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年轻人打打闹闹,时间来到1955年3月1日。
一大早,贾家门口就聚集了不少人。钱婆子,王家的,一大妈,大嘴巴。这些都是跟贾家关系近的,昨天都提前约好了。
王秋刚送闫解成出门,看到贾家门口这么多人,才对钱家婆子问道,“大婶,你们这是准备干啥呀?”
“换钱呀,我们和淮如约好了的。”
其实是秦淮如和小红约好的,去了那边直接找人换!也不用排队,这样的好处是不怕有假钱,因为有人负责。去了点数换钱就行了。
王秋听到换钱,急忙挤进去,对吃饭的秦淮如喊道,“淮如,我也跟你们一起去换钱吧!”
秦淮如有点犹豫,想了想才说,“那你回去拿钱吧!别拿假钱。不然我们这些人都要倒霉的。”
尽管想不通为啥都要倒霉,可她那里也没假钱呀!
王秋点点头,就高兴的往家里跑去,没一会儿就胸前微鼓的跑了过来。秦家婆媳也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各自塞进怀里。
“走吧!去街道办。”秦淮如发话以后,一帮大婶子小媳妇才结伴出门。
有大院人家直摇头,“换个钱还聚一起,深怕别人不知道你家底。”
“是啊!贾家也不知道咋想的还带这帮人一起去。也不知道她家能攒几个钱?”
“别乱说话!我家老闫算过,应该能攒点。”三大妈在旁边说道。
“她家咋还能攒钱呢?”有大婶子想不通。
“人家哪里花钱多了?”三大妈问道。
“她家的肉,蛋,菜不要钱?还有两小孩的零食。”
“秦淮如那个二哥,每次来送的啥?贾东旭舀鱼要钱?她家都自己种菜了,花啥钱?”三大妈顶了回去。
“那还有蛋……”这大婶才反应过来,人家家里养的还有鸡鸭鹅,还有一窝兔子。
虽然是几家的,可和贾家的差不多。
“那小孩的衣服和零食呢?还有秦淮如那的衣服。”有大婶子不服气。
“你们忘了?去年秦淮如说,每年她都多买了些布,说是准备做衣服的,那时候的布可不要票。”后院的李婶提醒道。
“这么说,她家还真不花钱了?”
“怎么不花钱?花的易中海的钱。谁让棒梗是人家干儿子呢?”三大妈的语气有点酸酸的。“她家真有好运道,现在的布价都翻了几倍,还要票。要是我家当时能买点就好了。”
三大妈想起:秦淮、一大妈和王家小媳妇一起买布的时候。她还背后说这几家人不会过日子呢!
“那你们说,她家攒了多少钱?”
……
街道旁边小屋子里
看着秦淮如和贾张氏点钱,小红满眼羡慕的问道:
“淮如,你家咋存了这么多钱?”
俩婆媳早就商量好了,秦淮如掰着指头,“东旭上班好些年了!他现在是副处级,这些年攒了不少钱。还有我和婆婆攒的,我二哥这些年给我们送了不少野鸡和鱼,东旭还能捉点,花销上少些。
我和婆婆每月做点衣服和鞋子也能挣点。四五年了,算少的吧?”
那几个点钱的工作人员听说是干部,也没怎么怀疑,这还算少的。
“贾东旭又提级了?太快了吧?”小红有点不敢信。
“他跟我说是运气好!说是什么规定没下来,没有年限要求,还说以后想提级可能要很久,反正我也不懂。”秦淮如给小红解释说。
“是没听说有什么提级任命要求,我们行长听说还是个初中学历。”旁边的女工作人员搭话说道。
“我也没怎么听说。”小红摇摇头。
“行了,你家点点钱吧!一共是1865块3角8分。”那名女工作人员把钱推给婆媳俩。
秦淮如点了点钱,才把一摞钱给贾张氏。
“妈,这是你的,这是我的,这个是东旭的。”
看到贾东旭的那摞比她俩都厚的钱,贾张氏贪心大起,都忘了周围还有人,“淮如,要不我俩把东旭的钱分了吧!”
“胡说什么呢?分了以后,他不给咱俩养老钱咋办?快把钱收起来,咱们出去了。”
“好吧!”
俩婆媳的声音消失在屋子里。
小红奇怪的问道,“什么养老钱?你们听说过吗?”
那名女工作人员耸耸肩!
“可能是养老的例钱吧。叫下一位,希望后面的人不要有这么多。”旁边另一位上年龄的女干事说道。
“下一位!”小红喊了声。
……
“淮如,换了多少钱?要不要收手续费?”一大妈问道。
“不要手续费,我们家才俩三百块钱,没存多少。”秦淮如打着哈哈应付道。
“那我进去了。”一大妈也不信这婆媳的,心眼多着呢。
一旁的王秋比较天真,还以为这俩婆媳说的实话,她抱着秦淮如的手臂问道,“淮如,你们家一个人上班能攒了这么多呀?”
秦淮如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我们家花费少,东旭工资能省下点。”
“那你家东旭工资多少?解成工资三十多,我怕以后生孩子不够花。”王秋觉得和秦淮如亲近,就想着打听点消息。
贾家俩孩子还有俩个婆媳,都能无忧无虑的过日子,还能攒下钱来。她们两人应该也轻松些。
“他这些年工资四五十块,工厂里每年都会涨点。”秦淮如打着哈哈。
贾东旭现在工资过百了,可她和婆婆都说四五十,反正一直是这么多。都说了好几年,涨工资也和她和贾张氏没关系。每月固定的养老钱到账,再加上买柴米油盐的钱。
俩婆媳又有压箱底的东西,还算知足。现在俩人都有几百块的小金库,都感觉日子过得悠哉。
鸡蛋按分卖的年代,这可是几百块。
王秋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钱婆子和贾张氏都看着王秋没说话。
钱婆子感觉这姑娘是个憨蛋蛋——贾家的话都敢信,也不怕坑的丢沟里。她家就住贾家隔壁,能不知道贾家天天咋过日子的?听一大妈说,贾家光粗布就存了一衣柜。这姑娘看着比秦淮如大,脑子怕是没发育好。
贾张氏则是双眼冒光,她觉得这姑娘和当初的马娟差不多,应该能忽悠。
贾胖胖上前,亲切的拉着王秋说道:“你是闫解成的小媳妇吧?好好过日子,当初我家也困难,慢慢的日子就好过了。以后有啥困难,多跟淮如说说,我们家淮如啊,是个热心肠。”
“嗯嗯,放心吧大婶,我见淮如也觉得亲切。”王秋高兴的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