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初从联合国载誉归来的那个清晨,京城的阳光格外明媚。林家老宅的院门外,早已挤满了前来道贺的人,有并肩多年的战友,有全球协作项目的伙伴,更有无数自发赶来的百姓——他们举着“共赢使者”“和平童心”的标牌,眼神里满是对这个小小身影的敬佩与期许。
念初牵着林老爷子的手走出院门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他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衬衫,胸前别着联合国颁发的“全球儿童和平大使”奖章,小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却难掩眼中的明亮。“谢谢大家!”他仰起头,声音清脆,“我只是说了大家都懂的道理,以后我们一起搭好‘和平城堡’!”
人群的欢呼声更盛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挤到前排,颤巍巍地递给念初一束向日葵:“孩子,爷爷经历过战乱,知道和平有多难得。你说得对,咱们就是要一起搭‘房子’,再也不打架了!”念初接过向日葵,认真地点头:“爷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的!”
这一幕被随行的记者拍下,当天就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版。标题各异,却都指向同一个核心——《五岁孩童的“积木论”,照亮人类和平之路》《初心的纯粹,是跨越国界的力量》。在遥远的美洲,一位农场主看着报纸上念初的照片,决定将自家的玉米种子捐给非洲协作项目;在欧洲的一所小学,孩子们自发组织了“积木共赢”活动,用玩具积木搭建出“无国界的家园”,并将照片寄给了念初。
林天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信件和照片,眼中满是动容。高小琴端来一杯热茶,轻声说:“没想到念初的一句话,能让这么多人产生共鸣。”林天握住她的手,感慨道:“因为他说的,是所有人心底最朴素的愿望——渴望和平,渴望合作,渴望一起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初心的力量,无关年龄,无关国界。”
不久后,“全球积木协作计划”首个跨国落地项目——“亚非粮食共享基地”在非洲正式启动。林天带着念初,与非洲、亚洲十多个国家的代表一同出席奠基仪式。仪式现场,念初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将一把把带着夏国“协作1号”稻种的泥土,埋进了基地的土地里。
“这些种子,会像我们的‘积木’一样,在非洲的土地上发芽长大,结出好多好多粮食。”念初蹲在田埂上,对身边的非洲小男孩说。小男孩点点头,用不太熟练的通用语回答:“等粮食熟了,我们也分给你们,还有其他国家的小朋友!”两个孩子的小手紧紧握在一起,阳光下,他们的笑容格外灿烂。
奠基仪式后的晚宴上,非洲某国总统举起酒杯,对着念初说:“小家伙,谢谢你让我们明白,共赢不是口号,是我们手里的种子,是一起种下的希望。从今以后,我们就是‘搭积木’的伙伴,一起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各国代表纷纷举杯响应,酒杯碰撞的声音,像一曲跨越国界的合作赞歌。
然而,和平的征程从非一帆风顺。就在“亚非粮食共享基地”顺利推进时,程度传来消息:少数受A国旧势力影响的极端组织,试图破坏基地的灌溉设施,阻碍项目进展。“他们害怕合作的成果打破他们的霸权幻想,想用这种卑劣的手段制造混乱。”程度的语气带着愤怒,“不过我们已经联合当地警方和周边国家的安保力量,加强了巡逻防控。”
林天的眼神沉了沉,随即又恢复平静:“他们越是阻挠,越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告诉前线的同事,既要做好安全防护,也要加快项目进度,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当地百姓看到合作的好处,让极端势力失去生存的土壤。”
念初坐在一旁,听到“破坏”“极端组织”等字眼,小眉头皱了起来:“爸爸,他们为什么要破坏基地呀?难道他们不希望大家有粮食吃吗?”林天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耐心解释:“有些人习惯了争抢,忘了一起合作的快乐。但就像你在幼儿园遇到的抢玩具的小朋友一样,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守住我们的‘积木’,他们就不会得逞。”
念初似懂非懂地点头,随即眼神变得坚定:“那我要给基地的小朋友写信,告诉他们不要害怕,我们一起守护种子,一起等着粮食长大!”
第二天,念初真的坐在书桌前,用歪扭的字迹写下了一封封书信。他在信中画了大大的太阳,画了茁壮成长的禾苗,还画了一群手拉手的孩子。“我们的种子会长大,我们的‘和平城堡’也会长大,坏人是打不垮我们的!”每一封信的结尾,都带着这样充满力量的话语。
这些信件被送到基地后,当地的孩子们深受鼓舞。他们自发组成了“小护卫队”,每天在基地周边巡逻,用稚嫩的声音劝阻试图靠近的陌生人。极端组织的几次破坏行动,都因为孩子们的及时发现而失败。当林天收到前线传来的消息时,忍不住笑着对高小琴说:“你看,这就是念初的力量,用童心凝聚起的守护,比任何防线都坚固。”
半年后,“亚非粮食共享基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金黄的稻浪在非洲的田野上翻滚,当地百姓们捧着饱满的稻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念初再次来到非洲,和孩子们一起收割稻谷。一位老人拉着他的手,将一把晒干的稻种塞到他手里:“孩子,这是我们的‘积木’,你带回去,告诉更多人,我们愿意和全世界一起‘搭房子’!”
念初将稻种小心翼翼地收好,眼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这把稻种,不仅是非洲百姓的心意,更是“共赢”理念在非洲土地上结出的果实。
回到国内时,已是深秋。林家老宅的院子里,那棵当年和念初一起种下的松树,已经长得亭亭玉立。林老爷子、沈老爷子、叶老爷子坐在松树下,看着念初从口袋里掏出那把稻种,脸上满是欣慰。
“太爷爷,您看,这是非洲的稻种,我们明年把它种在‘老领导纪念田’里,好不好?”念初举着稻种,兴奋地说。林老爷子接过稻种,放在手心轻轻摩挲,眼中泛起泪光:“好!当然好!这把稻种,是和平的种子,是共赢的种子,要让它在我们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也要让它传遍全世界!”
当晚,林家老宅的院子里,再次亮起了红灯笼。念初拉着念安、念行,将非洲的稻种和夏国的“协作1号”稻种一起,埋进了院子里的小花坛。“等它们长大,我们就有更多的‘积木’,可以和更多国家的小朋友一起玩了!”三个孩子蹲在花坛边,叽叽喳喳地许愿。
林天、高小琴、叶紫涵、沈佳怡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听着他们纯真的话语,心中满是笃定。高育良拿着一份最新的报告走来,笑着说:“现在‘全球积木协作计划’已经有87个国家加入,覆盖了粮食、能源、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念初的‘积木论’,真的成了全球合作的‘通行证’!”
林天抬头望向天上的明月,月光洒在院子里,洒在孩子们的笑脸上,也洒在那片刚埋下稻种的土地上。他知道,属于他们这代人的坚守,已经在岁月中开花结果;而属于念初和新一代的征程,才刚刚开启。
从“老领导纪念田”的第一粒稻种,到边境的“友谊林”;从反霸权的坚定抗争,到全球协作的蓬勃发展;从林天这代人的砥砺前行,到念初这代人的童声引航——“初心”与“共赢”的信念,早已像燎原的星火,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这份信念,会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延续,会在每一粒发芽的种子里生长,会在每一次跨越国界的合作中壮大。而属于他们的“共赢”传奇,也将在时光的长河中,永远续写下去,让和平的光芒洒满全球,让共赢的旋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永远回荡,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