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红烧肉引馋虫 知青寡妇起流言
日头升到半空,暖融融地洒在黄土坡村的土路上,把泥土的腥气烘得愈发明显。张惠妹家的厨房里,正飘出一股勾人的肉香,顺着窗户缝、门缝往外钻,馋得隔壁几个半大孩子扒着院墙往里瞅,小鼻子一抽一抽地嗅着。
“娘,肉好了没?我都闻着香味了!”陈建国扒着厨房门,踮着脚尖往里望,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他身后,陈建军和陈招娣也排着队,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盯着灶台的方向。
张惠妹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锅铲,小心翼翼地翻炒着锅里的红烧肉。系统奖励的一斤猪肉,肥瘦相间,她特意切成了大块,用温水焯去血沫,再用少量的油煸炒出香味,加了点酱油(还是去年过年时剩下的)、姜片,再放了几颗八角(陈大力上次去山里采的),小火慢炖着。此刻,肉块已经炖得软烂,色泽红亮,油光锃亮,每一块都吸饱了汤汁,散发着浓郁的肉香,让人闻着就食指大动。
“急啥?再炖一会儿更入味!”张惠妹笑着拍了拍陈建国的脑袋,“去,把你爹叫回来,就说肉炖好了,让他赶紧回来吃饭!”
“好嘞!”陈建国像得了圣旨,拔腿就往地里跑,一边跑一边喊,“爹!娘炖红烧肉了,快回家吃饭喽!”
厨房里,陈招娣拉着张惠妹的衣角,仰着小脸,小声说:“娘,肉好吃吗?我想多吃一块。”
“好吃,管够!”张惠妹捏了捏女儿胖乎乎的脸蛋,“招娣乖,等会儿给你留最大的一块。”
陈建军则乖乖地站在一旁,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一直没离开过锅里的红烧肉,小嘴巴抿着,显然也馋坏了。
不一会儿,陈大力就扛着锄头回来了,一进门就被肉香裹住,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哟,真炖肉了?惠妹,你这是……”
“昨天受了伤,又帮赵家解决了孩子的事,今天就给你和孩子们改善改善伙食。”张惠妹笑着说道,心里却想着,这可是系统奖励的猪肉,不吃白不吃,而且这么好的肉,也该让家人好好补补。
她把红烧肉盛到一个粗瓷碗里,端到堂屋的桌子上。红亮的肉块堆在碗里,还冒着热气,香味扑鼻。三个孩子立刻围了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迫不及待地想尝尝。
“好了,开饭!”张惠妹一声令下,三个孩子立刻拿起筷子,伸向碗里的红烧肉。陈建国夹了一块最大的,塞进嘴里,烫得直呼气,但还是舍不得吐出来,含糊不清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娘,你做的红烧肉真好吃!”
陈建军也夹了一块,慢慢嚼着,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陈招娣则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块肉,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细嚼慢咽,小脸上满是幸福。
陈大力也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肉香在嘴里弥漫开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带着酱油和八角的香味,好吃得让他眯起了眼睛。“惠妹,你这手艺,真是绝了!比镇上饭馆做的还好吃!”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做的!”张惠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自己也夹了一块吃了起来。这猪肉品质确实好,炖出来的红烧肉比她以前做的香多了,难怪孩子们吃得这么欢。
一家人正吃得热火朝天,院门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邻居张婶和李婶就走了进来,一进门就被红烧肉的香味吸引了。
“哎哟,惠妹,你们家这是吃啥好东西呢,香得我在自家院子里都闻见了!”张婶笑着说道,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子上的红烧肉。
“张婶、李婶,快进来坐!”张惠妹连忙招呼道,“刚炖的红烧肉,还热乎着呢,你们也尝尝。”
“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张婶和李婶也没客气,各自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真香!惠妹,你这红烧肉做得也太好吃了!”李婶说道,“不过你家咋突然买猪肉了?这猪肉可是稀罕物,平时想买都买不着,而且还贵得很。”
“这不昨天受了伤,大力心疼我,托人从镇上买的,想让我补补身子。”张惠妹又编了个理由,心里暗道,还好每次都能找到借口,不然真不好解释这些物资的来源。
“还是大力疼你啊!”张婶羡慕地说道,“不像我们家那口子,别说买猪肉了,就是买斤红糖都舍不得。”
“对了,惠妹,跟你说个事儿。”李婶突然压低声音说道,“村南头的王寡妇,最近跟下乡的知青小林走得挺近的,村里都传开了。”
“王寡妇和小林知青?”张惠妹眼睛一亮,来了精神。王寡妇是村里的可怜人,丈夫三年前因病去世了,留下她和一个五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和人来往。而小林知青,名叫林卫东,是去年下乡到黄土坡村的,长得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平时沉默寡言,一心扑在农活上,怎么会和王寡妇走得近呢?这瓜听起来可不一般啊!
