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小浩家的“守护灵”事件,张少重心情大好。
这单生意轻松、安全,还传递了正能量,简直是理想型客户。
他琢磨着,以后得多接点这种“情感疏导”、“环境优化”类的单子,少碰那些听起来就瘆人的“凶宅”、“恶灵”。
直播事业也得跟上。
这天晚上,他拉着凌清雪和夜魅儿开起了“团队战略发展会议”。
“二位大佬,咱们直播间现在人气是稳住了,但不能总吃老本啊!”
张少重拿着小本本,一脸严肃,“得搞点新花样,保持新鲜感!”
夜魅儿一边涂着指甲油,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新花样?老娘我连麦怼人不就是新花样?观众可爱看了!”
“那是你的个人才艺展示!”张少重无奈,“咱们得有点团队项目。比如……户外直播怎么样?”
“户外?”凌清雪抬起头,似乎有点兴趣,“去往何处?”
“比如……公园?博物馆?或者……找个有特色的老街巷?”
张少重兴致勃勃地规划,“仙子你可以讲讲那些地方的建筑格局、历史底蕴,用你的视角解读。大姐你呢,就负责……呃,负责跟路人互动,发掘美食,制造节目效果!”
夜魅儿眼睛一亮:“这个可以!总算能出去放放风了!老是窝在家里,老娘都快发霉了!”
凌清雪也微微颔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身感受此界风土,确有必要。”
见两位大佬都没反对,张少重一拍大腿:“那就这么定了!我这两天就策划一下路线和内容!咱们也搞个‘仙魔都市奇谈’系列!”
就在张少重踌躇满志规划未来时,张少重的手机平台却收到了一个特殊的私信。
发信人,是那个Id名为 “清风明月” 的神秘粉丝。
之前几次直播,这位“清风明月”依旧时不时冒出一些内行话,引得粉丝们猜测纷纷。
凌清雪虽然按照“顺其自然”的原则没有主动联系,但显然也记住了这个人。
这次,“清风明月”发的不是弹幕,而是一段长长的私信:
“凌道友台鉴:” (一开头就用上了敬语和古风称谓) “冒昧打扰,还望海涵。连日观道友直播,言谈间于易理、养生、乃至气机感应之道,皆有独到见解,虽偶有用词与此世稍异,然内核精深,令在下受益匪浅,亦深感敬佩。”
“在下祖上亦传有些许浅薄修行法门,奈何此世灵气凋敝,诸多传承已沦为纸上谈兵,令人扼腕。观道友言行,似对‘此界’修行困境亦有感触。”
“近日,在下于市郊‘西山’偶得一物,其气息颇为奇特,非金非玉,触之微温,似蕴藏一丝极淡却精纯之……生机?在下才疏学浅,难以辨明。素闻道友见识广博,不知可否拨冗一观,共同参详?或可于西山脚下‘忘忧茶舍’一晤。”
凌清雪看完私信,沉吟良久,将手机递给了张少重和夜魅儿。
“卧槽!‘清风明月’终于憋不住要面基了?”
张少重一看内容就激动了,“还拿出了‘奇特之物’?会不会是什么天材地宝?法器碎片?”
夜魅儿也凑过来,眯着眼睛看完了信息,摸着下巴分析:“西山?忘忧茶舍?听起来倒是挺雅致,不像是什么龙潭虎穴。他这信写得也挺客气,不像那个赵明一肚子坏水。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是不是又一个下套的?”
凌清雪看向张少重:“汝意下如何?”
张少重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去见见也无妨。他选的地方是公共茶舍,应该不敢乱来。而且,他信里提到‘此世修行困境’,好像真的知道点什么。万一……他真是同道中人呢?哪怕不是,能交流一下也是好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咱们得做好准备。仙子,您和大姐都去,我陪着。到时候见机行事,如果感觉不对劲,咱们立马撤!”
凌清雪点了点头:“可。便依此计。”
于是,由凌清雪回复了“清风明月”,答应了邀约,时间定在了两天后的下午。
接下来的两天,张少重既期待又紧张。
他一边忙着策划户外直播,一边反复琢磨“清风明月”的来信,脑子里幻想了无数种可能——世外高人?
是同行?还是又一个高级骗子?
夜魅儿则是对那“奇特之物”更感兴趣,念叨着:“希望真是个宝贝,可别是什么破烂石头,浪费老娘感情。”
凌清雪倒是显得最平静,依旧每日看书、打理绿植,只是偶尔会望向窗外,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
终于,到了约定见面的日子。
张少重特意借了辆车,带着两位大佬,怀着忐忑又好奇的心情,前往市郊的西山。
这“清风明月”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手中的“奇特之物”又是什么?
前往西山的路上,车里的气氛有点微妙。
张少重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从后视镜里瞟坐在后座的凌清雪和夜魅儿。
凌清雪依旧是那副清冷出尘的模样,闭目养神,仿佛只是去郊游。
夜魅儿则兴奋地东张西望,对着窗外的景色评头论足:“这山看着不咋地啊,灵气比咱们那儿差远了!连个像样的妖兽都没有!”
张少重忍不住吐槽:“大姐,这年头有妖兽还得了?直接上新闻头条了!”
他心里其实有点打鼓,反复琢磨着“清风明月”的意图。
对方选在西山这种相对僻静但又不算荒凉的地方,还定了茶舍,分寸拿捏得挺好,既避免了闹市的喧嚣,又不会让人感觉太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