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只因当初宋成业是被熊瞎子给拍了一掌死的,在十里八村那可是头一份!
至于宋成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为什么要去深山里惹了熊瞎子?
那都是因为宋大智!
宋大智那时候十二三岁吧,年少气盛,跟他爹宋成业去大松山打猎的时候,经常冲在前头。
那次他冲在前头,看见了一只熊崽子,顿时动了心思,想把熊崽子抓回来。
谁料却被母熊发现了,呼嚓一下就冲了上来,是宋成业护住了他。
人和熊都是为了护仔,只可惜到底是熊更加厉害,一掌就拍飞了宋成业。
宋大智却安全逃了回来,等他喊人去救宋成业,已经晚了。
想到往事,村里人心中都是一阵嘀咕。
莫非还真如陆婆子所说,这宋大智是个灾星?
要不是他,他爹这么个经验老到的猎户,可不敢去招惹熊瞎子!
再一看宋家这些人。
最显眼的莫过于沈菊叶,她瘦的只有个肚子隆起,正双目无神看着虚空处。
而满满瘦的像个豆芽菜一样,坐在门槛上,捧着腮帮子,眼里还有着对金宝几个孩子的恐惧。
至于宋小冬就更别说了,简直像个骨头架子一般。
而陆婆子则是大伙都看在眼里的。
她每天忙个不停,挖野菜,拾干柴,地里浇水,种豆点豆,啥活不干呢?
再去看宋大智,虽然他坐在地上一脸悲痛,但却没有流一滴眼泪。
还有胡翠花,她皮肤比一般村里妇人白了不少,一看就不常下地,日子过的不错。
大房的三个孩子也比其他村里的小孩高一点,胖一点。
这两相对比,就让人觉得宋大智一家可能不止是灾星,可能还会吸别人家的运气!
不然怎么就他家白白胖胖,别人家都是黑黑瘦瘦的?
这也难怪陆婆子要分家,这搁谁身上不怕啊?
村里人的心本就偏在陆明桂这边,如今更是觉得她可怜。
里正也放缓了语气:“行吧,实在过不下去,那分家便分家吧。”
“不过,宋陆氏,你可要考虑清楚。”
“你现在年纪大了,不靠着宋大智一家,难道要靠沈氏吗?”
又低声劝道:“要不,等宋小冬娶了媳妇,你再提分家?”
“你瞧瞧你们这老弱病残的。”
他瞥了一眼沈菊叶等人,简直是不忍直视。
但陆明桂早就下定决心要摆脱宋大智一家,闻言恭敬道:“里正老爷,这家是非分不可了。”
“我这还想多活两年,看着大河媳妇生了孩子!给小冬娶媳妇呢!”
里正就不再劝她,不分家就要死的话,那就分吧。
他点点头:“分吧,那你是想跟谁过?”
陆明桂忙道:“我就跟着小冬过,顺便照顾菊叶,就把宋大智分出去就行。”
王里正看了她一眼,这陆婆子,就这么烦宋大智一家?
又看了一眼围着的村民,挑了几个年轻后生:“你们去把册书,宋家的族老,还有甲首都请过来。”
“宋大智,你别坐在地上嚎,像什么样子!”
“全部宋家人,都过来给我听好了!”
到底是里正老爷威严,宋大智不嚎了,胡翠花也不躲在暗处蛐蛐了。
沈菊叶在满满的搀扶下也站了过来,宋小冬更是挺直了身板。
册书来的最快,因为知道是宋家要分家,早就带来了黄册,方便确认户籍,还有家里田产等。
随后在族老和甲首的见证下,将田产,家里的财物全部清点了一遍。
“先分田产。”
里正说了一声,册书便拿着纸笔候在一旁。
如今宋家有二十七亩地,其中十七亩是按家里人口分到的,其余十亩地是当初宋成业在世的时候买的。
里正和族老们商量了一下,便有了主意。
“原本的十七亩都是按人口分的,如今还是按各房的人口。”
“剩下的十亩地分两块,一块是六亩,靠近河边,另一块是四亩,是坡地。”
“宋大智,你家就拿四亩坡地,宋陆氏,你和宋大河媳妇,还有宋小冬他们就拿六亩的。”
“宋陆氏,你可有异议?”
陆明桂忙摇头:“都听里正老爷的。”
但胡翠花却不满了:“里正老爷,凭什么他们拿六亩地,还是靠河边的?”
河边的地不仅浇水方便,地也壮,产量也高!
里正冷冷看了她一眼,转而看向宋大智:“你和你媳妇说!”
宋大智连忙哎了一声,就去拉胡翠花。
胡翠花要强惯了,见里正不理她,顿时心生不满。
“宋大智,你别拉我,他们一共才几口人?连着沈菊叶肚子里那个才五口人!”
“我们家现在都有五口人了,金宝现在大了,能吃的很。”
“应该多分点地给咱家才是!”
一旁的甲首听不下去了,呵斥道:“胡氏,你真是胡搅蛮缠。”
“你家是有五口人,但是他们那边是两房,还有你婆婆今后是宋小冬养老,不得多给他一点?”
“告诉你,这都是里正看着你家几个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多给了你家一亩地!”
“还不知道收敛着点!真是蛮不讲理!”
王里正心中早已经不悦,他做里正这么多年,做事很是公道,从没有人敢这么质疑他!
难怪陆婆子急着要分家,原来是遇到这样胡搅蛮缠的儿媳妇!
他不轻不重说了宋大智一句:“娶妻不贤毁三代!”
宋大智是个没骨气的,何况是里正老爷说的话,他低头讷讷不敢言。
胡翠花也是脸色惨白,被里正老爷说了这样的话,换了那等面皮薄的女子,只怕要寻了短见。
但她向来是个面皮厚的,过了一会,脸色就恢复了几分。
村里人顿时传来低低的议论声,估摸着都是在说胡翠花的不是。
很快里正带人开始清点起家中物件。
铁锅一口,陶盆两个,木盆两个,小泥炉一只,粗瓷碗七只,水缸一只,竹筷子八双,装盐的陶罐,装油的陶罐各一只……
这些虽然都是小物件,却是家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
好在胡翠花看不上这些,加上刚才被里正呵斥过,倒是没有争执,都是均分了,实在不能分,那就只好抓阄。
至于各家的被褥衣衫,本就没什么富余,就还是各自留用不分。
剩下便是家里的米面粮油,甚至盐罐子里的盐,墙角的柴火,全部分的清清楚楚。
三只老母鸡也给了宋大智家一只。
陆明桂并没有争,只想着早点分了干净。
然后便是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