“是啊!”李婶点了点头,说道,“我前几天去村南头割猪草,看到小林知青在王寡妇家院子里帮她修篱笆,两人有说有笑的,看起来挺亲密的。”
“还有这事儿?”张惠妹追问道,“他们俩平时有来往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以前也没怎么来往,就是最近这半个月,才开始走得近的。”张婶接过话茬,说道,“我还听说,小林知青经常给王寡妇家送东西,有时候是几个馒头,有时候是一把青菜,还有一次,我看到他给王寡妇的儿子买了个拨浪鼓。”
“这可就有点不正常了啊!”张惠妹皱起了眉头,“王寡妇是个寡妇,小林知青是个未婚的小伙子,两人走这么近,难免会让人说闲话。”
“可不是嘛!”李婶说道,“村里已经有人在背后议论了,说王寡妇想改嫁,看上小林知青了;还有人说小林知青是同情王寡妇,才帮她的。不过不管是哪种,两人走这么近,总归是不太好。”
张惠妹心里一动,这不又是一个现成的瓜吗?而且里面还牵扯到寡妇和知青,在那个年代,这可是非常敏感的话题,绝对是大瓜!说不定还能获得丰厚的系统奖励。
【叮!触发系统任务:深入了解王寡妇与林卫东知青的关系,查明流言背后的真相。任务奖励:细粮(白面)五斤、肥皂三块。】
冰冷的机械音在张惠妹脑海里响起,让她更加兴奋了。细粮五斤!肥皂三块!这可是好东西啊!在60年代,细粮(白面)比粗粮金贵多了,平时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肥皂也是紧缺物资,洗衣服、洗手都能用,比用皂角方便多了。
“张婶、李婶,你们还知道别的吗?比如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小林知青为什么要帮王寡妇?”张惠妹追问道,想获取更多的信息。
“具体怎么认识的,我也不太清楚。”张婶说道,“不过我听王寡妇的邻居说,上个月王寡妇的儿子生病了,发烧烧得厉害,王寡妇急得没办法,正好小林知青路过,就帮忙把孩子送到了村卫生室,还垫付了医药费。从那以后,两人就开始有来往了。”
“原来是这样!”张惠妹点了点头,“那小林知青还真是个热心肠。不过,就算是这样,两人走这么近,也难免会让人误会。”
“谁说不是呢!”李婶说道,“村里的长舌妇们已经开始编排闲话了,说什么难听话的都有。昨天我还听到村西头的刘婆子在背后骂王寡妇,说她不守妇道,想勾引知青。”
“这刘婆子也太过分了!”张惠妹皱起了眉头,“王寡妇本来就不容易,丈夫早逝,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小林知青帮她一把,也是应该的,怎么能这么污蔑她呢?”
“刘婆子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最喜欢搬弄是非了,村里谁的闲话她都爱说。”张婶说道,“不过话说回来,王寡妇和小林知青确实应该注意点分寸,毕竟人言可畏啊!”
