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国际拍卖行的鎏金穹顶下,空气仿佛被竞价牌搅得发烫。当那件宋汝窑天青釉盏被两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捧上展台时,全场的呼吸都跟着停滞了——釉色如雨后初晴的天空,盏沿泛着淡淡的桃花晕,盏底三足支钉痕迹若隐若现,正是传说中“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神韵。
“北宋汝窑天青釉盏,起拍价1800万,每次加价不低于50万!”拍卖师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话音刚落,第一排就举起了竞价牌。“2000万!”说话的是杭州古董商沈万山,他斜睨着不远处的陈夜,嘴角勾起挑衅的笑,“小陈老板,听说你最近捡漏捡上瘾了,这等重器,怕是没实力跟吧?”
陈夜指尖刚触碰到展柜玻璃,神之右手就传来熟悉的温热感。流光般的岁月轨迹在眼前铺展开来,宛如一幅流动的古卷:他看见窑工用玛瑙末调和釉料,看见支钉架托着瓷盏入窑,看见南宋文人用它盛雨前龙井,甚至看见明清时期被藏家小心修复过的细微裂痕——那修复手法极为隐蔽,若非岁月轨迹清晰呈现,肉眼根本无法察觉。
“2200万!”沈万山的盟友立刻跟价,两人一唱一和,价格瞬间飙升至2800万。周围藏家纷纷咋舌,这价格已经远超同类拍品的市场估值,明显是冲着陈夜来的。
“沈老板这是想逼我高价接盘?”陈夜收回手,目光落在釉盏的开片上,“可惜,你怕是连真品的鉴定要点都没摸透。”
沈万山脸色一沉:“黄毛小子懂什么?这盏的釉色、支钉、包浆样样符合宋汝窑特征,刚才三位专家都已认证!”
“专家认证?”陈夜轻笑一声,抬手指向展柜,“那我倒要问问,宋汝窑的‘蝉翼纹’开片,是细若发丝的网状纹理,你这盏的开片虽仿得形似,却少了岁月沉淀的自然弧度。”
他顿了顿,神之右手捕捉到的微观细节清晰浮现:“再看釉层气泡,真品应是‘寥若晨星’,而这盏的气泡分布均匀,明显是现代仿品用高压注浆工艺制成。更关键的是支钉痕,真品直径0.8-1.2毫米,呈芝麻粒状,你这盏的钉痕过于规整,是激光打孔的痕迹。”
全场哗然,沈万山脸色铁青:“一派胡言!有本事你拿出实据!”
陈夜走到展台前,征得拍卖行同意后戴上白手套,指尖轻轻抚过盏沿:“实据就在这里。”神之右手的感知力穿透釉层,“这盏的包浆是用氢氟酸做旧,表面看似温润,实则抚摸时能感觉到细微的粗糙感。而真品经过千年氧化,釉面会如婴儿肌肤般细腻,且水土沁色在釉面之下,绝非浮于表面。”
他突然按住盏底,岁月轨迹中隐藏的秘密瞬间清晰:“更重要的是,这盏的釉料中掺了现代化学物质,虽然骗过了常规检测,但在岁月轨迹里,它的‘寿命’只有短短五年——这分明是地下造假工坊的手笔,通过伪造海外收藏记录洗白的赝品。”
话音刚落,拍卖行的技术人员匆匆赶来,用便携式光谱仪检测后,脸色骤变:“沈先生,检测结果显示,釉料中含有现代合成成分,确系仿品!”
沈万山踉跄后退,难以置信地盯着釉盏。他身后的盟友早已悄悄溜走,刚才还附和的专家们也纷纷低头不语——谁都没想到,这个年轻店主的眼力竟如此毒辣。
拍卖师宣布流拍后,陈夜被拍卖行负责人请到后台。对方递上一杯茶:“陈先生,您刚才提到的地下造假工坊,是否有更多线索?”
陈夜指尖再次浮现淡淡的流光,刚才触摸釉盏时,岁月轨迹中残留着一个特殊的窑口标记:“这个标记我在之前截获的一批赝品上见过,应该是景德镇某个隐蔽工坊的杰作。他们擅长用3d扫描复刻真品,再通过化学做旧伪造包浆,甚至能伪造完整的传承记录。”
负责人脸色凝重:“这些造假团伙正在扰乱市场,我们正想联合有关部门打击。”
“我可以帮忙。”陈夜目光坚定,神之右手的岁月轨迹不仅能辨真伪,更能追溯文物的流转脉络,“不过,我有个条件——下次遇到真正的宋汝窑,拍卖行需优先通知我。”
走出拍卖行时,夜色已深。陈夜望着城市的霓虹,神之右手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应着某个遥远的历史信号。他知道,这场古玩圈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他的神之右手,将成为刺破黑暗、还原真相的最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