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市。
“啦啦啦啦~啦啦……”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蝉声在燥热的空气里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持续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耳膜;
与此同时,一辆老旧的洒水车正播放着欢快的音乐,一路缓缓驶过,两种声音相互交织、纠缠在一起,在这人流如织、川流不息的街道上空久久回荡。
抬眼望去,街道上不锈钢栏杆被烈日烤出一层流动的、扭曲的透明波纹仅仅只是用肉眼远远观瞧,就能让人心里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抗拒触碰念头。
整条街道此时此刻宛如一座巨大无比的高温熔炉,无情地烘烤着每一寸土地和空气。
在道路两旁,那些为数不多能够躲避阳光直射的阴凉之地,早已经被一群群等候红绿灯的行人所占据。
他们或是焦急地张望着信号灯,或是低头摆弄着手机,又或者与身边的同伴低声交谈着。
此时正值正午时分 14 点左右,正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但也是上学的高峰期。
因此,越来越多身着校服的学生出现在街头巷尾。
江小姜撑着一把略显陈旧的遮阳伞,站在离学校的三个路口外的红绿灯下,校服领口被汗水洇湿。
每一次红灯读秒的跳动,都像在挤压她的心脏,她紧紧攥着伞柄,目光警惕的看着自己平常经常走的那条路。
——如果被那个女人知道她逃课来这里…算了吧,管她呢。
在没有看到自己最不愿见到的人时,她那颗一直惴惴不安的心脏,终于如释重负般慢慢平静下来。
没错,她——逃课了。
啪嗒——!
“绿灯,请通行!”一分钟过后,人群终于动了起来。
……
江北市,安和桥。
安和桥,是江北市偏郊区的一座大桥,每天从这个桥上经过的行人与车辆无数,算是江北市的地标之一。
距离安和桥相隔几条街道之处,林立着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小店铺。
在这些小店之中,有一家显得格外不起眼。这家店的门脸上悬挂着一块陈旧的木质招牌,上面刻着
“心灵”二字。
在这店面的外围,是一个不惜冒着逃课被老师责罚的风险来到此地,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紧张情绪的女孩。
虽然自己是有病,但一想到自己身为一个女孩子,
仅仅因为在网上看到某个网友的推荐,就义无反顾地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内心不禁涌起一丝犹豫和担忧。
在这一刻,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个个令人心惊胆战的现实案例,那些因轻信他人而遭遇不幸的故事仿佛历历在目。
女子因为轻信网友的约会,线下赴约,被坏人奸杀案。
还有因为好奇和心善,来到网友说的这一个地方,接着被骗子团伙绑架,然后卖进深山的人口拐卖案。
她光是想想就很害怕,看着握在自己手心里的黑屏的手机,
思考再三,她还是点开微信界面,向着自己唯一的好朋友发去了消息,并且还附上了这家店面的照片。
就算那个女人要找自己,自己也应该能拖个好久,至于会被她骂,江小姜心里其实根本就不在乎。
为什么?因为那个曾经无比温柔、善解人意,总是给予她温暖安慰和理解支持的姐姐,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每天喝得一身酒气回来的酒鬼,
她也对自己这个妹妹变得冷漠无情,不再关心她的生活点滴,只是一味地发号施令,要求江小姜必须每天向她详细汇报在学校里所做过的每一件事。
甚至连江小姜的兴趣爱好,姐姐也只允许用“学习”这一个单调乏味的词汇来概括。
正当江小姜还沉浸在这些令人心烦意乱的思绪的时候,
从她的身后传来了一道温和的男声:“是预约咨询的江同学吗?”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瞬间将江小姜的意识拉回了现实世界。
她连忙转过身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看起来年龄在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
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臂弯里搭着一件白大褂,那干净整洁的白色映衬得他整个人越发显得清爽利落。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那件白大褂的左侧胸口位置处,别着一副精致的金丝边框眼镜,这副眼镜恰到好处地增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最让她注意的是他的眼睛——没有想象中的审视和穿透,只是平静的看着她,像是在说“我理解你的不安。”
“我…我是。”她低声回答。
男子微微一笑,露出眼角的细纹:“我是白景,这里的心理咨询师。外面肉,先进去再说。 ”
“叮咚——!”
清脆悦耳的电子音响起,白景推开小店的大门,迈步走了进去,而跟在白景后面的江小姜也也好奇地探着头,努力想要看清店内的环境。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墙面,给人一种质朴之感。
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画作格外引人注目,仔细一看,这些画所描绘的大多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
其中尤以竹子居多,或挺拔直立,或摇曳生姿,仿佛将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都带到了这间小小的屋子里。
再往窗边看去,两边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原木色的书架占据了两面墙,上面的书籍整齐摆放:《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依恋理论》…
江小姜虽然看不懂这些专业的书,但那种书籍的严谨秩序感让她稍稍安心。
店内的陈设十分简洁明了,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以及两把椅子,还有一个沙发,
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精致的盆栽,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白景没急于引导她进入咨询,而是走向角落的茶水台:“我这里只有温开水和茶,喝哪个?”
“温水…谢谢。”
他递来一杯温度恰好的水,声音温和:“咨询室在里面,等你准备好了我们再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