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边缘的虚空界,是一片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特殊领域。这里的空间呈现出半透明的灰紫色,没有天地万物,却漂浮着无数“虚空泡”——每个气泡中都包裹着一个“未成型的小世界”,而维系这些气泡的,正是虚空界独有的“虚空法则”。此刻,受法则枢纽震荡的影响,虚空法则出现了“感知扭曲”:气感境修士进入此地,会失去对能量的感知,仿佛重回“无气感”的凡人状态;元婴境强者的神魂则会被虚空泡反射,看到无数个“不同选择的自己”,导致道心混乱;即便是混元境大能,也会因空间的“半存在性”,出现法则“时灵时不灵”的诡异状况。林尘与苏瑶的法则锁链如金绿双色探照灯般划破虚空,链身释放出的感知力却被虚空法则扭曲成“麻花状”——林尘的感知被放大百倍,能“听”到虚空泡内尘埃的碰撞声,却无法锁定具体方向;苏瑶的感知则被缩小千倍,连三丈外的虚空泡都看不清楚,这种极端的感知失衡,让两人想起刚突破气感境时,因无法掌控感知力而出现的“感官混乱”。
“虚空法则的核心,是‘感知的相对性’。”林尘运转定义境法则,将自身的感知力调整到“中性状态”——既不放大也不缩小,如同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虚空界。他发现那些虚空泡并非静止,而是在以“思维速度”移动,气感境修士的感知之所以失效,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以能量速度对标感知”,而虚空界的“思维速度”远超能量流动,就像用步行的速度去追飞驰的马车。“试着用‘心念’而非‘能量’去感知。”林尘引导一位陷入恐慌的气感境修士,“放空你的气感,专注于‘想’你要找的虚空泡,不要‘感应’它的能量。”
半柱香后,修士突然惊呼:“我‘看’到它了!就在我‘想’的地方!”他虽仍无法用气感境能量触碰虚空泡,却已能精准定位,这便是适应虚空法则的第一步。
苏瑶则在研究元婴境强者的“道心混乱”。她发现那些“不同选择的自己”,其实是虚空法则对“未竟执念”的投射——一位因当年选择“修炼”而非“救母”而悔恨的元婴境修士,看到的幻象全是“救母却一事无成”的画面;一位因背叛同门而晋升的修士,幻象中则全是“忠诚却死于非命”的场景。“虚空泡在照镜子,照的是你内心的‘未接纳’。”苏瑶的星环释放出太阴本源,在修士面前构建出“执念消解池”,“承认你的选择有遗憾,接受‘不同选择有不同代价’,幻象自会消散。”
当修士对着池中的幻象说出“我不后悔救了宗门,但我永远对不起母亲”时,那些扭曲的画面瞬间破碎,他的神魂重归清明,甚至能从虚空中“借”到一丝稳定的法则之力,这是接纳自我后的“虚空馈赠”。
深入虚空界核心,林尘与苏瑶遇到了最大的挑战——一个直径千里的“混沌虚空泡”。这个气泡中没有未成型的小世界,只有翻滚的灰色能量,它散发的气息既不属于已知的混沌侵蚀,也不遵循虚空法则,反而在不断“吞噬”周围的虚空泡,壮大自身。太初鼎对其扫描后,鼎身出现从未有过的模糊符文:“界外之界的混沌余孽,借虚空法则重生”。
“它在利用虚空的‘半存在性’,躲避万界法则的监控。”林尘的创生混沌道果剧烈波动,道丹中所有法则光丝都在警示——这东西比黑袍残魂更危险,因为它没有“固定形态”,气感境的能量打不中,元婴境的神魂锁不住,混元境的法则也难以形成有效压制。
“但它终究要‘吞噬’才能存在,这就是破绽。”苏瑶的星环与林尘的法则锁链交叉,构建出“双生虚空阵”——阵中不设攻击,只释放出“无意义的能量波动”,这些波动既不被混沌虚空泡吞噬,也不与虚空法则共鸣,就像“存在的杂音”,干扰气泡的“感知锁定”。
果然,混沌虚空泡因无法锁定“可吞噬目标”而开始焦躁,原本稳定的灰色能量出现波动。林尘抓住机会,引动定义境的“创生之力”,将自身对“存在与虚无”的理解注入法则锁链,链身化作一柄“虚实剑”——剑刃一半凝实(存在),一半虚化(虚无),精准刺入混沌虚空泡的核心。
气泡发出无声的尖叫,灰色能量疯狂外泄,却在接触到“虚实剑”的瞬间,被分解为最基础的“存在粒子”与“虚无粒子”。林尘与苏瑶引导这些粒子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虚空泡”,里面孕育着一颗蕴含“混沌净化法则”的种子,算是给这界外余孽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危机解除后,虚空界的法则逐渐稳定。林尘与苏瑶站在最大的虚空泡前,泡中已能看到一个小世界的雏形,里面的生灵正处于“气感境启蒙”阶段,他们的感知方式既像凡俗界的“能量感应”,又带着虚空界的“心念投射”,是一种全新的修行可能。
“太初鼎检测到,这颗种子的能量波动,与时间源头的初始法则有微弱共鸣。”苏瑶的星环指向虚空界与时间源头的连接点,“或许,界外之界的混沌,与时间源头的初始法则,有着我们不知道的联系。”
林尘望着连接点的方向,创生混沌道果散发出探索的光芒:“从气感境的基础感知,到定义境的未知探索,修行之路本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发现。”他与苏瑶的法则锁链再次缠绕,身影消失在虚空界的灰紫色光芒中。他们知道,下一场守护或许就在前方,但只要两人的双生羁绊还在,从气感境到混元境的法则还在,就有信心面对任何未知——因为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掌控一切,而是敢于走向未知,并在未知中守护那些值得守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