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高迎祥被锁链加身、押送京师,河南境内的民变烽火看似暂时熄灭。然而,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涌动的是更为深重、盘根错节的危机根源,远未消除。

真正盘踞在这片中原沃土之上,吸食民脂民膏、动摇国本的,是那延续了数十甚至数百年的四大巨室——曹、褚、苗、范。这些家族早已非寻常门第,他们通过错综复杂的姻亲纽带、同门之谊、宗族关联与师徒脉络,编织成一张遮天蔽日的庞大关系网,其触角深植于河南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府衙。税赋、刑名、吏治,乃至军屯,几无不被其渗透把控。

更为棘手的是,这些家族赖以维持其权势、横行乡里的爪牙与倚仗,便是以左良玉为首的那一批骄兵悍将。这些军阀拥兵自重,往往与地方豪强沉瀣一气,借剿贼之名行割据之实,朝廷纲纪在其眼中几同虚设。

而在这张巨网之上,还笼罩着一层令人投鼠忌器的阴影——那便是深得神宗皇帝溺爱、就藩于此的福王。福王府不仅坐拥惊人的庄田岁禄,其庞大规模的仪卫、与地方势力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俨然成为地方势力对抗中央权威最坚固的屏障。

民变的火种,源于土地兼并下的民不聊生,源于苛政重赋下的绝望喘息。只要这蠹害国家的三重毒瘤——宗室之奢、豪强之贪、军头之暴——不被彻底铲除,河南乃至天下的祸乱之源,便永难断绝。一时的军事胜利,不过是扬汤止沸;唯有刮骨疗毒,彻底重整河南的秩序,方能求得长治久安。

随着军事上的初步胜利,河南局势暂稳,朱由检深知“破易立难”,立刻部署地方善后与重建,一套精心构划的人事布局迅速颁布:

孙传庭凭功,晋兵部右侍郎,领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全省军务,赐尚方剑,享先斩后奏之权,成为镇守中原、威慑四方的军事支柱。其麾下精锐不仅是平乱铁拳,更是推行新政的坚实后盾。

原河南巡抚范景文被擢升为河南总理大臣,总揽民政、财政及司法大权,专注于清丈田亩、安抚流民、恢复生产、革新吏治,旨在从根源上铲除滋生叛乱的土壤。

将娴熟边务、精通火器与城防的能臣孙元化,从陕西三边巡抚任上调赴河南,接任河南巡抚。其职责在于协助范景文稳定地方,并重点整饬军备,构建稳固的地方防御体系。

李岩保留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之衔,兼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以其洞察民情、善于沟通之能,深入地方,监督政策执行,确保朝廷恩泽能真正惠及百姓,同时监察地方官员,肃清贪腐。

李红正式晋升参将,兼任河南指挥佥事,全权负责军屯事务。其任务不仅是督率士卒垦荒自给,以减轻朝廷粮饷压力,更需以军屯为基点,逐步收回被豪强侵占的国有土地,重塑地方经济与军事秩序。

朱由检提起朱笔,行云流水般批阅着奏章,嘴角不自觉泛起一丝得意。回想当初连官员品级都要偷偷查阅的窘迫,如今这般挥洒自如着实令人欣慰。

然而历史的经验总是在提醒:每当这位崇祯皇帝志得意满之时,往往就是麻烦找上门之际。

此番祸端,竟源于他闲来无事默写改编的话本。那册夹杂着现代叙事、极力渲染李红“飒爽英姿五尺枪”的故事,使女将军李红的事迹家喻户晓。

这一火,便点燃了意想不到的烽烟。

那些本就出身将门帅府、自幼耳濡目染兵事、却困于闺阁之间的千金们,亲眼见到“当代花木兰”的活例,得知并非只有土司之女才能驰骋沙场,深埋心中的火种瞬间燎原!

坏事了。

督师孙承宗那位年方十八、弓马娴熟的孙女孙芸,湖南道州守备沈至绪文武双全的二十岁女儿沈云英,以及孙传庭麾下千户毕严那位曾随父剿贼、胆识过人的十八岁女儿毕着——这三位将门虎女,竟不约而同地通过通政司递来了正式奏疏!

