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贞观十一年的深秋,梧桐叶被寒风卷着,簌簌落在太极宫的朱红宫墙上。十四岁的武曌,身着绣着浅粉海棠的襦裙,在母亲杨氏含泪的目光中,踏入了这座象征着大唐权力巅峰的宫殿。彼时,她还不叫“曌”,世人只知她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因容貌秀丽、举止端庄,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太极宫的掖庭宫偏殿,是武媚初入宫时的居所。这里没有正宫的金碧辉煌,只有廊下挂着的宫灯,在夜里投下昏黄的光影。作为五品才人,她的职责是侍奉太宗起居,整理文书、研墨铺纸,偶尔在宴会上献舞或弹奏琵琶。太宗李世民,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帝王,对这位新晋才人的态度,始终带着几分审视与疏离。他欣赏她的聪慧——一次,太宗得到一匹名为“狮子骢”的烈马,宫中无人能驯服,武媚却上前奏道:“臣妾只需三样东西,就能驯服此马:铁鞭、铁挝、匕首。不服,则用铁鞭抽打;再不服,用铁挝击其头;若仍不服,便用匕首断其喉。”这番话让太宗暗自心惊,既赞叹她的胆识,又觉得她过于狠厉,非女子该有的柔顺。

此后,武媚在太宗身边待了十二年,位份始终停留在才人,未曾得到晋升。这十二年里,她看清了宫廷的冰冷规则:权力是衡量一切的标尺,而女子若想在深宫立足,要么依靠帝王的宠爱,要么依靠自身的智谋。她没有沉溺于对帝王宠爱的幻想,而是利用整理文书的机会,默默学习太宗处理朝政的方式——如何批阅奏章、如何平衡朝臣意见、如何应对边疆部落的叛乱。她将太宗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的对话记在心里,将各地的赋税、灾情数据暗自梳理,如同海绵般汲取着政治智慧。

更重要的是,她注意到了太宗的第九子,晋王李治。彼时李治还是个温润怯懦的少年,因母亲长孙皇后早逝,常被太宗带在身边教导。武媚比李治大四岁,却总能在他面对太宗的严厉质问时,不动声色地递上一杯热茶,或是用几句温和的话缓解他的紧张。一次,李治不慎打翻了太宗案头的砚台,墨汁溅到了太宗心爱的《兰亭集序》摹本上,吓得浑身发抖。是武媚上前,一边用干净的绢布轻轻擦拭,一边从容地说:“晋王殿下是见陛下近日操劳,想为陛下研墨分忧,只是一时失手。这墨渍虽染了纸,却也像是给《兰亭集序》添了几分烟火气呢。”太宗本有怒气,听了这话,再看武媚有条不紊的模样,怒气渐消,只是叮嘱李治下次小心。经此一事,李治对武媚生出了依赖与好感,这份少年心事,成了武媚日后命运转折的伏笔。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李世民驾崩。按照大唐规制,没有生育子嗣的后宫嫔妃,需前往长安城外的感业寺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当剃度师的剃刀落下,青丝纷飞,武媚看着铜镜中光头的自己,没有哭。她知道,哭泣换不来转机,唯有等待。感业寺的生活清苦,每日诵经、劳作,粗茶淡饭,与宫中的日子天差地别。但武媚从未放弃,她每日除了完成寺中功课,还会在夜深人静时,借着月光默写当年记下的朝政见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朝堂的规则。

她的等待没有白费。永徽元年,唐高宗李治为祭奠太宗周年忌日,前往感业寺进香。当李治看到人群中身着灰色僧袍、却难掩清丽容颜的武媚时,少年时的情愫瞬间被唤醒。武媚一眼便认出了他,她没有像其他尼姑那样低头避让,而是抬起头,目光含泪,却又带着几分克制的期盼。四目相对的瞬间,李治的心被揪紧了。这次见面后,李治时常借着进香的名义,悄悄来感业寺与武媚相会。武媚深知,这是她离开感业寺的唯一机会,她在李治面前,既展现出柔弱需要保护的一面,又不失当年的聪慧与见地,时常能对李治朝堂上的烦心事,给出几句恰到好处的建议。

