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覆盖了战场留下的痕迹,却掩不住悄然滋生的波澜。单福那夜的一席话,如同在蔡琰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难以平息。
名、地、人三策,尤其是的暗示,为她指明了方向,却也带来了更深沉的焦虑。她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琰堡的未来,取决于这个冬天的谋划。
然而,未等她开始着手长远规划,近处的危机已悄然迫近。被俘的青龙峪匪众经过初步甄别,大部分被编入劳役队,参与堡内冬季工程的建设。
这些亡命之徒虽表面顺从,但眼中的凶光并未完全熄灭。而更棘手的是,随着琰堡名声外传,一些原本依附于其他小势力或散兵游勇,也开始试探性地向琰堡靠近,有的乞求收容,有的则暗怀鬼胎。
这一日,负责管理劳役队的伍长急匆匆来报:两名原青龙峪的小头目在劳作时蓄意闹事,煽动其他俘虏怠工,并打伤了一名监工的庄客,气焰嚣张。
蔡琰闻讯,立刻与毛玠、蔡谷赶到现场。只见那两名匪首被绳索捆绑,却仍昂着头,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周围的其他俘虏则目光闪烁,气氛紧张。
为何闹事?蔡琰的声音冷冽如冰,目光扫过那两人。
其中一人啐了一口,老子们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不是来给你们当牛做马的!这点稀粥烂饭,够谁吃?有本事杀了老子!
另一人也叫嚣道:就是!听说你们这娘们当家的堡子仁义,原来就是这么对待投靠的人?告诉你们,北边黑山军的孙大帅(虚构,指代黑山贼某部)可是俺们坐山虎大哥的结拜兄弟,小心他率大军来平了你们这鸟堡子!
黑山军?孙大帅?蔡琰与毛玠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凛。黑山军是活跃于冀州、并州一带的大股农民军,声势浩大,若青龙峪真与之有牵连,那事情就复杂了。这不仅是威胁,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情报。
蔡琰心念电转,面上却不动声色。她深知,对待这些悍匪,单纯的怀柔或纯粹的强硬都非上策。
她缓缓上前一步,目光如刀般盯住那叫嚣的匪首:仁义,是对讲道理的人讲的。规矩,是守护仁义的根本。我琰堡收留你们,给饭吃,给活路,是仁义。但你们坏我规矩,伤我堡民,便是自绝于仁义!
她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蔡谷!将此二人,于全体劳役队面前,依《规制》殴伤堡民,煽动叛乱条,鞭笞五十,囚于水牢三日,以儆效尤!若再敢反抗,格杀勿论!
得令!蔡谷早已按捺不住,立刻带人如狼似虎地将那两名面如土色的匪首拖了下去,很快,清脆而凌厉的鞭挞声和惨叫声便传了过来。其他俘虏见状,无不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不敢再有异动。
处置完骚乱,蔡琰回到议事堂,神色凝重。毛先生,看来这俘虏之中,鱼龙混杂,隐患不小。那个黑山军孙大帅的消息,需立刻核实。
毛玠点头:此事关系重大。若青龙峪真与黑山军有染,那伙神秘外来人的身份,或许就与此有关。我立刻安排可靠人手,设法与往来冀州的商队或游侠接触,打探黑山军内部是否有姓孙的头目,以及其动向。
与此同时,单福那边也有了新的发现。他在为劳役队伤员诊治时,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沟通技巧,从一个因伤发热、神志不清的俘虏口中,断断续续听到了一些零碎信息:北边来的……大人物……信物……约好了……开春……里应外合……
虽然信息模糊,但北边来的大人物信物开春里应外合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极其危险的阴谋!有人计划在开春时节,对琰堡发动内外夹击!
消息传到蔡琰耳中,她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原来威胁并未解除,只是转入了更深、更隐蔽的地下。那个北边来的大人物是谁?堡内谁会是内应?又是什么?
立刻秘密排查所有近期入堡的人员,特别是那些没有明确来历、或行为异常者。重点核查与青龙峪俘虏有过接触的人。蔡琰下达了命令,堡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空前紧张。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清查与反谍斗争,在冰雪覆盖的琰堡内部悄然展开。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琰堡的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