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辰翊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放回小床,盖好被子,这才看向明显松了一口气、却依旧有些怔忡的妻子。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空话,只是走过去,拿起床头柜上的温水递给她,然后极其自然地将手放在她后腰上,代替了她刚才自己捶打的位置,不轻不重地揉按着。
“流程你都清楚,”他开口,声音平稳如常,仿佛刚才那场兵荒马乱从未发生,“数据记录也都在。妈虽然回去了,但该怎么做,我们很清楚。”
他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语气是陈述事实般的笃定:“我们能处理好。”
陆云瑶看着他沉静的黑眸,那里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怀疑,只有一种经历过风浪的沉稳和对她、对他们这个家的绝对信心。他掌心的温热透过薄薄的衣衫渗入皮肤,也仿佛一点点驱散了她心底那点不安和慌乱。
是啊,妈妈走了,但辰翊还在。他不是那个只会站在产房外干着急的丈夫了。他会冲奶粉、会换尿布、会拍嗝、会处理胀气、能半夜独自抱孩子去医院、能一眼判断出肠绞痛并用有效的办法缓解……他甚至比她更早地做好了独自迎战的全部准备。
她深吸一口气,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温水润泽了有些干涩的喉咙,也让她纷乱的心绪沉淀下来。她看向小床上再度安睡的孩子,又看向身边如山般可靠的丈夫,轻轻点了点头:“嗯。”
阳光彻底驱散了晨雾,明亮地洒满整个房间,将空气中的微尘照得粒粒分明,也将晾在院子里的那一排排尿布照得洁白耀眼。
生活的琐碎和挑战依旧在那里,但那份因依赖离去而产生的惶惑,却在他的沉稳和实际行动中,悄然消散了。
家的接力棒,在这一刻,完成了无声而稳妥的交接。
孟淑兰离开后的日子,像是一首原本由三重奏默契演绎的乐曲,突然抽走了一个声部,起初难免有些磕绊和走调,但很快,剩下的两个声部便在磨合中找到了新的平衡与和谐。
秋意更深,早晚的风带上了明显的凉意。院子里的乌桕树红得越发绚烂。
清晨,不再有孟淑兰轻手轻脚早起熬粥的背影,取而代之的是顾辰翊更早醒来的生物钟。他依旧像执行军事任务一样精准:起床、悄声洗漱、捅开炉火、烧水、准备早餐和一天所需的奶粉量、检查“战备挎包”里的物资是否充足。然后,他会在孩子们醒来前的片刻宁静里,就着窗外渐亮的天光,翻阅他那本越来越厚的“育儿作战日志”,复盘前一日的情况,规划当天的“勤务”。
陆云瑶也努力调整着自己。她强迫自己多吃多喝,为了奶水,也为了尽快恢复体力。她开始尝试着独自给予乐换尿布,虽然动作远不如母亲和丈夫利落,常常手忙脚乱,弄得自己和孩子都是一身汗,但她咬着牙坚持。每当她快要被挫败感淹没时,总能看到顾辰翊无声递过来的温毛巾,或是他沉稳地接手剩下工作的身影。
他没有说“我来”,而是用行动告诉她:“你可以尝试,但没关系,有我在。”
这天下午,陆云瑶尝试着同时给两个孩子喂奶。她侧躺着,让予安吃一边,又笨拙地想把予乐也揽过来。可双胞胎的同步性再次显现,予安吃得急,呛了一下,大哭起来;予乐被哥哥的哭声吓到,也撇开嘴开始哭;陆云瑶急着安抚这个,又顾不了那个,宫缩的疼痛和被啃咬的刺痛一同袭来,瞬间汗湿了鬓角。
“辰翊!”她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依赖和焦急。
几乎在她声音落下的瞬间,顾辰翊就从厨房快步走了进来,手上还沾着洗奶瓶的水渍。他没有丝毫慌乱,迅速扫了一眼情况,立刻上前,先是将呛到的予安小心地抱起来,让他趴在自己肩上,轻轻拍背直到他咳出一点奶液止住哭;然后,他极其自然地从陆云瑶怀里接过还在委屈哼哼的予乐,动作熟练地检查了她的尿布,确认只是需要安抚,便抱着她在屋里轻轻踱步,低沉的哼声自带安抚效果。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过一两分钟,两个哭闹的小家伙就都安静了下来。
陆云瑶瘫软在床头,看着丈夫宽厚的背影,心里又是惭愧又是感激。
“我……我还是太笨了……”她声音有些低落。
顾辰翊抱着睡着的予乐转过身,将她放回小床,然后走到床边,拿起温水递给她,语气平淡却肯定:“不笨。只是需要时间和练习。双线程操作本就难度更高,需要优化流程。”
他甚至用上了军事术语,但眼神里没有丝毫责备,只有一如既往的沉稳。“下次可以先喂一个,我负责另一个。或者,都用奶瓶,效率更高,你也能休息。”
他的冷静和分析,像一盆温水,瞬间浇灭了陆云瑶心头的焦躁和自我怀疑。她喝口水,长长吁了口气,点了点头。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乱、摸索和相互扶持中平稳流淌。顾辰翊的“作战日志”上,记录的内容也越来越生活化:
【尝试双人同步喂奶,失败。结论:需采用交替或并行分流策略。】
【瑶瑶独立更换尿布成功率提升至70%,耗时平均减少2分钟。】
【予安偏好较高水温奶瓶,予乐反之。需标记区分。】
【新增采购清单:婴儿润肤油(防湿疹)、口水巾(x10)。】
他甚至开始研究天气,在日志上标注:【明日气温降3c,需增加宝宝夜间盖被厚度,瑶瑶起身需添衣。】
陆云瑶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已经能包揽大部分白天的喂养和护理工作。她发现,自己开始能分辨出予安哪种哭声是饿了,哪种是困了;予乐皱眉哼哼时,多半是尿了。这种细微的感知和成功的应对,带给她巨大的成就感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