此时的后宫,正处于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争斗之中。王皇后出身名门望族,却无子,不得李治宠爱;萧淑妃年轻貌美,生下了皇子李素节,恃宠而骄,屡次挑衅王皇后。王皇后得知李治与武媚的私情后,竟生出了“借武媚打压萧淑妃”的念头。她主动向李治提议,将武媚接回宫中,李治正中下怀,立刻下诏,让武媚还俗,接入后宫,封为二品昭仪。武媚接到旨意的那天,站在感业寺的山门前,望着长安的方向,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她知道,重回宫廷,只是她人生的第一步,前方的路,布满了荆棘,却也充满了无限可能。

武媚重回宫廷时,已是永徽二年。此时的她,已不再是十二年前那个懵懂的才人,她带着感业寺数年的隐忍与谋划,一步步在后宫站稳脚跟。她深知王皇后的意图,却并不急于与萧淑妃争斗,而是先将姿态放低,对王皇后毕恭毕敬,每日早晚请安,从不逾矩;对宫中的太监、宫女,也常常施以小恩小惠,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与此同时,她凭借着成熟的风韵、过人的智谋,以及对李治心理的精准把握,迅速获得了李治的专宠。

李治曾对武媚感叹:“皇后端庄,却过于刻板;淑妃娇媚,却失之浅薄。唯有你,既能懂朕的心事,又能为朕分忧。”武媚听后,只是温柔地依偎在他怀中,轻声说:“陛下是真龙天子,臣妾只愿做陛下身边的一株小草,为陛下遮风挡雨,不敢有其他奢求。”这番话既满足了李治的虚荣心,又让他觉得武媚温顺无害。但暗地里,武媚早已开始布局。她利用李治对她的宠爱,不断搜集萧淑妃的“过错”——比如萧淑妃因不满李治宠爱武媚,私下抱怨,被武媚安插在她身边的宫女听到,汇报给李治;又比如萧淑妃为儿子李素节谋求更高的爵位,被武媚巧妙地透露给王皇后,借王皇后之口,在朝堂上引发非议。

很快,萧淑妃失宠,被李治贬为庶人,囚禁在冷宫之中。解决了萧淑妃,武媚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王皇后。但王皇后出身关陇贵族集团,背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的支持,想要扳倒她,绝非易事。武媚知道,必须找到一个足以让李治下定决心废后的理由。永徽五年,武媚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孩子成了她计划中的关键一步。

一日,王皇后前来探望武媚的女儿,因喜爱这个粉嫩的婴儿,便抱在怀里逗弄了一会儿。王皇后离开后,武媚看着熟睡的女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当李治前来探望时,武媚故作欢喜地掀开被子,却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喊——女儿早已没了气息。李治惊怒交加,询问左右,宫人都说只有王皇后来过。武媚跪在李治面前,泪如雨下,却只说:“皇后娘娘素来端庄,定是臣妾哪里做得不好,惹娘娘生气,才连累了女儿……”这番话看似在为皇后辩解,实则将所有嫌疑都指向了王皇后。李治本就对王皇后无子且过于依赖外戚不满,此事一出,他彻底动了废后的心思。

废后之事,在朝堂上引发了轩然大波。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王皇后出身名门,无大过,废后会动摇国本;而许敬宗、李义府等中层官员,因长期受到长孙无忌等人的压制,想要借此机会攀附武媚和李治,纷纷表示“废立皇后是陛下的家事,朝臣无需干涉”。双方争论不休,李治陷入了两难。此时,武媚亲自出面,暗中联络许敬宗等人,让他们在朝堂上不断施压,同时,她向李治进言,称长孙无忌等人“倚老卖老,轻视皇权”,若不打压,恐生后患。