张惠妹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吃完午饭,她一定要去村南头看看,打探一下王寡妇和小林知青的情况,不仅是为了吃瓜完成系统任务,也是真心想帮王寡妇澄清一下,不能让她被人白白污蔑。
吃完饭,陈大力去地里上工了,张惠妹嘱咐三个孩子在家乖乖玩,然后就独自一人往村南头走去。
村南头的住户比较少,大多是土坯房,王寡妇家就在村南头的最里面,一个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种着几棵青菜,篱笆有些破旧,显然是很久没修了。
张惠妹走到王寡妇家附近,就看到小林知青正在院子里帮王寡妇劈柴,王寡妇则在一旁给孩子喂饭,两人偶尔会说几句话,看起来很正常,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张惠妹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在附近的一棵大树下躲了起来,想听听他们说什么。
“林知青,真是太谢谢你了,又来帮我劈柴。”王寡妇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激。
“没事,王大姐,我反正也没事,帮你做点活不算什么。”林卫东的声音温和,“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
“谢谢你,林知青。”王寡妇的声音有些哽咽,“自从孩子他爹走了以后,就没人帮过我了,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大姐,别客气,我们都是街坊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林卫东说道,“对了,小宝的病怎么样了?好点了吗?”
“好多了,谢谢你上次送我们去卫生室,还垫付了医药费。”王寡妇说道,“等我凑够了钱,一定还给你。”
“不用急,王大姐,钱什么时候还都一样。”林卫东说道,“小宝还小,以后要好好照顾他,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
张惠妹听着两人的对话,心里明白了。原来小林知青只是出于好心,帮助王寡妇,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那些流言蜚语,都是村民们瞎编乱造的。
不过,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会不会还有别的隐情?张惠妹决定再深入打探一下。
她从大树下走出来,故意咳嗽了一声。王寡妇和林卫东听到声音,转过头来,看到是张惠妹,都愣了一下。
“惠妹姐,你怎么来了?”王寡妇有些惊讶地说道。
“我路过这里,看到林知青在帮你劈柴,就过来看看。”张惠妹笑着说道,走进院子里,“林知青,真是谢谢你啊,帮王大姐这么多忙。”
“不客气,应该的。”林卫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停下了手里的活。
“王大姐,你家小宝的病好了吗?”张惠妹看向王寡妇怀里的孩子,问道。
“好多了,谢谢惠妹姐关心。”王寡妇点了点头,怀里的小宝也对着张惠妹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
“那就好。”张惠妹说道,“对了,王大姐,我最近听村里有些人在背后议论你和林知青,说你们俩走得太近了,还有些不好听的话。”
王寡妇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眼里泛起了泪光:“惠妹姐,我和林知青真的没什么,他只是好心帮我……”
“我知道,我相信你。”张惠妹连忙说道,“但是村里的人不知道啊,他们就爱瞎编乱造,你可得注意点,别让那些闲话影响了你的名声。”
林卫东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那些人怎么能这么污蔑人呢?我只是想帮王大姐一把,没有别的意思。”
“我知道你是好心,林知青。”张惠妹说道,“但是在村里,人言可畏啊!你一个未婚的小伙子,王大姐是个寡妇,你们俩走得太近,难免会让人说闲话。我觉得,以后你们还是注意点分寸比较好,免得被人误会。”
王寡妇点了点头,眼泪掉了下来:“我知道了,惠妹姐,谢谢你提醒我。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实在是太难了,林知青帮了我很多,我真的很感激他。”
“我理解你的难处,王大姐。”张惠妹说道,“但是名声也很重要,你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我会尽力帮你的。”
林卫东也说道:“王大姐,以后我会注意分寸的,不会再给你添麻烦了。不过,你要是真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还是可以跟我说。”
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村西头的刘婆子就走了进来,看到院子里的张惠妹、王寡妇和林卫东,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
“哎哟,这不是王寡妇和林知青吗?还有惠妹,你也在这儿啊!”刘婆子阴阳怪气地说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传出去可不太好听啊!”
“刘婆子,你胡说什么呢!”王寡妇气得浑身发抖,“我和林知青只是普通的街坊邻居,他只是来帮我劈柴的!”
