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和街道办那名干事刚进门,门神阎埠贵就出现了。
他眼神有些警惕的看着两人,认出其中一人是街道办的同志以后,这才放松了警惕。
这年代的四九城还不太平,若是四合院里来了陌生人,大家都会保持警惕,一般也不会让进院子。
阎埠贵看到街道办干事后,笑道:“周干事,你们这是?是不是又要给咱们院子里发物资了?”
由于这几年95号四合院都被评为文明四合院,所以每年街道办都会发一些物资进行奖励。
当然,东西也不多,分到每户手里就更少了。
但阎埠贵是啥人啊,就算粪车从他这里经过都要拦下来挖一勺的主儿。
所以只要是有便宜,这货就一定会去想办法占一些。
周干事听到阎埠贵的话,没好气道:“今年物资不是已经发给你们院里了嘛!
怎么可能一年发两遍?今天我过来是带周振华同志看房子的!”
阎埠贵听到周振华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熟悉,这时又仔细看了一眼周振华的脸,惊呼道:
“周振华,你是周振华,你回来了?”
周振华从小在这个四合院长大,直到51年才离开,现在是58年,也就是说他离开了七年的时间。
所以,阎埠贵很快就认出了周振华。
或许原身和阎埠贵打过一些交道,但穿越而来的周振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算盘精。
所以他只是简单点了下头,就和周干事进去了........
阎埠贵看着进去的两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刚刚他听周干事说是来带周振华看房的,如今整个四合院唯一空着的房子就是后院的那两间正房和一间耳房了。
那处房子原来是轧钢厂一个六级钳工师傅的,如今人家因为工作调动去了别的地方工作。
在他们一家搬走以后,轧钢厂已经把房子收了回去。
如今整个四合院里,盯着那三间房子的人可是不少,很多人报告都已经打了上去。
目的当然是为了能把房子争夺下来,因为那是人家轧钢厂的房子,阎家没有人在轧钢厂上班。
不然说什么,他阎家也要跟着去争一争了。
但没想到,那么多人争夺的房子,好像要分给周振华了,不知道其他人知道后会是什么表情。
尤其是贾张氏,更是在院子里放出狂言,那三间房子一定是他们贾家的。
真想看看贾张氏知道她认为势在必得的房子没有分给她们家,而是分给周振华以后,她的表情了........
........
周振华自然不知道阎埠贵的想法,他和周干事穿过前院、中院,一路朝着后院走去。
期间,两人也看到了院子里聚集在一起聊天的大妈们。
本来。
大妈们看到两个陌生的人来到院子里后,也如同阎埠贵一样,脸上满是警惕。
当有人认出了其中一人是街道办的同志以后,大妈们的警惕才消失,目送着两人从身边走过去。
待两人走远后,有大妈说道:“那位街道办同志身边的年轻人怎么看着有些熟悉啊!”
另一个大妈也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有这种感觉,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
这时。
三大妈杨瑞华带着不确定的口吻说道:“我看这年轻人怎么有些像周振华啊!”
“听你这么一说,我看着也像周振华,这么说他这是从战场上回来了?”二大妈也说道。
当年周振华去参加援朝战争,整个四合院的人都知道,当然这离不开国家的大力宣传。
毕竟这样的事在当时看来是光荣的,当然要好好宣传了........
“周振华,何大清的小舅子?他不是死在了战场上吗?”贾张氏惊呼道。
“贾张氏,你这是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这个消息?”三大妈杨瑞华问道。
“就是易中海说的啊,我听见他就是这么和傻柱说的!”贾张氏说道。
闻言。
一大妈吕翠莲连忙说道:“贾张氏,你可不要胡说八道,老易可从来没有说过这些话。”
一大妈当然不会承认易中海说过这些话了,因为她知道易中海告诉傻柱周振华死在了战场。
目的就是为了断掉傻柱的念想,好为他的养老做准备。
这时候若是承认了这些,那可是对老易极为不利的,起码一顶造谣的帽子是跑不了的。
同时。
她还在心里暗骂贾张氏没脑子,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亏他们还明里暗里帮助过贾家不少次。
此时。
一大妈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问道:“你们说,街道办的同志带着周振华去后院干吗?”
“难道是为了后院的那三间房子的事儿,难道厂里把那三间房子分给了周振华!”二大妈猜测道。
闻言。
贾张氏有些坐不住了,后院那三间房子在贾张氏看来已经是他们家的了。
因为他们家的报告早就打上去了,易中海也答应过帮他们在厂里“活动”。
所以在贾张氏看来,后院那三间房子分给他们贾家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如今。
听说房子要被分走了,她如何还能坐得住,赶紧朝后院小跑过去。
其他大妈们也跟着朝后院赶了过去,担心“自己的房子”被分走........
........
周振华这边。
他和周干事来到后院以后,周干事打开了东面两间正房的房门,带着他在里面走了一圈,问道:
“周振华同志,这就是你要住的房子,怎么样?还满意吧?”
周振华看着相连的两间正房,每间正房都有二十多平方。
注意这里的二十多平方可是实打实的,可不存在公摊啥的。
两间正房加起来都有五十平方左右了,他如何不满意?
当然。
要说不满意的地方也有,就是房子里的家具不多。
两间房子都显得有些空旷,除了有一个桌子几把椅子和几个柜子外,没有其它的家具了。
除此之外,屋里还有一个炕,这也是这年代四九城四合院的特色。
因为四九城冬天寒冷,火炕通过燃烧产生热量,再将热气引入炕面,使得房间温度升高。
后世随着时代的发展,火炕多被更有效的取暖方式替代,但在五六十年代,还是以火炕为主........
周振华看着寥寥的家具,猜测应该是上一任主人走的时候,把屋里的家具都拉走了。
不过。
这些对周振华来说也不算大事,因为他知道住在后院的李瘸子就是做木匠的。
到时候,他可以找李瘸子给自己做一些家具。
想到这些,他对周干事说道:“这房子我很满意,位置也好!”
周干事说道:“你满意就好,咱们再去看看耳房吧,耳房虽然在正房的旁边,但和正房并不相连。”
周振华点了点头,两人又朝旁边的耳房走了过去。
看过耳房以后,周振华也很满意,耳房虽然没有正房大,但也有十平方左右。
这个地方可以当厨房用,毕竟是自己一个人住,没必要再把耳房弄成住的了。
两间正房完全够住了,就算将来结婚生子,两间正房也够了。
就在周振华想着这些的时候,院里一群大妈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