为了争取手握兵权的李积(即徐茂公)的支持,李治特意单独召见他,询问他对废后的看法。李积深知帝王心思,回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这句话彻底坚定了李治的决心。永徽六年十月,李治下诏,废黜王皇后和萧淑妃,将她们囚禁在别院;十一月,册立武媚为皇后。当武媚身着皇后的祎衣,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拜时,她的目光扫过台下低头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眼神冰冷而坚定。她知道,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胜利,更是对旧贵族势力的第一次沉重打击。

成为皇后之后,武媚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深知,后宫的权力终究依附于帝王,唯有走向朝堂,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此时的李治,因身体孱弱,时常头晕目眩,无法长时间处理朝政。武媚便以“辅佐陛下”为名,开始参与政务。她极具政治天赋,处理起奏章来条理清晰,往往能抓住要害,提出精准的建议。李治对她愈发信任,甚至在朝堂上,允许她坐在珠帘之后,与自己一同听政。史书称此为“二圣临朝”,大唐的权力中心,悄然变成了帝后二人共同执掌。

武媚参与朝政后,首先着手打击的,便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她知道,这些元老重臣是她掌权路上最大的障碍。显庆四年,武媚指使许敬宗等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起初并不相信,但在许敬宗等人的不断构陷和武媚的旁敲侧击下,他最终下令,将长孙无忌削去官爵,流放黔州。不久后,长孙无忌在流放之地自缢身亡。褚遂良、韩瑗等支持长孙无忌的大臣,也相继被罢官、流放。至此,关陇贵族集团一蹶不振,武媚彻底清除了朝堂上的反对势力。

与此同时,武媚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她大力提拔那些出身寒门、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的官员,如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大唐的栋梁之臣。她还改革科举制度,首创“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又开设“武举”,选拔军事人才,为大唐的军队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举措,不仅巩固了她的权力,也为“开元盛世”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处理国家事务上,武媚展现出了不输男性帝王的魄力。她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劝农桑,薄赋役”的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使得大唐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人口也从贞观年间的三百万户,增长到永徽年间的三百八十万户。在边疆问题上,她派大将薛仁贵平定高句丽,收复辽东失地;又派遣军队击败西突厥,巩固了大唐在西域的统治。大唐的疆域,在她的治理下,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随着武媚的权力越来越大,她与李治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上元元年,李治想要让武媚“摄知国政”,遭到了宰相郝处俊等人的反对,此事只得作罢。但武媚并未放弃,她通过修订《姓氏录》,将武氏家族列为一等,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门第观念,提高了自己家族的地位;又将自己的儿子李弘立为太子,试图通过控制太子,进一步巩固权力。

上元二年,太子李弘因与武媚政见不合,被武媚毒杀(一说病逝,史界尚有争议)。随后,武媚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聪慧过人,多次公开反对武媚干预朝政,甚至编写了《后汉书注》,暗讽女主干政。调露二年,武媚以“谋反”为由,将李贤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后,李贤被逼自杀。接连失去两个儿子,李治心中虽有不满,却因身体虚弱,无力与武媚抗衡。弘道元年,李治驾崩,遗诏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媚为皇太后,“军国大事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此时的武媚,已是大唐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李显即位后,试图摆脱武媚的控制。他重用皇后韦氏的家族,破格提拔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还扬言“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这句话传到了武媚耳中,她勃然大怒。嗣圣元年二月,武媚在乾元殿召集百官,以“昏庸无能,重用外戚”为由,废黜李显,将他贬为庐陵王,流放房州。随后,她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但李旦只是个傀儡皇帝,被软禁在宫中,不得干预朝政,所有权力都掌握在武媚手中。武媚正式开始“临朝称制”,改元“光宅”,并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定为新的政治中心。

武媚的专权,引发了李唐宗室和旧臣的强烈不满。光宅元年九月,英国公徐敬业(李积之孙)在扬州起兵反叛,以“匡复庐陵王”为名,号召天下反对武媚。徐敬业迅速聚集了十万人马,还请着名文学家骆宾王撰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文中痛斥武媚“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这篇檄文文采飞扬,流传甚广,武媚看到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赞叹骆宾王的才华,说:“如此人才,却不为我所用,是宰相的过错啊!”

