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县令帮我把孩子找回来。”
“不用谢我,是她自己机灵逃出来了,找回他的也不是我,是我儿子。”
宋瑶微微俯下身子,弯眉朝谢洵笑着,“多谢你救了我女儿。”
谢洵脸色微红,“不,不用客气。”
听完谢劭讲完整件事情的经过,宋瑶都不由有点后怕,若是阿篱没有逃出来,她没有找谢劭帮忙,或许孩子已经不在太仓县了,那她估计这辈子都找不回阿篱了。
阿篱扯着她衣服,软乎乎问,“那个小哥哥,找到了吗?”
太仓县的监牢里,男孩伸手抓住了从窗户缝里撒下的阳光,干燥皲裂的手上沾了不少带血的泥灰。
他大概会死在这里吧!
也好,至少死在这,他能有个全尸。
男孩没有自己的名字,自他记事起,他就在不断被卖的路上。
记忆中在他待过最久的地方,曾认识过一个女孩,她也是被拐卖过来的,但她长得很白,很可爱,笑的时候脸上会有两个酒窝,眼睛也是大大的。
人牙子不仅没有打过她,每天都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给她吃饭。
那个女孩总是会从她的食物里分一点出来给他,她说等有人买下她,她就求着那个买家连他一起买下,到时候他们还待在一起。
他们可以努力干活,到时候攒了钱赎身,就不会再被卖了。
以后他们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好好活着。
但,她没有以后了。
那个女孩的尸体是他亲手埋的。
他清楚地记着那双怎么都闭不上的眼睛,还有那残破而冰冷的身体,是如何被一抔又一抔的黄土掩埋。
所以,当阿篱喊他哥哥的时候,他心软了。
他不想再亲手埋葬一次她。
他不后悔这么做,他只后悔当初没能早点这么做。
铁链碰撞声响起,似乎是门被打开的声音,男孩一动不动,整个人蜷缩着,沉默着,像块冰冷的石头。
“那个黑子,有人来接你回去。”
黑子是狱卒给他取的名字,每个犯人入狱都需要登记名字,而他没有名字,狱卒便给他随意取了一个。
他木然抬头,跟着狱卒走出了牢房的大门,刺眼的阳光让他忍不住眯了眯眼睛,等他看清楚来人的时候,一时间竟呆愣在了那里。
“小哥哥,我找到你啦!”
阿篱蹦蹦跳跳走到他跟前,拿掉他身上沾着的草屑,洋洋得意道,“我是不是很厉害,我找到我娘,也找到你了。”
宋瑶看着眼前伤痕累累的孩子,声音放缓,“事情我都知道了,谢谢你救了我家阿篱,有件事需要征求你的意见。”
“因为你才八岁,还是此案的受害者,所以之前的事情官府并不予追究。”
“我打算收养你,将你户籍并在我名下,你愿意吗?”
男孩如今没有户籍,属于是黑户,本来应当会归于奴籍,或者被直接遣返原地,但因为连王婆都不知道他家在哪里,又因他年纪尚幼,只要有人愿意收养他,那就可以归于良籍。
“我……”男孩声音沙哑,“我愿意。”
因为男孩没有名字,黑子这两个字自然不能当做他的名字,在替他办理户籍的时候,宋瑶询问他想给自己取一个什么名字。
男孩想不出来,“宋姨你可以给我取一个吗?”
“就叫大山怎么样?希望你以后长得高高壮壮,像小山一样。”
“那为什么不叫小山呢?”阿篱无辜地眨着大眼睛,发出灵魂拷问。
“……”
男孩嘴角带上浅浅的笑,“那就叫大山。”
拿到那张小纸片的时候,男孩,不,现在应该叫宋大山,小心翼翼地摩挲着,这就是他的户籍吗?
宋大山,他有名字了。
宋瑶雇了一辆牛车带着他们回家。
阿篱精神充足,昨天晚上在谢家休息了一晚,早上还有精神和谢灵玩闹。
可宋瑶不一样。
她这两日真的身心俱疲,事情都处理妥当后,躺在牛车上摇摇晃晃的便睡了过去。
阿篱坐在牛车上,还想拉着娘亲一块玩,可看见娘亲正闭着眼睛在睡觉,又乖乖坐在旁边没再打扰她。
娘亲在睡觉,但是大山哥哥没有睡。
“大山哥哥,你还疼不疼呀!”
阿篱戳着大山身上的布条,布条上都染了血,一看就很疼的样子,但是每次她问,大山都说他不疼。
可是阿篱就觉得他疼。
大山被阿篱问的有点无奈,只能承认他其实是疼的。
阿篱凑过去给他吹了吹,翻出自己衣兜里的好吃的给他。
“你多吃一点,就不会那么疼了。”
大山手里拿着半块碎点心,看着阿篱天真可爱的小脸,感觉这一切仿佛就像是做梦一样。
他昨日还差点被王婆他们打死,现在却坐上了牛车,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身上的伤也全都处理好,甚至还有了个自己的名字,还有了家人。
“点心不好吃吗?大山哥哥为什么要哭?”
阿篱伸出手,擦掉他脸上的泪,满脸疑惑。
大山小声道,“谢谢你,阿篱。”
“不用客气,我这里还有很多好吃的。”阿篱以为他这是还想吃,说着又拿出几块碎成不成样子的点心。
不知不觉间终于回到了桃花村。
阿篱失踪的事情村里人都知道,没几人能相信宋瑶能把孩子找回来。
丢了的孩子无外乎被野兽吃掉,或者被人给拐卖了,哪里还有找回来的机会。
当牛车缓缓驶过村口,被几位妇人看见的时候,她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好家伙,人真被找回来了!
李大夫和曾婆婆早早就在宋瑶家中等着了,看到牛车上的阿篱时,着急上前,声音哽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阿篱被太师母紧紧抱着,感受她的身体在颤抖,小手轻轻拍着太师母的肩膀,“太师母不怕!不怕!”
一旁的李大夫也在暗自垂泪,若是这孩子真的丢了,他估计这辈子都没办法原谅自己。
好在上天庇佑,孩子总算是找回来了。
宋瑶付给拉牛车的人十个铜板,周围的人越聚越多,她招呼着他们进去再说,大山则紧紧跟在她旁边,怯怯地看着周围的人。
众人这才注意到宋瑶还带回了另一个陌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