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的手指在笔记本边缘划了一道,纸页被指甲蹭出一道浅痕。他盯着最后那行字——“问题不在距离,而在感知速度。我移动得比我想得快”——看了足足五秒,然后猛地合上本子,发出“啪”的一声。
张峰正蹲在阳台门口收三脚架,听见响动扭头:“你还打算试?”
“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苏然把笔塞进抽屉,顺手抽出一张皱巴巴的A4纸,“刚才那次偏了十二厘米,已经是目前为止最准的一次。说明方向没错。”
“可你膝盖都软了。”张峰站起来,拍了拍裤子,“系统都警告你别动了,你还跟它较劲?”
“它警告的是连续高强度操作。”苏然把A4纸铺在桌上,拿尺子比着画了几条横竖交叉的线,“我现在改策略了。不拼次数,不拼距离,就拼脑子转得够不够快。”
张峰凑过去一看,纸上标着房间的简易布局,茶几、冰箱、沙发的位置都被圈了出来,每个点旁边还写着数字和字母。
“这是干啥?迷宫答题?”
“是坐标。”苏然拿起红笔,在茶几前方点了个小红点,“以后这里叫A1。冰箱侧面是b3,卧室门把手是c2。我要让自己的脑子记住每一个点的三维位置,像背地图一样熟。”
张峰眨眨眼:“所以你是想把自己练成人形GpS?”
“对。”苏然点头,“以前我是靠感觉跳,现在我要靠计算跳。差一厘米都不算赢。”
他说完,起身走到墙边,撕下一块蓝色胶带,贴在电视柜右上角。“这个,叫d4。从现在开始,房间里所有关键位置都有编号。你负责不定时挪动它们,我来重新定位。”
张峰乐了:“合着我成你的考试出题人了?”
“不止。”苏然又掏出手机,“你还要帮我录视频。每次瞬移后,立刻回放,看我落在哪儿,误差多少,体感怎么样。咱们得有数据,不能光靠‘好像’‘差不多’这种词糊弄自己。”
张峰啧了一声:“你这哪是练异能,你这是搞科研。”
“异能不能光靠天赋。”苏然坐回椅子,打开录音功能,“失败一次,就得拆一次。拆明白了,才能重建。”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已经变了。不再是刚才那种强撑的狠劲,而是冷静得像在检查零件。
“开始吧。”他说,“第一轮,目标A1,距离五十厘米,高度不变。”
张峰站到角落,举起手机:“录像开始。考生请注意,考场环境已锁定。”
苏然没笑,只是缓缓抬起手,在空中虚画一条线,从脚尖指向A1点。他的嘴唇微动,像是在默念什么。
“x轴+0.5,Y轴0,Z轴平移……确认。”
他闭眼,呼吸放缓。
一秒,两秒。
启动。
人影一闪。
落地时脚底轻颤,但他稳住了,没晃。
张峰立刻冲过去量距离。
“十七厘米!”他报数,“比上次远了五厘米,但方向对了!没歪!”
苏然喘了口气,额角渗出汗珠,但嘴角扬了一下:“进步了。”
“你刚才念叨那一串是啥?”张峰好奇。
“坐标口令。”苏然坐下揉太阳穴,“以前我脑子里只有个模糊画面,现在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就像开车不能说‘往那边开’,得说‘左转三十度,前进二十米’。”
“那你为啥还偏?”
“因为启动太快。”苏然翻开笔记本,“我刚构建完模型,身体已经跳了。相当于大脑还在加载地图,人已经出发了。”
张峰若有所思:“所以你得让脑子跑赢身体?”
“对。”苏然在纸上写下新一行:【建立预判机制,提前0.5秒完成空间建模】。
他抬头:“接下来,我不直接跳,先练‘想象跳跃’。”
“啊?空想?”
“不是空想。”苏然闭眼,“我在脑子里完整走一遍流程:看目标、建坐标、校准距离、启动、落地。你拿着图纸,听我说步骤,错了你就喊停。”
张峰半信半疑地举起图纸:“行,你说。”
苏然声音平稳:“目标A1。当前坐标原点o,x轴正向延伸0.5米,Y轴无偏移,Z轴保持水平。视觉参照物为电视柜右侧边缘。准备启动……落地后双脚平行,重心居中。”
“停!”张峰突然打断,“你刚说x轴正向,但A1其实在你右前方,应该带Y轴轻微正偏!”