面对徐敬业的叛乱,武媚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她任命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往平叛,同时又派黑齿常之等将领率军策应。她还亲自制定作战计划,要求李孝逸“先断其粮道,再攻其主力”。不到两个月,徐敬业的叛军便因粮草断绝、内部不和而溃败,徐敬业被部下杀死,叛乱很快被平定。平叛之后,武媚加大了对李唐宗室的打压。她以“谋反”为名,先后诛杀了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等宗室子弟,几乎将李唐皇族斩尽杀绝。与此同时,她还在朝堂上安插亲信,重用酷吏,如周兴、来俊臣等人,让他们负责审讯“谋反”案件。这些酷吏手段残忍,发明了“定百脉”“喘不得”等多种酷刑,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朝中大臣人人自危,无人敢公开反对武媚。

武媚深知,仅靠高压政策无法长久维持统治,还需要赢得民心和舆论的支持。她派人四处搜集“祥瑞”,如“洛水出图”“凤凰集上阳宫”等,宣称这些都是上天预示她将执掌天下的征兆。她还命人编写《大云经疏》,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当为阎浮提主”,为自己称帝制造宗教依据。在民间,她大力推广佛教,修建了大量寺庙,抬高佛教的地位,使其超过道教,以此削弱李唐皇室(李唐尊道教始祖老子为祖先)的精神支柱。

垂拱四年,武媚拆除了洛阳的乾元殿,修建了宏伟的明堂,作为她祭祀天地、接受朝贺的场所。明堂高达二十九丈,气势恢宏,象征着她的权威。同年十二月,武媚加尊号为“圣母神皇”,迈出了称帝的关键一步。此时的她,已是65岁高龄,却依旧精力充沛,每日处理朝政,谋划着属于自己的王朝。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在武媚的授意下,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九百余人上表,请武媚称帝,改国号为周,赐皇帝李旦姓武。随后,文武百官、宗室子弟、四夷酋长、僧尼道士等数万人纷纷效仿,请求武媚登基。李旦也主动上表,请求禅位给母亲,并自请改姓武。武媚见时机成熟,便“顺应天意”,接受了众人的请求。

九月九日,武媚在洛阳则天门(后改名为应天门)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改元“天授”,自称“圣神皇帝”。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此时的她,已是67岁。登基当天,洛阳城张灯结彩,百姓沿街欢呼,百官跪拜称臣。武媚身着帝王的衮冕,站在则天门的城楼上,俯瞰着脚下的万千臣民,眼中闪烁着历经沧桑后的坚定与自豪。她终于打破了“女子不得称帝”的千年传统,站在了权力的最顶峰。

称帝后,武则天(此时她已改名为“武曌”,意为“日月当空”)开始着手治理这个全新的王朝。她深知,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政绩来证明,女子也能当好皇帝。

在政治上,武则天继续推行打击门阀、重用寒门的政策。她不仅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还鼓励百姓“自举”,即有才能的人可以主动向朝廷推荐自己,甚至允许官员和百姓直接向她上书言事。这一举措,让许多出身低微却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了重用,如狄仁杰、魏元忠、张柬之等,他们成为了武则天治理国家的得力助手。对于那些反对她的人,武则天依旧毫不手软,但与之前重用酷吏不同,她晚年逐渐意识到酷吏带来的弊端,先后处死了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缓和了朝中的紧张气氛。

在经济上,武则天延续了“劝农桑,薄赋役”的政策,还下令编撰《兆人本业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她重视水利建设,在全国各地兴修了大量的灌溉工程,如在神都洛阳附近修建的伊阙堰,灌溉农田数千顷;在扬州修建的雷塘,解决了当地的旱涝问题。这些举措,使得周朝的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粮食储备充足,百姓生活相对安定。据史书记载,到武则天统治后期,全国人口已增长到六百一十五万户,比贞观年间翻了一番。