三本奏疏,连同按满红指印的“请愿书”,赫然摆在了朱由检的龙案上。他瞪着那几份字迹或娟秀或刚劲、却同样言辞恳切又理直气壮的折子,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些女娃娃都疯了不成?”

她们为何能直接上书皇上?只因大明祖制本就允许百姓上书言事,只是以往的皇帝大多置之不理。而这位穿越而来的崇祯帝却不同,他要求通政司所有奏本必须呈阅,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朱由检急忙召来内阁诸臣——成基命、李标、钱龙锡、杨嗣昌、毛羽健。然而这几位重臣个个垂首屏息,目光凝滞,俨然一副“陛下圣心独断,臣等不敢妄议”的模样。那无声的沉默分明在说:这烂摊子是陛下自己惹出来的,自然该由陛下自己收拾。臣等还要处置军国要务,若陛下无其他吩咐,容臣等告退。

朱由检只得硬着头皮,将那三位将门之女召至京师。他特意命兵部依照武举规程设下重重考验,指望这些娇生惯养的千金会在严苛的武试面前知难而退。不料数日后,当他看到呈报上来的考评结果时,顿时瞠目结舌。

皇帝左手无力地撑着前额,右手颤抖地捏着三份考评文书,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那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

弓马骑射,甲等。兵法策论,甲等。营阵演练,甲等。

朱由检望着那三个刺眼的“甲等”评语,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他召来兵部尚书王洽,将三份考评单推到他面前。

“和仲啊,”朱由检揉着发痛的太阳穴,“你是不是太过体恤朕意了?”

王洽一如既往地微微歪着头,神色坦然:“陛下,臣一向恪守本分。这次考核皆是按规程……”

“当真没有放水?”朱由检打断他,手指重重地点在那三个“全甲等”上。

“臣未曾通融半分。”王洽答得斩钉截铁。

“果真?”

“果真。”

朱由检无计可施。李红的例子就在眼前,他总不能直接在奏疏上批个“不准”。更让他纳闷的是,这些女娃娃的长辈居然没有一个上书劝阻的?难道他们都如此开明?他也不敢写信询问孙承宗,万一老督师回一句“全凭陛下圣裁”,那他更是骑虎难下。

“罢了,罢了。”朱由检长叹一声,对王洽说道:“全部授千户衔,调到孙传庭麾下效力。”

既然要头痛,那就不能只他一人头痛。你孙伯雅也得跟着一起分担才是。这才叫君臣一体,荣辱与共。

孙传庭会头痛吗?他才不头痛呢。

收到京中调令时,这位总督大人只是挑了挑眉,便不慌不忙地提起朱笔,在公文上潇洒一挥——竟将三位新科女千户连同毕严本人,一并调拨至李红麾下听用。

于是,河南卫所的演武场上便出现了这样一幕:新任指挥佥事李红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地接受四位千户的拜见。而在这四人中,赫然有一位面色铁青的老将——正是毕严。

毕千户看着身旁与自己同阶同品的女儿,只见那小丫头片子嘴角止不住地上扬,眉眼间尽是藏不住的得意。老将军当即把脸一沉,重重咳了一声。

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纵然官职平起平坐,为父终究是为父。你这丫头自己掂量着办。

李红强忍笑意,正色发令

“毕着听令!”

“末将在!”年轻的毕千户昂首挺胸出列。

“命你率所部兵马,即日前往郑州整训新军!”

“得令!”

老毕严站在一旁,眼角微微抽动,却见女儿转身朝他俏皮地眨眨眼,压低声音道:“爹,女儿这就先去整军了。晚些回营再向您请教兵法~”

毕严那张绷紧的老脸终于绷不住了,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了弯,却又赶紧板起面孔,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嗯。”

至于那沈云英更是了不得——她老爹沈至绪在军伍中拼杀大半辈子,流血流汗才挣得个道州守备的官职。可自家这闺女倒好,不过短短数日便已是千户之身,眼瞅着就要与自己平起平坐了。

沈至绪捧着兵部发来的公文,只觉得手中轻飘飘的纸张重似千斤。他忍不住捻着胡须喃喃自语:“照这个升迁速度,怕是再过些时日,老夫见了自家闺女都得先行军礼,恭恭敬敬唤一声‘沈千户’了?”