“帮你劈柴?”刘婆子撇了撇嘴,“我看不止吧?我都听说了,林知青经常来你家,还给你送东西,你们俩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王寡妇,你可真不害臊,丈夫刚死没多久,就勾引知青,真是丢死人了!”
“你胡说!我没有!”王寡妇急得哭了起来。
林卫东也气得脸色通红:“刘婆子,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和王大姐是清白的,你这样污蔑人是不对的!”
“我污蔑你们?”刘婆子冷笑一声,“全村人都在议论你们,难道大家都在污蔑你们?王寡妇,我劝你还是收敛一点,别给咱们黄土坡村丢脸!”
张惠妹看着刘婆子那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心里很是生气。刘婆子平时就爱搬弄是非,最喜欢说别人的闲话,今天竟然还跑到这里来污蔑王寡妇和林知青,真是太过分了!
“刘婆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张惠妹站了出来,挡在王寡妇和林卫东面前,“我刚才都听到了,林知青只是好心帮王大姐劈柴,照顾生病的孩子,他们俩是清白的,你凭什么污蔑他们?”
“惠妹,这事儿跟你没关系,你别多管闲事!”刘婆子说道。
“这怎么跟我没关系?”张惠妹说道,“王大姐是我的街坊邻居,林知青是来咱们村下乡的知青,我不能看着他们被你白白污蔑!你要是再在这里胡说八道,我就去找村支书,让村支书评评理!”
刘婆子最怕的就是村支书,听到张惠妹这么说,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嘴硬地说道:“找村支书就找村支书,我怕你不成?全村人都知道他们俩关系不正常,村支书也会向着我!”
“你别以为大家都跟你一样爱说闲话!”张惠妹说道,“刚才我在村里已经打听了,很多人都知道林知青是好心帮王大姐,只有你在这里瞎编乱造!你要是再不走,我可就真的去找村支书了!”
刘婆子见张惠妹态度坚决,而且村里确实有不少人知道林知青帮王寡妇的事,心里有些发虚,不敢再停留,狠狠地瞪了王寡妇和林卫东一眼,说道:“哼,我看你们能得意多久!”然后转身就走了。
看着刘婆子的背影,王寡妇感激地对张惠妹说道:“惠妹姐,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用谢,应该的。”张惠妹说道,“刘婆子那人就是这样,爱搬弄是非,你别往心里去。以后要是再有人说闲话,你就跟他们解释清楚,实在不行,就找村支书帮忙。”
林卫东也说道:“惠妹姐,谢谢你刚才帮我们解围。”
“不客气。”张惠妹笑了笑,“对了,林知青,你怎么会想到帮王大姐呢?”
林卫东叹了口气,说道:“我老家也有一个像王大姐这样的邻居,丈夫早逝,一个人带着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我看到王大姐,就想起了她,所以就想帮她一把。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闲话。”
“我知道你是好心。”张惠妹说道,“但是在村里,确实需要注意点分寸。以后你要是想帮王大姐,可以找几个村民一起,这样就不会有人说闲话了。”
林卫东点了点头:“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的。”
张惠妹又和王寡妇、林卫东聊了一会儿,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原来,林卫东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都是工人,他下乡的时候带了不少东西,平时也经常接济一些有困难的村民。这次帮王寡妇,确实是出于好心,没有任何别的想法。而王寡妇也只是感激林卫东的帮助,并没有想改嫁的意思。
【叮!宿主已查明王寡妇与林卫东知青关系的真相,获取完整八卦信息,任务完成!奖励:细粮(白面)五斤、肥皂三块,已存入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提取。】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张惠妹心里一阵欢喜。细粮和肥皂到手了!有了这五斤白面,以后可以给孩子们做白面馒头、面条吃了,肥皂也可以用来洗衣服、洗手,比用皂角方便多了。
告别了王寡妇和林卫东,张惠妹往家走去。一路上,她心里暗暗想道,这次的瓜虽然有点让人揪心,但好在真相是好的,还获得了这么好的奖励,也算是值得了。
回到家,三个孩子还在院子里玩。张惠妹把他们叫到身边,从系统空间里提取出肥皂,给每个孩子一块,说道:“这是肥皂,以后洗手、洗衣服就用它,比皂角好用多了。”
孩子们拿着五颜六色的肥皂,好奇地闻了闻,问道:“娘,这肥皂是哪来的?好香啊!”