在文化上,武则天大力推崇佛教,同时也不排斥道教和儒学,实行“三教并存”的政策。她下令在全国各州修建大云寺,供奉《大云经》,并派高僧宣讲经义,使佛教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她还重视文化教育,在洛阳设立国子监,扩大招生规模,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她的倡导下,当时的文化领域呈现出繁荣景象,诗歌、书法、绘画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初唐四杰”,为盛唐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在边疆治理上,武则天继续采取强硬政策,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她派大将王孝杰率军击败吐蕃,收复了被吐蕃占领的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重新确立了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又派薛怀义率军北击突厥,多次击败突厥的入侵,保障了北方边境的安全。此外,她还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管理,设立了安东都护府,管辖辽东地区,促进了当地的民族融合。

然而,武则天的统治也并非一帆风顺。晚年的她,逐渐沉迷于享乐,开始重用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张凭借武则天的宠爱,在朝中飞扬跋扈,干预朝政,甚至陷害大臣,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同时,武则天在立储问题上也陷入了两难:是立自己的儿子(姓李)为太子,还是立自己的侄子(姓武)为太子?

宰相狄仁杰向武则天进言:“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这句话点醒了武则天。她深知,自己虽然建立了周朝,但天下百姓心中依旧认同李唐王朝,若立侄子为太子,不仅难以服众,自己死后也无法享受宗庙祭祀。最终,武则天决定召回被流放的庐陵王李显,立他为太子,稳定了朝局。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移居长生殿休养,朝政大权尽落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手中。二张担心武则天死后,自己会遭到清算,便暗中联络党羽,企图发动政变,夺取皇位。此事被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得知,他们决定先发制人,拥立太子李显复位,恢复李唐王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等人率领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直奔长生殿,杀死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随后,他们跪在武则天的病床前,请求武则天“传位给太子李显,以顺天意民心”。此时的武则天,已经82岁高龄,病重体弱,无力反抗。她看着眼前熟悉的大臣,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太子李显,无奈地叹了口气,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正月二十三日,武则天颁布诏书,传位给太子李显,李显再次即位,是为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定都长安。二月,唐中宗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迁居上阳宫。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逝,享年82岁。临终前,她留下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立无字碑。”

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有人说,她是想让后人来评价自己的功过;也有人说,她认为自己的功绩太多,无法用文字来描述;还有人说,她晚年对自己重用酷吏、诛杀宗室感到愧疚,不愿留下碑文。无论原因如何,这座无字碑,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见证着这位传奇女皇的一生。

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从一个不起眼的五品才人,历经后宫争斗、朝堂博弈,最终打破性别枷锁,登上了帝王的宝座。她统治唐朝(武周)长达半个世纪,在她的治理下,国家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边疆稳固,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她的统治手段充满了争议——重用酷吏、诛杀政敌、甚至牺牲自己的亲人,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是一位极具政治智慧和魄力的统治者。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子不仅能撑起“半边天”,还能执掌一个庞大的王朝。正如她为自己创造的“曌”字一样,她的光芒,如同日月般,永远照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

乾陵的无字碑前,千百年来,无数人驻足沉思。有人赞扬她的雄才大略,有人批判她的狠辣无情,但无论如何,武则天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在男权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书写了一段属于女性的辉煌篇章,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颗永不磨灭的星辰。

