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章马家庄春耕谣言破局,陈宇获村民送新插秧苗;3月5日的清晨,皋平公安局的铜铃刚响,马家庄的桂英就攥着空稻种袋跑进来——袋里的稻种撒在土里三天,连个芽都没冒。
(清晨六点·马家庄地头——绿芽与黄瓜)
田埂的秧苗冒着绿芽,水珠“滴答”落在水里,李婶拉着陈宇的手,笑出褶子:“陈局长,您看!三天就冒芽了,比去年的稻种还壮实!”
狗蛋光着脚站在田里,举着刚插的秧苗:“叔叔!俺插的苗都活了!秋天准能收满仓,到时候给您送新米!”
老栓拎着竹篮跑过来,往陈宇手里塞黄瓜,黄瓜上的刺还扎手:“刚摘的,脆得很!您帮俺们破谣言、发稻种,这点心意您得收下!”
陈宇咬了口黄瓜,脆生生的甜:“都是应该的——老栓,村里的稻种都够吗?不够俺再让粮站送!”
“够!够!”老栓笑着摆手,突然压低声音,“就是桂英家的稻种不对劲,撒下去三天没冒芽,她正往您那报信呢!”
陈宇心里“咯噔”一下,摸出怀表:“刘勇,跟俺去石家庄种子站!赵刚,你留在村里,盯着别让特务再搞鬼!”
(上午七点·石家庄种子站——霉味与合格证)
种子站的仓库堆着麻袋,霉味混着稻谷味飘,站长王掌柜蹲在地上,手抖着掏账本:“陈局长,这批稻种是从‘北平农科所’进的,有合格证,您看!”
他递过张纸,上面印着“北平农科所良种合格证”,钢印红彤彤的,却透着怪——边缘有个小缺口,像被什么东西磕过。
陈宇的指尖触到钢印,突然顿住——闪显触发(第一次闪显,轻微头晕)!
2月28日的夜里,特务在破庙里用罐头盖刻钢印,刀尖“叮叮”刮着铁皮,刻完往纸上盖:“就用这罐头盖,边缘留个缺口,没人会注意!”
画面碎时,陈宇扶着麻袋,额头冒冷汗:“王掌柜,这钢印是假的!是用罐头盖刻的,边缘的缺口和你这合格证一模一样!”
“假的?”王掌柜的脸“唰”地白了,眼泪掉在账本上,“俺…俺花了三百块大洋,那‘北平农科所的人’说便宜,俺就买了…俺不该贪小便宜啊!”
刘勇突然喊:“陈局长!您看这稻种!”
他拆开麻袋,稻种“哗啦啦”倒在地上——都是陈年旧种,颗粒干瘪,还混着杂草籽,风一吹,草籽“沙沙”飘。
(上午七点半·种子站办公室——调查与逃犯)
林悦抱着档案夹跑进来,耳尖泛红,声音带气音:“陈宇!查了北平农科所的档案,根本没有‘卖稻种的人’!是特务伪装的,已经逃往天津了!”
她递过特务的画像,上面的人左脸有颗痣,和之前“乌鸦组”的联络员老K长得像:“王秀兰刚截获密电,说这特务逃天津前,给‘乌鸦组’发了信,说‘天津有大货,3月15日运石家庄’!”
“大货?”陈宇攥紧密电,指节泛白,“肯定是军火!3月15号运过来,想在石家庄搞破坏!”
小李蹲在地上,手里拿着纸笔,“沙沙”画表格:“陈局长,俺统计了受害村,马家庄、李家庄共5个村,需要新稻种800斤——粮站说新稻种在正定,俺这就去协调,保证今天送到!”
他突然站起来,举着表格:“俺还列了安抚方案,每个受害户补2斤新稻种,再派农技员去地里指导,肯定能让村民按时春耕!”
陈宇拍着他的肩,笑着说:“好样的!这次就交给你,别让村民失望!”
小李的脸涨得通红,攥着表格往外跑:“放心!俺肯定办好!”
(上午八点·张老汉家——符水与朱砂)
“陈局长!俺老伴没了!”张老汉攥着空符纸,冲进种子站,裤脚沾泥,声音发颤,“就是那破庙的神婆,给俺老伴喝了符水,喝完就抽风,没半个时辰就不行了!”
陈宇立刻带着林悦往张老汉家跑,土坯房里,张老汉的老伴躺在床上,脸色发青,床头柜上放着碗剩的符水,泛着红。
林悦蘸了点符水,放在鼻尖闻了闻,突然皱眉:“是朱砂!过量朱砂会中毒,这符水肯定掺了不少!”
赵刚带着战士们押着神婆进来,神婆的尖帽歪了,桃木剑“哐当”掉在地上:“俺…俺不是故意的!是一贯道的人让俺这么干的,说‘符水加朱砂,能骗更多人入道’,俺不该听他们的啊!”
“一贯道?”林悦突然攥紧拳头,“这是会道门,肯定还藏着特务!得在全市开展会道门登记,把他们都揪出来!”
(上午九点·石家庄登记点——道长与闹事)
登记点设在原日军宪兵队平房,算盘“噼啪”响,村民们排着队,手里拿着会道门的登记册。
“姓名,道号,入道时间,都填清楚!”小赵坐在桌后,笔尖顿在“道号”栏,抬头笑说,“您是一贯道的?入道多久了?”