这日家书中,沈老将军的笔迹明显凌乱了几分

“云英我儿见字如晤:闻吾儿授千户之职,为父甚慰。然军中非比闺阁,务须谦谨自持,勿骄勿躁…另,若他日战场相逢,为父若依制需向汝行礼,还望我儿速速侧身避让,给为父留几分颜面…”

沈云英在读到这家书时,忍不住噗嗤一笑,提笔回信道:“父亲大人放心,女儿纵有千般造化,也永远是父亲的女儿。他日若真在军中相遇,自是女儿向父亲行礼问安——毕竟,家礼大于军礼嘛!”

不过她笔锋一转,又添上一句:“当然,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父亲非要依制向女儿行个军礼…女儿也是不敢推辞的。”

远在湖南的沈至绪收到回信,看着女儿那带着几分俏皮的语气,又是好笑又是好气,最终却也只能摇头叹道:“这丫头…真是反了天了!”

你问孙承宗是何态度?这位老督师如今领兵部尚书衔,手握尚方宝剑,总督蓟镇、大同、宣府三镇军务,总理山西全境,是名副其实的正二品封疆大吏。在他看来,自家孙女那点成就,还远未到需要他认真对待的程度。

这一日,老督师在宣府镇阅兵时,恰逢京中故旧来访,席间不免谈及此事。那位旧友笑着打趣道:“稚绳公,听闻令孙女如今已是天子亲授的千户,将来怕是要青出于蓝啊!”

孙承宗闻言,只是不紧不慢地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面上却故作淡然道:“小丫头片子,不过是陛下恩典,给她个历练的机会罢了。真要说到统兵打仗…”老督师端起茶盏轻呷一口,语气忽然转为铿锵:“待她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镇守一方,再谈什么超不超越不迟!”

话虽如此,当夜老帅在写给孙芸的家书中,笔锋却柔和了许多:“芸儿知悉:闻尔授职千户,甚好。然需知兵者国之大事,非儿戏也。倘有疑难,可随时来信。祖父虽在边关,指点一二的工夫还是有的。”

朱由检自以为将三位女千户塞给孙传庭后便能高枕无忧,岂料他亲手打开的这道口子,竟成了席卷天下的洪流

随着孙芸、沈云英、毕着三人授官任职的消息传开,整个大明的巾帼豪情仿佛一夜之间被点燃。通政司的驿马一日忙过一日,送往紫禁城的文书堆积如山——

有秦良玉旧部之女联名血书请缨,愿重组白杆女兵;有南京魏国公府旁支的庶女率百名家丁自请戍边的;更有一位山西豪商之妻,竟在文书中直言愿捐银二十万两,只为换一个率家丁勤王的名分。

朱由检望着龙案上越堆越高的请愿书、保荐状、甚至还有几位县主、郡君亲笔所书的从军申请表,只觉得眼前发黑。最离谱的当数一份来自山东的文书——某致仕参政的夫人竟详细罗列了自家筹建的娘子军编制:骑兵一队、火铳手三队、甚至还配了两位通晓医术的姑子随行!

“疯了,疯了,真是都疯了!”

朱由检揉着发痛的太阳穴,对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喃喃自语。他只觉得这些女子一时热血上头,却不知自己无意间撬动了怎样沉重的闸门。

他哪里知道,百余年来,朱子理学如无形枷锁,将多少女子的才情与抱负禁锢于深闺之中。她们日复一日对着绣架针线,将青春的躁动埋藏在贞静娴淑的仪态之下——直到一个活生生的女将军真的跃马横枪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线曙光,照亮了无数被压抑的人生。

VIP小说推荐阅读: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完美世界之武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漫威之DNF分解大师沉默的战神长生界魏武侯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锦衣黑明堪破三千世相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明末,弃子翻云覆雨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奋斗在新明朝星宿典藏录:幽冥契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大乾杀猪匠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嘻哈史诗看古今阿斗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大明望族那年那景那些人启明1644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以捕快之名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