VIP小说推荐阅读:武灵天下九龙归一诀无错版先婚后爱:少将的迷糊小老婆曦日永恒火影直播:开局剧场版鸣人之死全职玩家异界纵横在综漫世界过家家怕怕勿入传奇星虎力量惊惧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九叔,复制词条任婷婷哭着求嫁女主别哭,玩完就把男主们还你亦是长生仙逆这是轮回世界?我反手兑换炼魂幡金手指太硬核:东国带我开发诸天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我在漫威当魔王我是主母,也是孟婆不死剑神仵作医妃大理寺追凶逍遥行卧底中捡了一个假罪犯亲爱的母亲,终于找到你了九零,我那功成名就的爹找来了盗墓:白月光病秧子但技能点满身为神明实习生,我卷卷卷卷卷聚宝仙盆快穿之痛打小妾,当好正妻仙途恋影之携手在哈利波特学习魔法在暴戾权臣心尖上蹦跶天降一只小龙崽,整个王朝宠疯了穿越末世变身百亿宝妈囤货多哪吒之魔童重生斩神:烛照幽荧,养崽路漫漫丫鬟通房三年,病弱世子长命百岁了穿越综武之肆意江湖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我不会净化,但我种的植物可以啊热血高校之文武天下宠妾灭妻?我一针让渣王爷绝后从斩神开始的风暴诸天之旅港综,十三妹是我大佬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穿回七零绝色炮灰带崽随军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红温了战神的三世情劫
VIP小说搜藏榜:十日终焉异兽迷城港片:东星黑马,开局宣战洪兴港片:人在和联胜,坐馆不换届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从十二符咒到天罡三十六法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九叔的得意弟子港综:和联胜战神,开局邓伯横死制霸诸天:从港综开始从武侠到海贼,那就轰轰烈烈吧犬夜叉:我悟心,全剧第一嘲讽怪港片:开局带李丰田,做掉巴闭人在海贼克隆强者,五老星麻了九叔:我成了千鹤道长,威震道门影视游戏,带着外挂去冒险开宝箱攻略影视女主重生港片:黑虎崛起港片:卧底行动宗门风气不对劲?凭什么都怪我!海贼:百倍词条,金刚腰子什么鬼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人在霍格沃茨,复制词条成学霸!港综:开局选项,我黑吃黑三亿!盗墓:我长生不死,墓主都是小辈港综,十三妹是我大佬柯南:顶级魅魔,狂拆cp犬夜叉:开局天罡法,截胡戈薇!港综:跟着我乌鸦混,三天吃九顿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火影:从挖波风水门坟开始港诡从签到硬气功开始火影:开局真新人之人形宝可梦影综你不早说小姐姐还等着我呢都市影视:首选江莱拒绝柯南加入主线规则怪谈:谁选这小萝莉进怪谈的港综,我有一个CF商城柯南:我创造柯学超能女神港综:江湖后浪,开局踩东星洪兴综武:天机楼主,开局给黄蓉解毒在哈利波特学习魔法港综:抢我红棍,还怪我把事做绝一人:二手夏禾助我修行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海贼:从血焰开始燃烧世界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港片:龙卷风是我契爷?怎么输!港片:洪兴亲儿子?我赵日天不服
VIP小说最新小说:朝思暮想的小商姑娘神话供应链,混沌物流斩神:带着王者系统攻略全局祁同伟扶我一把,我送你入部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冷面王爷的穿越小医官快穿:龙傲天男主总在自我攻略墨中有白匠心代码医手遮天:毒妃倾世大秦:来了个真神仙噬血婆婆与地狱儿媳萌娃闯进暴君心斗罗:我的武魂是修罗召唤器我们只是平平无奇散修团兽语童颜:心声空间从练习生到巨星后,偶像倒追我了斗罗:爱神降临嫡女谋权:九王娇妻请指教恶雌娇娇超好孕,众兽夫争当奶爸娇妾禅房好孕,清冷佛子夜夜缠腰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星凡证道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瓦:与捷风的甜蜜生活小马宝莉:全点治疗的我无所畏惧废材被弃?我种菜治愈暴躁元帅!医仙娘子梦巡万界请叫我小仙女大小姐匪气十足,雄性们怎敢不服东京喰种:开局十二符咒首富百年得一女,大佬爹爹嘴笑歪剑来仙剑重生农女来种田秦时:职业导师生涯从挖墙脚开始郡主今天保住小命了么?天裁之镇妖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惊!豪门血包竟是玄门大佬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斯内普的双世亡妻总裁的猎物法则起尘记最婆婆上身,从此宫斗第一名修仙,不吃人怎么行?请叫我葫剑仙我在星际造四合院丹帝之魂重生后签到冷宫,校霸追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