突然,一个穿道袍的人冲进来,手里举着拂尘,吼道:“俺是‘清风道长’!一贯道是正道,凭啥登记?你们这是欺负老百姓!”
他煽动排队的村民:“乡亲们,别登记!登记了就会被抓壮丁,还会被拉去修路!”
几个村民被说动,往后退:“是啊,别登记了,万一被抓了咋办?”
陈宇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张纸:“乡亲们,这是一贯道骗钱害命的证据!张老汉的老伴喝了他们的符水,丢了性命;神婆骗了张老汉五块大洋,这些都是他们干的好事!”
他把证据递给村民,声音洪亮:“登记不是抓你们,是帮你们辨好坏,不让会道门再骗钱害命!愿意登记的,俺们还发春耕手册,教你们种好地!”
村民们立刻围过来,“哗哗”翻登记册:“俺登记!俺不要会道门,俺要种好地!”
“清风道长”见势不妙,转身就跑——刘勇突然冲过去,铁链“哗啦”缠上他的胳膊,“咔嗒”锁上手铐:“想跑?没门!”
(上午十点·种子站仓库——新稻种与承诺)
小李带着粮站的马车回来,新稻种“哗哗”倒进竹筐,金灿灿的,透着香。
“桂英婶!这是给您的新稻种,20斤,够您家三亩地!”小李递过稻种袋,笑着说,“农技员跟俺一起来的,等会儿就去您家地里,教您怎么种!”
桂英捧着稻种,眼泪“吧嗒”掉,却笑着说:“谢谢小李同志,谢谢陈局长!俺这就去种地,秋天收了稻,第一个给你们送新米!”
村民们扛着新稻种往地里走,锄头“叮叮”敲着地,笑声“哗哗”响——种子站的霉味散了,新稻种的香,混着秧苗的绿,飘满了石家庄的天空。
(中午十二点·皋平公安局——密电与天津)
王秀兰跑进来,手里举着密电,声音发颤:“陈局长!截获逃往天津的特务发的密电,说‘天津有大货,3月15日运到石家庄,让乌鸦组的人接应’!”
陈宇攥紧密电,指节泛白:“大货肯定是军火!3月15号,还有十天——刘勇,你准备一下,跟俺去天津,揪出特务的军火窝,不能让他们把军火运到石家庄!”
林悦站在旁边,递过张纸条:“这是北平农科所的最新情报,伪装卖稻种的特务,在天津劝业场有个联络点,叫‘福记杂货铺’!”
陈宇摸出怀表,护心镜和半块玉佩在表盖里叠着,暖得发烫:“好!3月10号去天津,先端了联络点,再查军火的下落——石家庄的春耕不能乱,天津的军火也不能让他们运过来!”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落在密电上,“3月15日”的字样,像道警钟——种子站的假稻种破了,可天津的军火危机,还在等着他们,3月10号的天津劝业场,注定是一场硬仗。
【互动投票】
特务从天津运到石家庄的“大货”(军火),最可能藏在什么里运输?
A. 粮车(伪装成送粮,混过检查)
b. 棺材(伪装成送葬,没人敢查)
c. 纺车零件箱(石家庄有纺车厂,便于掩护)
【军事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公安协调春耕物资时的“便民装备”——边区造便携算盘(1948年春耕特供版) ,是小李统计受害村、调配稻种的“核心工具”:
- 基本参数:框体用枣木制成(轻便耐磨),算珠为牛角材质(不易变形),全长25厘米,宽12厘米,重200克,算盘底部刻“春耕便民”四字,是石家庄修械所专为粮站、公安设计;
- 性能特点:算珠间距缩小,适合单手快速拨算(小李统计时可边记边算);框体边缘包铁皮,防摔防磕碰(下乡跑村路时不易坏);算珠涂红漆,数字清晰,老年人也能看清;
- 实战用途:小李统计5个受害村的稻种需求时,用该算盘10分钟就算清“共需800斤稻种,粮站需调3车”,比笔算快3倍;协调物资时,算盘“噼啪”响能安抚村民情绪,让大家觉得“公安办事靠谱、算得清楚”,是“肃特+便民”的隐性装备。
下章天津缉凶预告:天津的军火线索(1948.3.10,天津劝业场),3月10号清晨,陈宇带着刘勇、赵刚伪装成商人,潜入天津劝业场“福记杂货铺”——刚进门,就见特务在打包军火,木箱上印着“纺车零件”。
陈宇刚要动手,杂货铺老板突然摸出枪,喊着“天津的弟兄们,抄家伙!”原来铺子里藏着10多个特务,都是“乌鸦组”的残余!更惊险的是,林悦从北平发来密电:“3月15号的军火是迫击炮,要炸石家庄的粮站。
”陈宇既要在天津抓特务、缴军火,又要赶在3月15号前回石家庄布防——劝业场的人群里,特务的眼线正盯着他们,天津的街头,枪声一触即发。
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在天津的老巷里,端掉特务联络点,截获迫击炮,粉碎“乌鸦组”的军火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