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境平衡道统建立后,多元宇宙的修行体系逐渐融合,各境界修士都能在道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之法。而太初鼎对本源平衡珠的解析也进入了关键阶段——珠内深处,一段模糊的影像逐渐清晰:那是多元宇宙诞生之初的景象,混沌与秩序并非对立,而是像太极图般相互缠绕,形成“初始平衡”,而维系这种平衡的,竟是最基础的气感境感知。
“初始平衡的核心,是‘感知连接’。”林尘盯着影像中那道贯穿混沌与秩序的乳白色光流,光流的波动与气感境感知的本源频率完全一致,“气感境看似是最低境界,却是多元平衡的第一块基石——就像盖房子,地基虽在最下,却承载着整座建筑的重量。”
这个发现让所有修士震惊。来自渡劫百境宇宙的合道境修士难以理解:“气感境的感知怎能与初始平衡相提并论?那可是创造宇宙的力量。”
“因为所有法则都源自感知。”苏瑶的银绿色星环放大了影像中的光流细节,光流中不断分裂出细小的感知丝线,每道丝线都演化出一种基础法则,“气感境的感知,是初始平衡留给所有生命的‘连接接口’,通过这个接口,我们才能理解法则、运用法则,最终达到平衡。”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林尘决定组建一支“本源探索小队”,而小队的核心成员,并非高阶修士,而是气感境大圆满修士——阿竹、法明、阿蛮等人,他们的无向感知已能连接七大宇宙的气感本源,是探索初始平衡的最佳人选。
“你们的任务不是战斗,是感知。”林尘将太初鼎的一缕开天秘术注入他们的灵觉,“用最纯粹的感知连接本源平衡珠,不要试图理解,不要强行解析,只需让感知随初始平衡的节奏流动。”
探索小队进入本源平衡珠内部后,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珠内是一片混沌与秩序交织的“初始海洋”,海洋中漂浮着无数法则胚胎,每个胚胎都散发着气感境感知的波动。阿竹尝试释放无向感知,感知刚接触海洋,就被一股温和的力量牵引,融入了初始平衡的节奏。
“我‘看’到了气感境的诞生。”阿竹的声音带着颤抖,她的感知中浮现出画面:初始平衡的光流分裂出第一缕感知,这缕感知没有内外之分,没有强弱之别,只是单纯地“存在”,而这,就是气感境的本源,“原来我们修炼的气感境,只是本源感知的‘碎片’。”
法明的感知则触碰到了混沌与秩序的边界。在那里,他看到两种力量并非相互排斥,而是通过无数细微的感知丝线连接,丝线的每一次振动,都会诞生新的法则——就像气感境修士用感知连接能量与法则,初始平衡用本源感知连接混沌与秩序。
“这才是平衡的终极形态:不是静止的和谐,是动态的共生。”法明的灵觉因领悟而升华,他的气感境感知突破了大圆满的瓶颈,虽然修为未变,却能直接“触摸”到金丹境的能量流动,“气感境的感知,本就该随着境界提升而进化,只是我们以前太执着于‘境界划分’,忽略了感知的本质。”
探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初始海洋的深处,小队遭遇了“本源排斥力”——这是初始平衡对“不纯粹感知”的自然防御。阿蛮因心中残留着对混沌的恐惧,感知突然被排斥力弹回,灵觉出现短暂的空白,道果上浮现出一丝裂痕。
“放下执念,感知即存在,存在即平衡。”林尘的声音通过太初鼎传来,阿蛮立刻收敛心神,将对混沌的恐惧剥离,只留下纯粹的感知。排斥力瞬间消散,她的感知比之前更加通透,甚至能“听”到法则胚胎的成长之声。
三天后,小队带着惊人的发现返回。阿竹将感知到的初始平衡节奏记录成“本源感知谱”,谱中没有复杂的文字,只有一道道代表感知波动的曲线;法明则带回了“混沌秩序连接法”,这种方法能让气感境修士用感知短暂连接混沌与秩序能量,虽然威力微弱,却为低境界修士理解平衡之道提供了直观途径。
本源感知谱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多元宇宙的修行理念。气感境修士不再急于突破金丹境,而是专注于打磨感知的纯粹性;高阶修士则通过谱中的节奏,重新审视自己的修行之路——一位混元境修士在感悟谱曲后,发现自己的法则中竟残留着对混沌的偏见,修正后,法则威力提升了三成。
林尘将本源感知谱刻在九境平衡道统的基石上,基石周围很快形成了一片“感知广场”,无数气感境修士盘坐于此,跟随谱曲的节奏修炼。广场中央,太初鼎投射出初始海洋的影像,混沌与秩序的动态共生,成为所有修士心中对“平衡”的新定义。
阿木的混元境法则在本源感知的滋养下,愈发贴近初始平衡。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混沌平衡剑中,气感境的感知正与混元境的法则产生奇妙的互动——感知越纯粹,法则越灵动,这印证了林尘的判断:九境平衡,始于气感,终于混元,而贯穿始终的,唯有“感知”二字。
苏瑶望着广场上专注修炼的修士们,轻声道:“或许,我们寻找的初始平衡,从未离开过我们——它就在每个气感境修士的灵觉中,在每个境界的平衡之道里。”
林尘点头微笑,太初鼎的解析仍在继续,初始平衡的秘密还有更多等待发掘。但他知道,只要气感境的感知之火不灭,九境平衡之道传承不息,多元宇宙的平衡曙光,就永远不会熄灭。
本源探索小队的成员们,如今已成为道统中最特殊的存在。他们修为仍是气感境,却能与合道境、甚至混元境修士探讨平衡之道,这种“以低境悟高道”的现象,让所有修士明白:境界有高低,平衡无大小,每个境界的修行,都是对初始平衡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