“是你爹托人从镇上买的,专门给你们洗手用的。”张惠妹笑着说道,“以后要勤洗手,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知道了,娘!”三个孩子高兴地答应着,拿着肥皂跑到院子里的水盆边,开始洗手。
张惠妹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走进屋里,把细粮(白面)从系统空间里提取出来,放进柜子里锁好。看着柜子里满满的粮食和物资,她心里充满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吃瓜系统,她相信,家里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就在这时,陈大力突然从外面跑了回来,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惠妹,惠妹,好消息!镇上供销社来了一批紧俏物资,有棉布、棉花,还有一些日用品,咱们快去看看吧!”
“真的?”张惠妹眼睛一亮,来了精神。棉布和棉花可是好东西,冬天快到了,正好可以给孩子们做棉衣、棉裤,而且供销社的紧俏物资,平时很难买到,去晚了就没了。
“真的!我也是刚从地里回来,听村东头的张三爷说的,他刚从镇上回来,亲眼看到的!”陈大力说道,“咱们赶紧收拾一下,带上钱和布票,去镇上看看吧,晚了就抢不到了!”
“好!”张惠妹立刻答应下来,“你先去叫孩子们,我去拿钱包和布票。”
很快,一家人就收拾好了。张惠妹带上了家里仅有的几十块钱和几张布票,陈大力背着陈招娣,陈建国和陈建军跟在后面,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往镇上走去。
从黄土坡村到镇上,有十几里路,都是土路,走起来不太好走。但一想到有紧俏物资可以买,一家人都充满了干劲,走路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镇上。镇上比村里热闹多了,街道两旁有不少店铺,有供销社、饭馆、理发店、铁匠铺等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供销社就在镇中心,是一栋两层的砖瓦房,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来买紧俏物资的村民。
“好多人啊!”陈建国惊讶地说道。
“是啊,看来这紧俏物资确实很抢手。”张惠妹说道,“咱们快排队吧,不然就没了。”
一家人赶紧排到队伍后面,耐心地等待着。排队的时候,张惠妹听到前面的村民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关于供销社主任的八卦。
“你们听说了吗?供销社的李主任,最近好像有点不对劲。”一个中年妇女压低声音说道。
“怎么不对劲?”另一个妇女问道。
“我听我娘家嫂子说,李主任最近经常和一个年轻女人来往,两人走得挺近的,好像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中年妇女说道。
“真的?”另一个妇女惊讶地说道,“李主任不是有老婆孩子吗?他怎么敢这么做?”
“谁说不是呢!”中年妇女说道,“听说他老婆已经知道了,和他大吵了一架,还回了娘家。不过李主任好像一点都不在乎,还是和那个年轻女人来往。”
“这李主任也太胆大包天了!”另一个妇女说道,“他可是供销社主任,要是被人举报了,工作都保不住!”
