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国赶紧领命,随后发出口令道:
“全体都有,立正,向左转,跑步走。”
段青弘、段青衣、段青衫三兄弟。
对视一眼,暗道一声好险。
见到那么多士兵,带着枪出去。
就知道这是去村里抓逃兵。
现在的做法。
很明显不是为了抓回来了事。
而是要杀鸡儆猴。
另外两个,也是一脸的侥幸。
还好昨天李陵回家看看。
正好这两货是邻居,被李陵提醒了一句。
看这个架势,没来的人。
肯定是必死的结局。
耿三到了段青山家的村里。
家家户户都是闭着门。
似乎以为,这么躲着就没事。
以为他们不敢硬闯还是怎么?
拿着名单和地址。
随便闯入一家对号入座。
两枪托下去,全家老老实实。
说是愿意写保证书还钱。
耿三冷着脸,说道:
“晚了,老老实实挨家挨户,给我去带路。”
“这样在临死前,还能少受点苦,别牵连家人。”
耿三只有晚了这两个字。
有了带路党,抓人变得更加轻松。
唯一有点阻力的是段家。
这个支脉的族老站出来。
要拿老命相拼。
耿三冷冷看一眼,也懒得借别人手。
直接开枪,随后冰冷森然地说:
“已经送这老人家早日安息,还有愿意赴死的吗?”
“没有的话,都给我滚到一边等着。”
“段青海、段青颐、段青云。”
“还要躲到什么时候?”
“抓人,有敢阻挠者。”
“无论是谁,格杀勿论。”
然后,段家也知道了结局。
只能眼睁睁看着,三人在嚎叫中被抓走。
段青山的兵,是真的会杀人。
这个事情,肯定不会这样善了。
还不知道后续如何处理。
一群人商议着,继续去找段青山的爹娘。
如果说,昨天他们还有底气威胁。
那今天是真的打算。
上门跪求段十岷出面。
耿三带兵进村,不到四十分钟齐活。
车子一路疾驰回到掌晃镇。
在镇公所前面的大操场上。
左右两边站满了士兵。
六十七名猎户兵,端着步枪围成一个半圆。
将镇上居民与刑场分割。
李陵和曹冲两人。
分别在镇公所围墙上,架起一挺机枪。
一旦有任何民变的情况,只能铁血镇压。
随后,二十九名逃兵灰头土脸。
全部被绳索捆着押进临时刑场。
耿三见押解的猎户兵不懂规矩。
只好亲自上场,一人踢一脚腘窝。
接着一声声哀嚎。
所有逃兵全部跪下。
顿时,十几个屎尿齐出,现场一片狼藉。
这次虽说排列不整齐,耿三也没有继续计较。
段青山始终在主位冷眼看着。
段青林满脸铁青地走出来。
他也没想到,祸起萧墙啊。
段家所在的村子,基本是沾亲带故。
即便外姓,也有着好几代人姻亲。
到最后,竟是自家人,给段青山背后捅一刀。
拳头拧得嘎嘣响,拿出一张纸。
上面写了这些人的罪状。
当众念出后,然后让他们确认。
段家三兄弟死不认账。
为了公信力,只好注射药剂。
一针下去,几乎是问什么答什么。
就是因为段青山拒绝他们当官。
所以他们要搞臭、搞垮段青山。
让他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没有这些乡民,他的部队只是空架子一个。
段青山是真无语,也为他们的无知感到羞愧。
更为自己感到羞愧。
小时候,怎么能这么有眼无珠呢?
亏自己回来之前,还想过有机会。
也拉他们进入无名者。
对他们这些人倾心培养。
还好耿三带着几人归附给出变数。
自己一时觉得,培养白丁过于麻烦。
暂停了部属的收拢。
哎……
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一番审讯下来,镇上的居民一片哗然。
原来,全都是谣言。
都是这段家六兄弟和另外几个策动。
然后很多人开始串联、煽动。
这时,从军队退出的人,全部都后悔了。
供词、供状全部画押,立即执行枪毙。
虽说段家还有人参与其中。
段青山没打算扩大。
只是将参与的人,全部从军队中清除。
一下子又少了十七个吃大户的。
这一次,就不是开始退出的条件。
同样的认罪书、保证书要写。
还要罚款五百大洋。
没钱没问题,可以全家一起以工抵债。
给军队修路、修营房。
包括已经被枪毙的。
退军之前参与进来的。
没有一个逃脱,也没有一家可以躲开。
也不对,段青山自己家逃脱了。
整个事件的背后。
也有他大哥段青松的参与。
有些谣言虚构的源头。
就是在段青松这里散播出来的。
但后面的兵变,段青松并不知道。
在这个事件里面,他只能算是谣言传播。
所以,他这不算是煽动兵变。
也就不由他军方处理。
段青山立即想出一招。
将镇上的保长从人群中叫来,淡淡地道:
“保长,段青松没有参与煽动兵变。”
“那属于民事案件,事情移交给政府这边。”
“你去处理吧,一定要公平公正。”
保长也是个妙人,赶紧点头哈腰道:
“是是是,段长官大义灭亲,仁义无双。”
“段青松的案情明了,判罚银元五十块。”
段青山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不带半点情感,依旧淡然地说道:
“保长,麻烦你将处罚书,送去段青松家。”
“另外,对于那些判处以工代罚的。”
“保长也要将处罚书送到。”
“拒不执行的,我会派兵前往。”
保长擦擦额头的汗,点头道:
“是是,下官一定秉公处理。”
至此,整个事件处理完毕。
同样,通过这次镇压和杀伐。
也让所有人开始心怀畏惧和敬畏。
没人再敢生出欺负段青山,吃大户的心思。
这就是典型的畏威而不怀德。
陇川这边的事情,总算得到妥善解决。
这件事的影响,却远远没有消停。
不断有人过来求情,请求放宽处罚。
段家这个支脉的族长、族老。
也联合一些其他姓氏的族长、族老。
各村镇的保长,前来找段青山。
死了的也就死了,希望将之前的判罚从轻。
也有请求将退出的士兵。
继续收回部队,还保证什么以死效命。
有些却是隐隐威胁。
不听他们的联名请求。
以后征不到一粒粮食。
借这个机会,段青山也正式宣布。
独立团不会在地方征钱征粮。
为了保障士兵直系家属的生命安全。
会陆续迁往其他县城。
迁徙的资金物资,全部由独立团供给保障。
陇川偏远乃至周边村镇的士兵。
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兴奋异常。
在这里当兵,终于让他们有了归属感。
之前的忐忑和不安,也彻底消散。
相比那些自行退出的。
他们更有了高人一等的傲气。
巡逻的时候、站岗的时候。
都是趾高气昂的状态。
身在这种爱兵如子的长官手下。
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的骄傲。
之前没有考虑外地士兵,随后又将规则细化。
所有士兵的家属安置,全部同等待遇。
不需要安置的,也可以领取同等的钱财。
昆明来的那批士兵,家属需要迁徙的。
由团部这边,出资出力帮助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