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赢”模式在全球落地生根、汉文化交流持续深化,夏国亟需统筹全局的力量,推动“共赢”从“区域实践”升级为“国家战略”。经中枢研究决定,林天被任命为“全球共赢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协调国内各省资源、统筹海外合作项目,肩负起将“共赢”理念推向更广阔舞台的新使命。
任职仪式后,林天第一时间召开领导小组首次会议,明确三大核心任务:
1. 国内协同升级:推动汉江、江山等“共赢”标杆地区,与国内15个省份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汉江向中西部省份输出新能源、物流产业经验,江山向东北省份分享农业合作模式,确保“江山模式”在全国形成“多点开花”格局;
2. 海外网络深化:整合驻外纨绔团队、本土安防部队、文化宣传队资源,在非洲、欧亚、美洲分别设立“区域共赢协调中心”,统一对接当地合作需求,例如非洲中心重点推进农业与民生项目,欧亚中心聚焦能源与工贸协作;
3. 规则体系完善:牵头修订《全球共赢合作公约》,新增“文化交流”“应急救援”章节,将汉文化海外基地、全球应急物流专线等成熟做法纳入公约,推动“共赢”规则更具包容性与可操作性。
新职位的履职首月,林天就展现出全局统筹的魄力:非洲某国遭遇旱灾,他通过非洲协调中心,联动苏烈团队从北w调运抗旱稻种,王鹏团队开通“跨洲应急通道”,汉文化宣传队还同步送去救灾物资与汉江传统节水农具,实现“物资+技术+文化”三位一体支援,仅10天就帮助当地缓解旱情。
针对国内协同,林天组织汉江与西部某省召开“产业对接会”,推动汉江新能源产业园在西部设立分基地,带动当地5万人就业;指导江山与东北某省合作建设“寒地稻种研发中心”,让江山稻种适配东北气候,预计明年可推广种植100万亩。
海外协调中心的作用也迅速凸显:欧亚中心协调E国、F国与汉江共建“跨境铁路”,缩短三国物流时间50%;美洲中心推动美西、美东与汉江联合举办“农业科创大赛”,吸引200多个项目参赛,最终15个优质项目落地转化。
林天还注重“共赢”人才梯队建设,在领导小组框架下设立“共赢人才学院”,从国内选拔优秀干部、企业骨干、文化工作者,开展海外合作、应急处置、文化交流等专项培训,首批学员50人已奔赴各区域协调中心,成为“共赢”战略的新生力量。
年末,全球“共赢”发展报告显示:在林天的统筹推动下,合作国家增至65个,新增合作项目120个,带动参与国贫困率再降8%,夏国与“共赢”伙伴国贸易额突破15万亿元,汉文化海外基地扩至10个,“共赢”理念被更多国家写入国家发展规划。
站在新的岗位上,林天看着全球“共赢”地图上日益密集的红色线条,想起从江山到汉江、从地方到国家的奋斗历程。他知道,新职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不仅要让“共赢”惠及更多国家与民众,更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实践走向共识。未来,他将带领团队继续以实干为笔,在全球发展的画卷上,绘就更多互利共赢、民心相通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