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端起了那杯茶。茶水清澈,映出他自己眸中正重新凝聚起的星光,也似乎映照着那条云雾翻涌却壮阔无比的争霸之路。一口热茶入喉,温醇的灵力化开忐忑。
“我明白了,导师!”金凡的声音不再颤抖,而是带着一种破开迷障后的清朗与坚定。他放下茶杯,猛地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远处被云雾笼罩的、象征学院核心大殿的方向,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争霸赛风云际会的景象:“今年的‘仙途争霸赛’,弟子——报名参加!”
说完这话,他自己似乎都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泛起一丝决绝的红晕,那丝长久徘徊的犹豫,最终被斩钉截铁的信念彻底冲散。窗外,恰好一束破云的阳光洒下,照亮了少年眼中初燃的、无比璀璨的光。
名为“苍玄秘藏阁”的学院藏书阁并非寻常书馆。步入其中,仿佛踏入了一个由时光与知识共同构筑的奇异空间。穹顶极高,镶嵌着发出柔和星辉的灵晶石,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光线,足够明亮却不刺眼。
空气带着一种厚重而清新的气息,混合着古老纸张、灵墨、以及不易察觉的樟木清香。
巨大的书架并非死板地排列,而是如同参天古木般拔地而起,高达十余丈,有些甚至需要仰望方能看到顶端隐于微弱光晕中的藏书层。
这些书架呈现出深沉如玄铁的色泽,又带有温润如玉的光泽,材质非金非木,蕴含古朴的阵法。
它们并非直线列阵,而是依循某种玄奥的阵势错落分布,留出蜿蜒曲折、仅供两人并肩的小径。行走其中,仿佛穿梭于一个立体的、由典籍构筑的迷宫。
典籍的种类包罗万象:
核心书架:矗立在阁中央最显眼位置的几排巨大书架,存放着学院根本功法、至高典籍,皆以特制玉匣封存,闪烁着符文的流光,寻常学员若无许可,仅能远观。
区域书墙:环绕核心,分类明晰的巨墙书架。有专研五行术法神通的“道法部”,浩瀚的丹方药典“百草部”,密密麻麻记载奇门遁甲、阵法图录的“符阵部”,以及此刻金凡和云逸子所处的——“演武部”。
演武部的特色:这里的典籍远不止文字记录。竹简、帛书是基础,更多的是记录战场留影或前辈演武精髓的特殊晶石、烙印瞬间意境的残破石碑、甚至是一些附着兵刃之灵的古兵器图谱拓本。不少书册本身便带着淡淡的兵戈肃杀之气,或轻吟着若有若无的剑啸刀鸣。空气中,残留的剑气意念与灵机巧妙纠缠,引人凝神。
氛围:寂静无声,但非死寂,而是一种被无数前人智慧沉淀所包裹的静谧能量场。偶然翻开某些特殊的典籍,其上的符文会瞬间点亮,映照出文字外的光影变化,仿佛有身影在书页上演绎招法;触碰一些记录石,若有足够的灵力激发,甚至会浮现出虚幻的战斗场景。
阳光或星光透过高处的琉璃窗洒下,在飘荡着书尘微粒的光柱中,一切都显得格外古雅、深邃,充满了求索的气息。
在“演武部”一处较开阔的偏隅,云逸子修长的手指正抚过一卷泛黄的剑术图录。画卷上寥寥数笔勾勒的人形,其势若奔雷。
金凡则捧着一块温润如玉的骨板,上面密布着微小的符文,记载的正是某届精英弟子赛的复盘心法。微光映照,将他专注的面容勾勒得分明。
云逸子并未抬头,目光仍在图录上游移,语气沉稳而精准:“凡儿,你体内的先天一炁醇厚,对于天地灵机的感应、牵引都属上乘,这从你施放‘流云引’和‘点星诀’时的凝练程度可见一斑,灵力输出如臂使指,精准如线控游丝。”
他轻轻放下图录,转过身,目光如实质般落在金凡身上,充满了审视的锐利。
云逸子指点虚空,仿佛在比划某些位置:“这确是难得的天赋。然而……” 他话锋一转,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临阵对敌,绝非静立施法即可取胜。你需知,擂台如战场,瞬息万变。看上次对张岩那一场——”
云逸子袖袍微拂,不远处的空地上空,灵力微光汇聚,竟瞬间凝成两个略具人形的光影小人,其中一个模拟着金凡当时的动作轨迹,另一个则模拟对手张岩。光点小人猛地动作起来,重现了当时金凡被张岩一招“虎跃涧”近身,仓促后退时步伐迟滞险险败阵的关键场景。
云逸子指着光影中金凡下盘不稳、躲避方向单一之处:“灵力的精准未能弥补身体的滞缓。你的‘流云身法’入门尚浅,节奏尚算流畅,但短距爆发、急转、以及面对缠斗时的退避趋避,失之灵敏,更欠缺预判和虚实变化。被强敌近身,你的灵力优势便如被缚手足的大象,难以尽展。”
金凡目睹光影重现,脸上一热,眼神却更加凝聚,躬身认真道:“弟子惭愧。当时确感身法迟滞,有心无力。只觉对方快如奔雷,待想变招挪移,脚根已乱。请师尊赐教!” 他放下骨板,身体微微前倾,渴望之色溢于言表。
云逸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对金凡这份直面短处的诚恳与进取心颇为满意:“赐教不敢当,需你我共同参详。” 他踱步到一旁,从书架上抽出一卷并非竹简帛书,而是几片轻薄如蝉翼却坚韧无比的某种兽骨拼成的古页集。
云逸子缓缓展开兽骨页,其上刻画的并非复杂动作,而是极其凝练的数种步伐基元,仿佛蕴含着最原始的奔行与闪烁之理:“‘风雷动’乃上古传承的筑基炼体身法,看似简朴,其内核却直指快、诡、变的奥秘。它重筋骨发力、脏腑共鸣、气血搬运与精神感应瞬发协调的打磨。”他一边说着,右手二指并拢,一道细微却异常凝练的剑元在其指尖吞吐不定,宛如灵活的信子。
云逸子:“结合你自身的灵力流转,‘风雷动’能助你突破身法瓶颈。但这训练不易,尤其要克服以往‘流云身法’偏重力道流转圆转的惯性。每日辰时起,入后山‘千折涧’,于激流乱石间锤炼筋骨气血,感应自然之力推动自身极限跳跃穿梭。”
金凡看着那古朴至极的步伐基元图案和老师指尖跳动的剑气,心中既有向往又感压力巨大,但更多的是坚定:“弟子明白!定赴‘千折涧’,克服旧习,将筋骨体魄提升至足以匹配‘风雷动’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