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别蹦哒了!”程砚实在看不下去了,出声阻止,“这是医院病房,不是夜店蹦迪!别人还要休息呢,你俩到底要干啥啊?”
“嘿嘿,谁让你平时那么贱呢?难得看你吃瘪,哥几个不得好好找补回来?”王明笑得一脸得意。
“行啦行啦,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撤了。你自己注意安全,好好养着。”李泽说着,拽起还在啃苹果的王明就往外走。
程砚看着两人勾肩搭背、吵吵闹闹离去的背影,虽然脚趾还隐隐作痛,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弯了起来。这帮损友……
两天后,分班名单尘埃落定。程砚被分到了文一班,而郭子厅则去了文四。
“文一啊……不错不错。”程砚看着手机上的通知,心里有点小得意。看来期末那几场政史地的硬仗,自己发挥得还行。
从刚进校时的吊车尾,到如今挤进文科重点班,这感觉,真有点农奴翻身把歌唱的意思。
他立刻给王明发了消息,让这小子这两天抽空帮忙搬书。
学校里,试卷讲评早已结束,分班的齿轮开始转动。其实以班级为单位来看,流动的人数并不多。就像老阎带的七班,也不过走了十几个人,相应的也会补进来十几个新人。
教学楼三楼,曾经的高一一班已经摘下了旧门牌,换上了崭新的“高一理一班”。此刻,在理一班门口,许昭正抱着一摞沉甸甸的书。
“许昭啊,”送她出来的老师语气里满是惋惜和不舍,“老师真的很喜欢你这样的学生。以后去了文科班,随时都可以回来找我聊聊天、问问问题,知道吗?”
“嗯嗯,谢谢老师,我会的。谢谢您这一个学期的教导。”许昭真诚地道谢。
之前,几乎每个科任老师都找她谈过话,委婉或直接地询问她是否真的确定选文科。许昭的答案始终如一——是的,非常确定。
她清晰地记得那个晚上,在空旷的走廊上,班主任苦口婆心,几乎说得口干舌燥:“许昭,你要想清楚!以你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留在理一完全没问题,甚至能冲击顶尖!你要明白,什么才是对你最有利的选择!”
“老师,我知道您的意思。”许昭安静地听完,脸上带着温和却坚定的笑容,她略微思索了一下,轻声说,“可是老师,那样的话……我学得不是很开心。我觉得人不能总是只做那些正确的选择,偶尔也需要任性一次,选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路。您觉得呢?”她的眼神清澈而执拗,班主任看着这样的目光,心中明白,这棵好苗子,终究是留不住了。
思绪回到此刻,班主任看着许昭抱着书离开的背影,依然感到一阵心疼。
平心而论,一个成绩顶尖、性格温顺、长得还漂亮的得意门生,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呢?痛失爱徒啊……
许昭抱着书,找到了位于另一层楼的文一班。她来得太早,教室里空无一人。她径直走到第一排靠窗的位置,把自己的书放下。至于同桌是谁?她完全不在意。
过了一会儿,王明和李泽吭哧吭哧地搬着程砚的书,顺着门牌号找了过来。
“嚯,居然有人比咱俩还早?放哪儿啊?”李泽探头看了看空荡荡的教室。
“嘶……我想想,”王明眼珠一转,露出坏笑,“给他丢第一排吧,省得他坐后面太安逸,美死他。”
“行!哎,你看那边窗边第一排已经有书了,”李泽顺着王明的目光看去,坏水儿也冒了出来,“要不……奖励他一个同桌?就放那儿!”
“蛙趣!你好狠呐!不过……嘿嘿,我喜欢!”王明立刻会意。两人达成共识,蹑手蹑脚地把程砚那堆书“哐当”一声,摞在了窗边第一排那个空位旁边。
等到许昭再次回到教室,发现自己的座位旁已经堆满了书。
“呃……动作还挺快。”她微微蹙了下眉,没太在意,“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坐下,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
教室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很快就几乎坐满了。不少同学都注意到了坐在前排窗边的许昭,窃窃私语声悄然响起:
“诶?那不是许昭吗?她怎么选了文科?”
“哇哇哇!我没看错吧?校花居然在我们班!”
“天啊,那可是从理一班下来的大神!看来以后咱班第一的位置毫无悬念了,只能争第二了……”
人声渐渐嘈杂,位置也几乎坐满。然而,许昭旁边的座位,书的主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许昭看了一眼旁边那堆纹丝不动的书,心里默默给这位尚未谋面的同桌,扣上了一顶“迟到惯犯”的帽子。
放假前的最后一项任务,是新班级组织的班会。主要是布置假期作业,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通知。程砚躺在医院病床上刷手机时,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第一次班会……估摸着缺席不太合适。他看了看时间,慢吞吞地爬起来,套上外套。跟值班医生打了声招呼,把下午要打的消炎针往后延了延,就踩着拖鞋出了住院部的大门。
拦了辆出租车,程砚报上学校地址。车子慢悠悠地汇入车流,他一点也不着急,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掠过的街景。反正班会嘛,去了就行,早到晚到区别不大。
车子在学校门口停下。程砚熟门熟路地走进教学楼,凭着肌肉记忆,习惯性地拐向自己待了一学期的高一(七)班的方向。他推开那扇熟悉的教室后门——
“呃……” 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张陌生的脸,讲台上站着一位同样陌生的老师,全班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他身上。
程砚瞬间意识到自己走错了,尴尬地挠了挠头:“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习惯了习惯了!” 他赶紧向老师和教室里投来好奇目光的新同学们道了个歉,飞快地缩回身子,带上了门。
站在走廊上,他呼了口气,有点好笑地拍了拍自己脑门:“啧,迷糊了。” 这才抬眼仔细看走廊墙上挂着的崭新班牌,找到了“高一文(一)班”的位置,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