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那片“现实扭曲”,像根淬了冰碴的刺,狠狠扎进林晓心里。即便顾漫书火速调动“烛龙”资源,给那片区域裹上能量干扰层、做了伪装,暂时搅乱了对方的定位,但这片刻喘息,根本盖不住一个残酷的真相——“琥珀”不是无懈可击的铜墙铁壁,敌人已经摸透了钻缝的门路。
压力推着他脚步不停,《洪荒世界》的研发、“镜像现实”的推进,半分都耽搁不起。林晓干脆亲自飞赴刘洋驻守的封闭研发基地,落地没歇口气就扎进机房,盯着屏幕听“世界规则编辑器”的进度汇报。
“晓哥,逻辑架构算搭稳了,但卡在内容处理上了。”刘洋指着屏幕上缠成蛛网的节点图,指尖在键盘上敲得急促,眉头拧成个疙瘩,“用户共创的内容又杂又散,全是没章法的文本,人工筛、人工录根本不现实。我们找了几所高校的NLp实验室,可他们那技术…跟小孩子的积木似的——拼不出复杂逻辑。”
他随手调出段演示:屏幕上的分析程序对着“暗星之核具有吞噬真元的特性”反复扫描,最后只孤零零标出“暗星”“吞噬”“真元”三个词,连“暗星之核怎么吞、吞了真元会怎样”的因果都捋不清,更别提把这种设定转成游戏里能跑的规则。
“你看,这哪是AI?就是个只会捡关键词的机器。”刘洋叹口气,声音里裹着无奈,“没有真的‘理解’和‘推理’本事,根本扛不动‘镜像现实’要嚼的海量信息。”
看着屏幕上笨拙的程序,林晓脑子里突然劈过一道闪电——对啊,这个时代的AI,还裹在襁褓里。不管是靠规则堆出来的系统,还是刚冒头的神经网络,都远够不上他要的标准。指望现有的技术实现“镜像现实”,跟等着天上掉馅饼没区别。
可他不一样。他是从未来回来的。
脑子里瞬间涌来未来AI爆发的画面:AlphaGo落子瞬间棋盘上凝结的屏息感,Gpt敲出万字分析时屏幕泛着的冷光,AI绘画几笔勾出的奇幻山谷里飘着的虚拟雾气…他比谁都清楚AI技术的路子,比谁都知道这东西藏着多大的后劲。
一股野心突然从心底冒出来,像疯长的藤蔓,瞬间缠满了他的思绪——既然现成的工具不好用,那为什么不自己造?造一个能懂人类情感、能理复杂逻辑、能帮他搭“镜像现实”,甚至能扛住未来危机的真正的人工智能!
这念头一旦冒头,就再也压不住了。他想到“星辰家园”里堆成山的用户共创内容,那些裹着热血和创造力的文字,是旁人抢不走的训练数据;想到未来要接的全球超自然事件信息,那是最逼人的需求;想到要是有个强AI帮忙,系统修复、法则解析、对抗“筛选”的效率能翻多少倍…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商业布局,是赌上所有人安危的战略投资。
一回到公司,林晓立刻把苏清雪和核心技术骨干叫进会议室,开口就扔出个重磅决策:“马上成立‘伏羲’实验室,目标就一个——搞出咱们自己的、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
会议室里瞬间静下来,连空调出风口的风声都清晰起来。有人下意识攥紧了笔,有人悄悄咽了口唾沫——在这个连搜索引擎都才刚站稳脚跟的年代,要自主研发顶尖AI?这计划疯得有点不真实。
“林晓,这…投入太大了吧?单是GpU采购、算力集群搭建,初期投入就可能过亿。而且技术壁垒…”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工程师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顾虑。
“钱的事不用愁。”林晓打断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得像砸在铁板上,“星辰阅读的现金流,加上马上要谈的融资,够撑住前期投入。技术壁垒?我们就是来破壁垒的!不用一步登天,先从实在需求下手——‘伏羲’的第一个里程碑,就是搞出能深度理解、初步归纳,还能顺着用户思路延展‘星辰家园’共创内容的专用AI!”
他伸手在白板上划出三条线,每一条都斩钉截铁:
“第一,用我们独有的网文库、用户共创内容当训练集——这是别人没有的家底;
第二,去全球挖人,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不管是高校里啃算法的教授,还是刚毕业能啃硬骨头的新人,只要有潜力,待遇随便开;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底层框架、核心算法必须自研,不能靠国外的开源项目过日子。特别是要提前盯紧GpU的并行计算潜力,现在就搭算力基础——等别人反应过来,我们早跑出去一截了。”
他顿了顿,把笔往白板上一戳:“‘伏羲’不是孤立的项目,它是《洪荒世界》的脑子,是‘镜像现实’的引擎——没它,后面的计划全是空谈。”
“伏羲”实验室的消息一传开,公司内部先炸了锅,跟着就被一股兴奋劲裹住——能掺和进这么往前看的项目,对技术人来说,比涨薪更勾人。技术团队的士气一下子提了上来,连深夜的机房里,都比平时多了些讨论的笑声。
与此同时,苏清雪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她跟腾讯的谈判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腾讯看中了星辰网络的内容生态,也盯准了《洪荒世界》的潜力,愿意以合理估值做战略投资,不抢控制权,只要求业务深度协同。
她把签好的意向书拍在林晓桌上时,指尖还带着谈判时用力后的泛红,眼底虽有疲惫,却亮着光:“高盛那边听说我们跟腾讯谈成了,今天主动发消息要重新约时间,语气比之前软了不少。”
夜深了,办公室里只剩林晓一个人。他坐在桌前,手里捏着“伏羲”计划的初步架构图,指尖轻轻蹭过纸上“算力集群”“算法模型”的字样,油墨的粗糙感透过指尖传上来。他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可能要熬好几年才能看到亮,但他更清楚,这是能摸到未来的唯一出路。
他摊开手掌,掌心的∞符号泛着淡淡的暖光。不管是扩商业版图,还是搞“伏羲”AI,又或是搭《洪荒世界》,说到底都是为了攒够力量,加固自己的“锚点”,扛住那迟早要撞过来的风暴。
“伏羲…”林晓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前闪过传说中画八卦、开文明的人文始祖。他希望这个装着他所有野心的AI,未来能成为他破局的利器,能成为护住所有人的臂助。
他拿起笔,在“伏羲”计划的终极目标栏里,一笔一划写下四个字。笔尖顿了顿,墨色在纸上晕开,慢慢聚成一小团暖光,像暗夜里刚燃起的一簇火苗——那是他要攥在手里的未来,是“文明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