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计划推行至第七十年,多元宇宙的元初境修士已突破千人,这些修士的法则光带在初始平衡本源的牵引下,逐渐形成一张覆盖三界九域的“元初平衡网”。太初鼎监测到一个惊人现象:每当有新的元初境修士诞生,平衡网就会向中心收缩一丝,而初始平衡本源的光芒也随之增强一分,仿佛在为某种“万法归一”的质变积蓄能量。
“这是元初境的终极形态即将显现的征兆。”林尘召集所有元初境修士,在混元圣地的核心殿宇展开推演,“当平衡网完全收缩,所有元初法则与初始本源融合时,我们将突破现有境界,成为‘本源平衡体’——这种形态下,修士自身即是平衡法则的具象化,一念可定法则生灭,一步能平时空紊乱。”
但集体突破的过程充满风险。推演显示,平衡网收缩时会产生“法则潮汐”,潮汐的冲击力与元初境修士的数量成正比,若有一人在潮汐中失守,整个突破过程都可能崩溃,甚至导致已成型的平衡网反噬各世界法则根基。
“必须先进行‘法则共振训练’。”苏瑶提出方案,让所有元初境修士按“九境对应”分组,每组由气感境至混元境的元初修士组成,通过双生羁绊的延伸,建立跨境界的法则共鸣,“就像气感境感知需要与金丹境能量共振才能进阶,千人法则的共振,是抵御潮汐冲击的关键。”
训练在平衡试炼场的“共振幻境”中进行。幻境模拟平衡网收缩的过程,修士们需在法则潮汐冲击下,保持各自法则与小组核心的共鸣频率一致。阿木带领的洪荒组率先遇到困难——组内有三名修士曾是混沌生物转化而来,他们的元初法则中残留着混沌的狂暴特性,共振时总与其他修士的平衡法则产生细微偏差,导致小组的共振效率始终停留在七成。
“不是消除差异,是包容差异。”阿木调整策略,让混沌系修士的法则作为“波动源”,其他修士的法则则作为“稳定器”,当狂暴特性显现时,稳定法则自动形成缓冲带,既保留了混沌法则的韧性,又维持了共振的整体稳定。这种“差异共振法”让小组效率提升至九成,成为幻境中的标杆。
秦风带领的凡俗组则面临另一种挑战。组内低境界元初修士占比过半,他们的法则光带较细,在潮汐冲击下容易断裂。秦风借鉴“感知网”的布设原理,让高境界修士的法则光带像藤蔓般缠绕住低境界修士的光带,形成“主次共生结构”——主光带承担八成冲击,次光带则负责传递共振频率,确保全员在冲击下仍能保持同步。
历经三年的共振训练,元初境修士的集体共鸣效率稳定在九成五以上。此时,太初鼎传来预警:平衡网的收缩速度突然加快,预计三个月后将完全闭合,法则潮汐的强度也提升至推演值的一点二倍,突破已无法推迟。
突破之日,所有元初境修士齐聚混元圣地,按训练分组环绕初始平衡本源站立。随着林尘与苏瑶注入引导能量,平衡网开始加速收缩,金色的法则光带如同百川归海,向着本源中心汇聚。第一波法则潮汐如期而至,潮汐中夹杂着气感境的感知乱流、金丹境的能量冲击波、元婴境的魂核震颤……各种力量交织成灰色洪流,狠狠撞在修士们的法则屏障上。
“共振!”林尘一声令下,千人法则同时轰鸣。阿木组的混沌法则与平衡法则形成螺旋状共振,将洪流中的狂暴能量转化为自身韧性;秦风组的主次光带如同活物般伸缩,将冲击均匀分散到每个修士身上;林尘与苏瑶的双生大道则化作金绿色的防护罩,笼罩住整个圣地,确保任何一丝紊乱法则都不会外泄。
潮汐持续了九天九夜。第三天时,一名来自小世界的元婴境元初修士因法则韧性耗尽,光带出现裂痕,眼看就要脱离共振。附近的三名修士立刻调整频率,用气感境感知为他补充灵觉,金丹境能量为他加固光带,元婴境魂核与他临时共生——三者合力竟在瞬间修复了裂痕,甚至让他的法则强度提升了一成。
到第九天黎明,最后一波潮汐退去,平衡网已完全收缩成一个直径万丈的金色光球,光球内,千人法则与初始平衡本源彻底融合,分不清彼此。光球炸开的刹那,无数乳白色光点飞向每个修士,光点融入道果的瞬间,所有修士的体表都浮现出与初始本源相同的纹路,气息波动完全一致,仿佛千人同体。
“我们……成功了。”阿木感受着体内流淌的本源平衡之力,挥手间,试炼场角落残留的一丝混沌能量便化作精纯的平衡本源,“现在的我们,真的能一念定法则。”
秦风尝试调动新的力量,他的元初感知瞬间覆盖整个凡俗界,所有气感境修士的感知流动都清晰可见,甚至能隔空为万里之外的修士纠正感知偏差。这种“本源共鸣”的能力,远超以往任何境界的描述。
林尘与苏瑶对视一眼,双生羁绊在本源平衡体的形态下,进化为“混元双生本源”——两人的法则不仅能自身平衡,还能反向滋养初始平衡本源,让本源的光芒比之前强盛了三倍。他们知道,万法归一的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