苏然睁眼:“对,我漏了。”
“你这还不如导航呢,人家好歹知道斜着走。”
“所以我才要练。”苏然重新闭眼,“再来。”
这一轮,他说得更慢,每个参数都核对清楚。张峰对照图纸,纠正了三次细节。
“这回可以。”张峰点头。
苏然这才起身,站到原位,闭眼默念完整流程,然后启动。
一闪。
落地。
张峰冲过去一量:“八厘米!只差两厘米就进十厘米圈了!”
苏然没急着庆祝,反而低头看了看脚的位置,又抬头看天花板角落的烟雾报警器——那是他新加的参照物。
“还是快了。”他说,“我刚说完‘启动’,人就出去了。得再压半秒。”
“你非得这么折磨自己?”张峰递过水瓶,“别人直播都是变魔术,你是来做高数题的。”
“魔术总有穿帮那天。”苏然拧开瓶盖喝了一口,“但数据不会骗人。今天差八厘米,明天就能差五厘米,后天三厘米。总有一天,我能踩在胶带上不偏一分。”
他放下水瓶,忽然问:“你刚才动过东西吗?”
“没啊。”张峰摇头,“我一直在这儿。”
“不对。”苏然走向沙发,“扶手边那个绿抱枕,昨天在左边,今天在右边。”
张峰一愣:“哦,我早上收拾的时候顺手挪了。”
苏然眯起眼:“下次动之前,先告诉我。不然我的参照系全乱了。”
“你至于吗?就一个抱枕。”
“异能不是游戏。”苏然语气沉下来,“差一个参照物,就是差一条坐标轴。我跳的不是空间,是精度。”
张峰看着他认真的脸,终于没再笑。
两人重新布置训练区。这次苏然在墙上贴了七个小标签,分别代表七个常用落点,每个都编了号,旁边还写上xYZ数值。张峰则用卷尺反复测量,确保数据准确。
“你这都快成测绘局外派人员了。”张峰一边记数据一边嘀咕。
“等我哪天能全国瞬移,我就去应聘快递员。”苏然活动了下手腕,“来,第二轮测试。目标b3,冰箱侧面,距离三点二米,高度微降。”
“录像继续。”张峰举起手机。
苏然闭眼,开始默念。
“原点o,x轴+3.2,Y轴-0.7,Z轴-0.1……视觉锚定冰箱门缝接缝处……确认。”
他停顿两秒,才启动。
人影消失。
出现时,右肩离冰箱仅十厘米,脚下位置几乎完美。
“六厘米!”张峰量完大喊,“你又进步了!”
苏然站着没动,呼吸平稳了些。他睁开眼,第一件事是看向烟雾报警器,确认角度没变。
“还行。”他终于笑了笑,“看来慢一点,反而更快。”
张峰收起手机:“你发现没,你刚才停顿那两秒,心率从九十八降到八十六。系统警告也没跳。”
“说明身体接受了节奏。”苏然坐回椅子,翻开笔记本记录数据,“以后每次启动前,必须完成三个动作:建模、核对、缓冲。少一步都不行。”
他写完,抬头看墙上的标记,忽然说:“明天直播,我就从A1开始。不炫技,不玩花,就站那儿,让大家看我踩准一个点。”
张峰点头:“踏实点也好,观众就爱看真家伙。”
苏然合上本子,手指在封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他们要看的不是瞬间移动。”他说,“是‘为什么能精准移动’。”
张峰正要接话,忽然瞥见窗外远处楼顶似乎有光点一闪。
他愣了一下,再看时,什么都没有。
他没吭声,只是走过去把阳台门又检查了一遍锁扣。
屋内,苏然已经打开摄像机,调整镜头角度,对准A1标记点。
“明天就这儿。”他说,“我要让他们看见,什么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然后,再让他们看见,我怎么把那‘毫厘’抓回来。”
他按下录制键,红灯亮起。
张峰站在他身后,看着取景框里那个小小的蓝色胶带标记,忽然觉得,那不像是个目标点。
倒像是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