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整,手机屏幕亮起倒计时三秒。
苏然按下“开始直播”,背景音乐准时响起,那首轻快的钢琴曲不吵不闹,像是有人在厨房门口哼着小调。镜头稳稳对着操作台,补光灯打下来的角度刚好,照得手擀面泛着淡淡的麦香光泽。
他没急着说话,等音乐播完最后一个音符,才抬头笑了笑:“今天我们来做一碗面,不用泡面,也不翻车。”
弹幕区一片空白,右上角人数显示:3。
他不意外,上次直播结束时也差不多这个数——两个是他自己,一个是系统机器人。
“先说流程。”他一边拿铲子轻轻拨动锅里的葱段,一边讲,“今天这碗面,重点不在花哨,而在火候和调味。比如现在这一步,葱段下油锅,不能等油冒烟再放,那样容易焦;也不能冷油就下,香味出不来。我控制在中火三十秒,等油微微起纹路的时候下锅。”
他顿了顿,看向镜头:“你们觉得,家里炒菜时最容易在哪步翻车?”
三秒冷场。
一条弹幕缓缓飘过:“火太大。”
苏然笑了:“兄弟,你是不是偷看过我家上次的回放?”
又一条:“盐放多了。”
“+1。”
“酱油倒太多变黑暗料理。”
他一条条念出来,语气像在跟老朋友唠嗑:“看来大家都被自家厨房教训过啊。那今天咱们就避开这些坑。”
他打开标签盒,依次展示:“这是新买的头道酿酱油,一勺就够了;这是提前熬好的半杯高汤,不是味精兑水;肉末是三分肥七分瘦,煸干了才香。”
观众数涨到十二。
他继续推进流程,切配、炒料、煮面,每一步都按笔记本上的节奏来,不多不少,正好说完知识点就进入下一环节。没有夸张表演,也不刻意搞笑,就是认真做事的人该有的样子。
第八分钟,有人停留超过五分钟,还发了句:“主播这次不慌了。”
他看见了,没立刻回应,只是嘴角压了压,继续讲:“下面这步很多人忽略——面条捞出后要过一遍凉白开,但不能太久,十秒就行。目的是去掉表面黏液,让酱汁能挂得住。”
他动作利落,试吃前还特意问:“辣油还是醋?投票吧。”
弹幕终于有了互动感。
“辣!”
“醋提味!”
“都要!”
“好嘞,听多数人的。”他加了一圈辣椒油,拌匀,尝了一口,“嗯……辣是辣,但香在后面顶着,不会呛嗓子。要是加醋的话,明天咱们单做一版酸汤底,行不行?”
“行!”
“支持!”
“看着真香。”
第十五分钟,观众数冲到三十七,最高时达到四十一。
他心里有数,这种小直播间,能留住一半人看完结尾就算成功。可没想到,刚把成品端上来,就有人打字:“演得挺像,谁知道是不是剪辑拼的?”
他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你说得对,确实可能剪。我不辩解,只说一点——”
他掏出手机,翻出购物记录,对着镜头扫了一遍:“昨天下午三点下单,收货时间、地址、商品明细都在这儿。食材是真的换了,做法也是现场一步步来的。信不信由你,但我得先对自己负责。”
说完,他放下手机,继续收拾工具。
弹幕沉默了几秒。
然后有人打出:“不管真假,至少比大多数糊弄人的强。”
他看了眼,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二十分钟后,流程接近尾声。
他站在灶台前,声音比开场低了些,但更稳:“今天的面做完了。没有惊艳四座,也没有挑战极限,就是一顿认真的饭。如果哪天你下班累了,不想将就,也可以试试这样对待自己。”
观众数停在六十八。
突然,一条新弹幕跳出来:
“【爱吃碳水】送出一个小星星。”
紧接着,留言附上:“看着挺香,试试辣吧。”
苏然盯着那条消息,手指在桌边轻轻敲了一下。
这不是他第一次被人鼓励,但这是第一次,有人用真金白银的方式说“我挺你”。
他喉咙动了动,声音有点哑:“谢谢‘爱吃碳水’,第一个送礼物的朋友。这碗面,算你请我吃的。”
话音刚落,又一条弹幕划过:
“【今天也要加油鸭】送出一个小星星。”
“你比昨天好一点了,继续。”
他整个人怔住。
那个Id,他太熟了。
一年前,这个账号在他最冷清的直播间里出现过两次。一次问他:“你还想讲下去吗?”他回:“你继续说。”对方只答:“谢谢。”
后来那人再没出现过,直到今晚。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词全堵在胸口。
最后,他只是低下头,看着那两颗并排的小星星,轻声说:“我会继续的。”
弹幕开始变多。
“主播别停。”
“下次我想看你做红烧肉。”
“建议出个失败合集,真实又好笑。”
他笑着摇头:“失败合集就算了,丢人现眼的事我不想反复播放。不过红烧肉可以安排,下周试试。”
观众数最终定格在八十七。
直播结束前,他照例做了总结:“今天的问题也有——葱段炸得有点老,第三步翻锅不够顺,下次改进。感谢所有留到最后的朋友,你们的意见我都记下了。”
点击“结束直播”按钮时,他的手顿了顿。
不是因为不舍,而是因为——这一次,他居然有点舍不得关掉这个画面。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屋里安静下来。
他没动,也没起身,就坐在塑料凳上,盯着那口洗净的锅。
电脑自动跳转到数据页面:峰值人数87,评论43条,正向评价占比37.2%。
他拿出笔记本,在整改清单最后添了一行:“第八分钟有人停留,因为讲了酱油的选择。”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有人愿意投一颗小星星,是因为看到了变化。”
窗外路灯亮着,映在玻璃上,像撒了一地碎银。
他忽然想起什么,打开手机相册,找到刚才那两笔礼物截图。
长按保存,重命名:“第一束光”。
文件存进去的那一刻,电脑突然“滴”了一声。
后台提示:您的直播内容已通过初审,进入平台推荐池,预计二十四小时内可能获得流量扶持。
他挑了挑眉,没激动,也没怀疑。
只是把电脑往身边拉近一点,点开观众留存曲线图。
“原来真的会有人,默默看了一场又一场。”他自言自语,“哪怕我一直以为没人。”
他靠回椅背,伸了个懒腰,肩膀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屋子里还是老样子,墙皮有点脱落,桌子晃悠,补光灯支架是二手淘的。可空气里少了点压抑,多了点说不清的东西。
像是一口气终于喘顺了。
他拿起手机,习惯性想找人分享,手指滑到通讯录一半,又停下来。
算了,这种事,还是留给自己消化比较好。
他把手机倒扣在桌上,重新打开直播软件。
不是为了马上再开一场,而是看看粉丝数的变化。
从7变成9。
两个新增关注,其中一个正是“今天也要加油鸭”。
他盯着那个名字看了很久。
然后退出软件,打开浏览器,搜索框输入:“新手主播多久能涨粉一千?”
页面跳出一堆答案,有人说三个月,有人说三年。
他没点进去,只是看着搜索结果一条条加载完毕。
光标在输入框里闪着,像在等下一个问题。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经换了个关键词。
敲下六个字:
“怎么让葱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