交道后,他总结出来了一个规律,这小子是那种走一步看三步的主。
这家伙就和戏里面的诸葛亮似得,很多事情看似都是正巧,其实背后都是他的安排,最后受益最大的基本上就是他。
郑国强才不信是正好呢,说不定这家伙早有投资乡镇企业的念头,但一直等着县里发话出政策呢。
如果林天强此时知道郑国强的心里所想,一定会搂着他的肩膀感慨:“你猜的真准。”
很多人可能瞧不起乡镇企业,认为就是些家庭小作坊和草台班子,最多也就能赚点小钱。
但林天强却知道这些“草台班子”究竟有多么大的潜力,就拿江洲来举例。
日后江洲资产过亿的企业有上万家,其中有三分之一企业的前身都是乡镇企业,比如说林天强准备收购的沙溪镇的那家金属板厂,日后都会市值过百亿,成为钢结构方面的巨无霸企业。
而日后江洲有七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其中两家都是乡镇企业出身的,这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一个以前是是化纤网厂,一个以前是针织厂。
光这些例子就足以说明为什么林天强要提前布局了。
整个江洲实在太大,林天强即便再有钱有势也很难将整个江洲商界整合,变为一个听从他号令的整体。
但西港县不一样,这里是他的老家,他的根基都在这里,而且一个县的大小也正合适,如今县城里所有有潜力的企业工厂都与他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他还通过各个公司购置了大量的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只要再把县里的乡镇全部拿下来,让绝大部分西港人与他的企业工厂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能让西港和他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联系可比那些靠利益维系的官面关系强太多,只要达成这个目标,以后西港领导无论怎么换,哪怕全部重新再换一批人过来,西港还是那个西港,林天强还是那个林天强。
有了不可动摇的根基,他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林天强笑着回应方强道:“既然县里有需要,那我责无旁贷,无论资金技术还是人才,只要我有,我都能拿出来帮助咱们乡镇上的企业发展,我知道富农镇有个化纤网厂,砍山镇有个针织厂,加上沙溪镇的金属板厂,这些都是公社或者镇办企业。
我希望县里帮忙牵头,我会以价值高于他们整个厂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作为投资扶持,但我只需要占六成的股份,如果后续还需要追加投资,我也会继续夹住,但不会占据更多的股份,而且他们厂的管理和人事我都不参与,只安排财务进驻,定期审核,不知道这样安排县里是否能接受呢?”
方明听完林天强的提议,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正要开口回复,却被郑国强的话语打断。
“林老板这个方案听起来很慷慨啊。“
郑国强慢条斯理地说到:“不过我有个疑问,既然你不参与管理,却又要派驻财务,那这些企业到底是谁来管理?“
气氛顿时一滞。方明有些诧异地看向郑国强,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地质疑。
林天强不慌不忙地喝了口茶,笑道:“郑局多虑了。财务监管是为了确保资金使用透明,毕竟投入的都是真金白银。至于管理权,当然还是由原班人马负责,我最多就是提些建议,绝不插手。“
“是吗?“
郑国强锐利的目光直视林天强,“那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发展方向与你的规划不符,你会不会撤资?到时候这些厂子岂不是更困难?乡镇企业可经不起折腾。“
秦正豪在一旁听得直皱眉,正要说话,被林天强一个眼神制止。
“郑局考虑得很周到。“
林天强点点头,“这样吧,我可以和企业签订协议,只要能保证我的股权不变,五年之内我会持续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并且这五年内我不会去影响管理层,保证企业自主权,又能确保发展质量,您看如何?“
方明眼睛一亮,但又有些迟疑:“林先生这样做,乡镇企业利益确实是保障了,但你可要吃亏了。“
“没事,我吃点亏就吃点亏!”
林天强爽朗一笑,目光真诚而坚定:“能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吃点亏算什么?再说,企业发展好了,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西港的老百姓。”
方明闻言,脸上露出钦佩之色,感慨道:“林先生这份胸襟,实在令人敬佩。县里能有你这样有担当的企业家,真是我们的福气。”
郑国强却依旧面无表情,只是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道:“林老板既然这么有诚意,那县里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不过,协议细节还是要仔细敲定,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林天强点头赞同:“郑局说得对,细节决定成败。我会让法务团队尽快起草协议,确保双方权益都得到保障。”
方明见气氛缓和,笑着打圆场:“那就这么定了!林先生,县里会尽快安排相关部门与你对接,争取早日推动项目落地。”
“好,我这边随时配合。”
林天强站起身,主动伸出手与方明握了握,又转向郑国强,“郑局,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郑国强看到方明没有看自己,朝林天强挑了挑眉头,露出笑意,伸手与他相握:“合作愉快。”
林天强也捏了捏他的手,说到:“当然,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