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联军海空突击接连受挫,战争进入残酷的消耗战阶段
地点: 中国沿海主要城市上空及周边防空阵地(以上海、广州、深圳为焦点)
前线战火纷飞,而后方的亿万国民,同样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联军在正面战场难以取得突破,开始将矛头指向中国的经济命脉与民心士气——他们企图通过攻击沿海核心城市,制造恐慌、瘫痪经济、动摇战争潜力。然而,他们面对的是中国几十年苦心经营、密布于重点城市上空的“钢铁苍穹”,一套由远程、中程、近程防空反导系统与战斗机巡逻队、民兵防空力量组成的立体化、多层次国土防空体系。
场景一:午夜惊雷——第一波次饱和攻击
午夜零点,上海外滩的灯火在战时管制下已不如往日璀璨,但城市轮廓依然清晰。突然,凄厉的空袭警报划破夜空,从东海方向,低空突防的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和AGm-158c(LRASm)隐身反舰导弹(部分改用于对地攻击),如同贴着海面飞行的死神,向浦东的金融区、洋山深水港等关键基础设施扑来。与此同时,从关岛起飞的b-1b轰炸机群在远处发射了更多巡航导弹。
“所有单位注意,‘天网’系统启动最高级别响应!目标数据接收!”位于地下深处的华东战区防空指挥部内,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
“红旗-9b营,锁定远距离目标批次!”
“S-400营,优先拦截中高空目标!”
“红旗-17A近程防空系统,负责填补低空盲区!”
“空军航空兵,歼-10c、歼-16战斗巡逻队,前出拦截敌轰炸机及可能伴随的敌机!”
命令通过光纤和量子通信网络,瞬间传达到各个防空阵地。郊区的密林中,红旗-9b的相控阵雷达天线飞速旋转,垂直发射单元盖板打开,一枚枚远程防空导弹拖着尾焰刺入夜空,在指挥系统的引导下,迎向百公里外的目标。
场景二:分层拦截——钢铁苍穹的死亡之舞
第一波拦截在距离海岸线数十公里的空域展开。红旗-9b和S-400系统发挥其远程优势,如同精准的狙击手,在预警机、地面雷达和自身先进导引头的协同下,将一枚枚昂贵的巡航导弹凌空打爆,夜空中绽放出短暂而致命的火球。
但仍有大量导弹凭借低空飞行和隐身特性突入近岸空域。此时,中程防空系统如红旗-16b开始发威。部署在市区周边丘陵地带的发射车,以极高的射速将导弹连续射向天空,形成密集的拦截弹幕。
最惊心动魄的战斗发生在城市楼宇上空。那些成功穿透前两层防御的漏网之鱼,进入了由红旗-17A机动防空系统、09式自行高炮和单兵防空导弹组成的最后一道防线。红旗-17A的雷达在楼宇间快速捕捉到低空目标,发射的导弹灵活地在建筑缝隙中穿行,精准击毁敌导弹。09式双35毫米高炮的怒吼声响彻街区,射出的炮弹在空中形成密集的弹雨,将来袭导弹撕成碎片。甚至还有民兵防空分队,在楼顶用前卫-2单兵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了一枚试图攻击发电厂的巡航导弹。
场景三:鹰击长空——战斗机的猎杀
与此同时,在远海空域,负责拦截敌方轰炸机和护航机群的我军战斗机部队也取得了战果。歼-16机群在空警-500的引导下,使用pL-15超远程空空导弹,在视距外对b-1b轰炸机发起了攻击。尽管有F-35试图干扰,但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使得我军成功击落两架b-1b,迫使其余敌机仓促发射导弹后撤退。执行护航任务的敌机也在我军战斗机的拦截下,无法靠近海岸线。
场景四:代价与坚韧
防空作战并非没有代价。一处S-400雷达站被敌方导弹的残骸击中受损;一名高炮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持续的警报和爆炸声也给市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在有效的组织下,市民们有序进入人防工程,城市的基本功能仍在运转。水电工人在抢修被冲击波损坏的线路,消防队员迅速扑灭因导弹残骸引发的小型火灾,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后方的坚韧,是对前方将士最大的支持。
结局:
这一夜,以及此后多个类似的夜晚,联军对沿海城市的每一次大规模空袭,都在这张“城市上空的盾牌”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超过百枚巡航导弹被成功拦截,重要目标无一被摧毁。这不仅有效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关键的经济设施,更极大地挫败了联军通过战略空袭逼和中国的企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土防空能力和全民一致的战争意志。这面盾牌,不仅守护着城市,更守护着这场卫国战争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