张惠妹心里一动,这不又是一个大瓜吗?供销社主任婚内出轨,这在那个年代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绝对是大新闻!而且这里面肯定还有不少隐情,要是能了解到完整的八卦信息,说不定能获得丰厚的系统奖励。
【叮!触发系统任务:查明供销社李主任与年轻女人的关系,获取完整八卦信息。任务奖励:棉布两匹、棉花五斤、现金五十元。】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让张惠妹更加兴奋了。棉布两匹、棉花五斤、现金五十元!这奖励也太丰厚了吧!有了这些,不仅能给孩子们做棉衣、棉裤,还能改善家里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张惠妹决定,一定要查明这个八卦的真相。她趁着排队的间隙,和前面的中年妇女聊了起来。
“大姐,你刚才说的供销社李主任,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能不能详细说说?”张惠妹笑着问道。
中年妇女看了张惠妹一眼,见她也是来买东西的村民,就说道:“其实我也知道得不太多,都是听我娘家嫂子说的。我娘家嫂子在供销社旁边的饭馆当服务员,经常看到李主任和一个年轻女人一起吃饭、逛街,两人举止亲密,不像是普通朋友。”
“那个年轻女人是谁啊?是镇上的人吗?”张惠妹追问道。
“好像是外村的,具体是哪个村的,我也不清楚。”中年妇女说道,“听说那个女人长得挺漂亮的,身材也很好,李主任对她很大方,经常给她买东西,供销社有什么紧俏物资,都会先留给她。”
“还有这事儿?”张惠妹说道,“那李主任的老婆是怎么知道的?”
“是我娘家嫂子告诉她的。”中年妇女说道,“我娘家嫂子觉得李主任做得太过分了,就把这事告诉了他老婆。他老婆一开始还不信,后来亲自去看了,才发现是真的,当场就和李主任大吵了一架,然后就回了娘家。”
“那李主任后来有没有去找他老婆?”张惠妹问道。
“没有,听说他不仅没去找,还把那个年轻女人接到了他的宿舍里住,简直是无法无天了!”中年妇女气愤地说道。
张惠妹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供销社李主任婚内出轨,和一个外村的年轻女人来往密切,还把女人接到宿舍里住,他老婆知道后和他大吵一架,回了娘家。不过,这里面还有很多疑问,比如那个年轻女人到底是谁?她和李主任是怎么认识的?李主任为什么这么大胆?
为了获取更完整的八卦信息,张惠妹决定等买完东西后,去供销社旁边的饭馆问问那个中年妇女的娘家嫂子,看看能不能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终于轮到张惠妹一家人了。供销社里的紧俏物资果然很丰富,有各种颜色的棉布、雪白的棉花,还有肥皂、牙刷、毛巾等日用品。
张惠妹先挑了两匹蓝色的棉布和三斤棉花,给孩子们做棉衣、棉裤足够了。然后又买了几把牙刷、几条毛巾和几块肥皂,都是家里需要的东西。
陈大力付了钱和布票,帮着张惠妹把东西拎起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走出了供销社。
“惠妹,咱们现在回家吗?”陈大力问道。
“不着急,”张惠妹说道,“我听说供销社旁边的饭馆做的面条挺好吃的,咱们去吃碗面条再回家吧,孩子们也饿了。”
其实,张惠妹是想去饭馆找那个中年妇女的娘家嫂子,打探更多关于李主任的八卦信息。
陈大力也没多想,点了点头:“好,听你的。”
一家人走进饭馆,找了个桌子坐下。饭馆里人不多,只有几桌客人。张惠妹四处打量了一下,看到一个穿着蓝色工装、围着围裙的中年妇女正在忙碌着,应该就是那个中年妇女的娘家嫂子。
张惠妹点了四碗面条,然后对陈大力说:“你带着孩子们在这里等着,我去趟厕所。”
说完,她就起身走到后厨门口,对那个中年妇女说道:“嫂子,麻烦问一下,厕所怎么走?”
中年妇女指了指外面:“出门左转,往前走几步就到了。”
“谢谢嫂子。”张惠妹笑着说道,“对了,嫂子,我刚才听人说,供销社的李主任最近出了点事,是真的吗?”
中年妇女愣了一下,看了看张惠妹,小声说道:“你也听说了?”
“是啊,刚才在供销社排队的时候听人说的,说他和一个年轻女人来往密切,他老婆都回娘家了。”张惠妹说道,“我就是好奇,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年妇女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就压低声音说道:“这事是真的。那个年轻女人是邻村的,叫张兰,长得挺漂亮的,是个寡妇。她和李主任是在一次镇上的集会上认识的,李主任见她长得漂亮,就主动追求她,还给她买了很多东西。”
“原来是这样!”张惠妹说道,“那李主任的老婆是怎么处理的?就这么算了吗?”
