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紧攥双拳,指甲都几近嵌入掌心,另一个小人在心中愤愤不平地咆哮,他大声道:“不,不要啊,我就要任性一把,今天我是走定了!那白狄的细封止已然杀到,必定会不择手段地带走太子和我,他们怎会轻易罢手?我绝不能因自身而陷曲沃百姓于水火,沦为千古罪人!”
说时迟那时快,狐偃咬了咬牙,心一横,拉着太子加快脚步,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刚一远离韶华府的眼线,他们便迅速扯下那身晋国士兵的服饰,手忙脚乱地换上早已备好的平常衣物,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几分慌乱与决绝,仿佛在与命运的倒计时赛跑。
此时,天色愈发阴沉,乌云如汹涌的黑色怒涛般滚滚压来,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似要将这世间的一切都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那风声在耳边凄厉地呼啸,仿佛是无数怨灵的悲嚎,又似是命运无情的嘲笑。
狐偃和太子弓着身子,在狂风中艰难前行,他们的身影在这昏暗的天地间显得如此渺小而又脆弱,恰似两片在狂风暴雨中飘摇的孤叶,随时都可能被这残酷的命运洪流彻底吞噬。
但他们的眼神中却燃烧着坚定的火焰,那是对自由的渴望,对家国的责任,即便前方荆棘满途,也绝不回头。
虽然不知道路,但条条大路通罗马,他们知道白狄就在曲沃的北方,只要一路向北走就对了。
慌急急内心扑通跳,急慌慌大步流星跑.
一向锦衣玉食的两个人间富贵草,确立了方向,可长路漫漫,还是有所畏惧的。
“我们雇个马车吧!遮挡得严严实实那种。”狐吉瞅着狐偃。
“不行,他们会在路上设卡盘查的,你瞅瞅那些佩戴兵器的人!有那么多刺客想杀他们,此刻曲沃士兵一定也在找他们。万一呢,万一他们是冲着自己的呢?不但不能坐马车,还不能走大路。”狐偃耸了耸肩膀,一副不容商量的样子。
他们就如同做了贼了,胆颤的心,颤抖的肝,顿觉哪哪都是兵,啥啥都是兵,真是草木皆兵啊!为了躲避刺客,也为了躲避晋国军队,狐偃提议专挑小路、有荆棘的路走。
狐偃走着走着,心里有些蹊跷,逃出韶华府,怎么如此顺利,突然想起魏犨故意在窗下说话,难道?难道是魏犨做的局,他头上的汗就出来了。魏犨为什么这样做,他为什么置我们的生死于不顾,也要赶走我们?他后悔了,后悔上了魏犨给自己设的局,后悔只为一时冲动,拿太子的性命于不顾,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嘱托。
士为还没从嗤嗤喝喝的伤痛中走出来,就有武公身边的太监山泰急急忙忙来寻他,传武公昭他进曲沃宫,有要事相商。
刚刚扎到了脚,扎到了腿,如今可扎心了。太子和少主丢失的事传得快,没想到如此之快,自己高姿态做事,请示武公,动用国家重器------军队,如今,他们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如何面对武公,敲锣找太子少主------丢人打家伙,丢死人了!说的就是自己吧!他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恨不能把巴掌打在自己脸上。
但他很快就释然了。无论事情如何发展,自己都是对的,我士为上不愧对天、下不愧对地、中间不愧对自己的良心,罢我的官也罢,治我的罪也罢,即便杀了我,我都甘愿接受。
即便这件事再上演一次,他坚信自己仍然会这么做。
知道什么叫不怕死吗?在士为身上,你有体悟吧?就是有这样一类人,为了心中的信念,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至死不渝,即便飞蛾,也会奋不顾身扑向火焰!
这样安慰着自己,嘴里仍然憋不住喊道:“这对小冤家,我的小祖宗们,苍天啊,我交给你了,求你护佑他们平安无事!”
士为看到山泰来宣武公旨意,让他速到曲沃宫,他犹如找到了宣泄恐惧、委屈和不安的对象,扑通一声跪下,伏在地上痛声大哭。
山泰慌忙搀起:“请大夫快快起来,千万不要如此悲伤!”
士为乘着马车,一盏茶的功夫就来到了曲沃府。曲沃府院墙高筑,约两丈,用厚厚的土夯实的,大门有三个,中间的大门宽大,大约两丈宽,只供武公和王孙贵胄、三品以上的官员通过;两边有两个小门,有一丈多点,门的两边立着长约八尺的神鸟石雕,士兵身着兵服,挺枪肃立两旁。
曲沃府共五进院落,从前往后依次是紫阳殿、紫霞殿、紫月殿、紫星殿和紫辰殿。
院内苍松翠柏,花团锦簇,石头铺成的道路直通紫阳殿,紫阳殿是武公议事和看书的地方,紫霞殿、紫月殿、紫星殿和紫辰殿分别是武公母后、王后和妃嫔及众公子和公主住的地方,后院和两侧则是守卫、厨娘、花匠和丫鬟等居住的地方。
拾级而上,共三层,三十三个台阶,来到紫阳殿,但见殿内武公高高地端坐殿上雕龙宝座,背后是用紫金做成的猛虎下山图案,猛虎虎背熊腰、四只脚虎虎生风,两边的做成的紫金屏风上边松柏摇曳生姿,面前一个案几,上边供奉了六只鼎。
周王朝时期鼎是权利的象征,能摆多少是有严格规制的,周天子案几上是九只鼎,晋侯缗案几上是七只鼎。
再看武公,头戴叫七旒冕冠的玩意,这玩意可是很有讲究的。
周天子头上戴十二根用五彩的缫(丝绳)的十二旒冕冠,每旒贯十二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十二寸。
这些珠帘可不是随随便便捯饬的,他是很有讲究也很有寓意的,告诫皇帝兼听公正,做皇帝要有皇帝的样子,身体往左偏了,珠帘就提醒体醒:注意注意坐姿,做王就要有王的样子,要端正身体啊!
还有啊,前后珍珠帘也是为了让皇帝眼明,对待臣子要宽容。该闭一只眼的时候就闭一只眼,像隔着帘子看人一样,不要总是明察秋毫。冕到耳朵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块玉,是为了正音,有奸臣说话了,要“充耳不闻”“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