“怎么可能算了!”中年妇女说道,“他老婆回娘家后,就把这事告诉了她的娘家兄弟,她娘家兄弟咽不下这口气,就带着几个人来镇上找李主任算账,把李主任打了一顿,还闹到了供销社,让供销社领导给个说法。”
“还有这事儿?”张惠妹惊讶地说道,“那供销社领导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中年妇女说道,“李主任是供销社的老员工,平时和领导关系也不错,领导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李主任给她老婆道歉,把那个女人送走,这事就过去了。可李主任不仅不道歉,还说他和他老婆早就没感情了,要和她离婚,娶张兰。”
“这李主任也太过分了!”张惠妹皱起了眉头,“那他老婆同意离婚吗?”
“肯定不同意啊!”中年妇女说道,“他老婆跟着他吃了不少苦,现在他发达了,就想抛弃她,娶年轻漂亮的,换谁也不同意啊!现在两人还在僵持着,他老婆一直在娘家住着,不肯回来,李主任也不管不顾,还是和张兰在一起。”
张惠妹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供销社李主任和邻村的寡妇张兰在集会上认识,李主任被张兰的美貌吸引,主动追求她,两人发展成不正当关系,李主任还把张兰接到宿舍里住。李主任的老婆知道后,和他大吵一架,回了娘家,并让娘家兄弟教训了李主任一顿,闹到了供销社。供销社领导想调解,但李主任执意要和老婆离婚,娶张兰,双方僵持不下。
这绝对是一条完整的八卦信息,而且真相也已经查明了。
【叮!宿主已查明供销社李主任与年轻女人的关系,获取完整八卦信息,任务完成!奖励:棉布两匹、棉花五斤、现金五十元,已存入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提取。】
系统的提示音准时响起,张惠妹心里一阵狂喜!丰厚的奖励到手了!棉布、棉花、现金,都是家里急需的东西,有了这些,这个冬天就不用愁了!
“谢谢嫂子,我知道了。”张惠妹笑着对中年妇女说道,然后转身走出了饭馆,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桌子旁,面条已经端上来了。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撒着葱花和少量的酱油,闻着就香。三个孩子饿坏了,拿起筷子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张惠妹也拿起筷子,吃着面条,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提取奖励。现金五十元,可不是小数目,在那个年代,五十元能买不少东西呢!棉布和棉花也得好好收起来,等回家后再慢慢用。
吃完面条,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去。一路上,张惠妹的心情都特别好,不仅买到了紧俏物资,还吃了一个大瓜,获得了丰厚的奖励,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回到家,孩子们都累坏了,倒在炕上就睡着了。张惠妹把买的东西收拾好,然后走进屋里,关上房门,在心里默念:“系统,提取奖励。”
【叮!奖励已提取,请宿主查收。】
话音刚落,张惠妹就看到炕上出现了两匹棉布(一匹红色,一匹绿色)、五斤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叠崭新的现金(五十元)。看着这些东西,张惠妹的心里乐开了花。
她把棉布和棉花放进柜子里,把现金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有了这些东西,她可以给孩子们做漂亮的棉衣、棉裤,还可以买些肉和粮食,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她走到院子里,看到陈大力正在劈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张惠妹走过去,从后面抱住了他的腰。
“大力,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张惠妹轻声说道。
陈大力转过身,看着张惠妹,憨厚地笑了笑:“是啊,有你在,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张惠妹看着陈大力憨厚的脸庞,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有了吃瓜系统,有了陈大力的支持,有了孩子们的陪伴,她的生活一定会像这秋天的果实一样,越来越丰硕。
而此刻的她还不知道,镇上的瓜还没完,供销社李主任的事情还会有新的发展,而且村里也即将迎来新的八卦,她的吃瓜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是村里的瓜,还是镇上的瓜,她都要一一吃个够,不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为了让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给黄土坡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张惠妹站在院子里,望着远方的田野,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的嘴角,带着一丝甜甜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一家人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