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
回到酒店,柏延辉在酒店内又见到一张纸条,以及一叠美元。
不用想都知道,纸条定然是老板所留。
纸条上的内容,是让他去尖沙咀买亦或是租一间商铺,以及一个仓库,准备做白芽米以及白玉蛋与鱼货等生意。
他心中虽然疑惑,老板是如何将白芽米以及白玉蛋送来港岛,但既然是老板所吩咐,却也没深究。
跟着老板干了近十年,他与老板已经形成一定默契。
“老板,你们这商铺卖吗?租的话多少钱?”
第二日一早,柏延辉来到尖沙咀,询问一些转租亦或是要出售的铺面。
花了整整一天,终于让他搞定,买了一间铺子以及仓库。
之后便是装修铺子,以及商铺。
期间,柏延辉在附近租了一套小居室,守着商铺以及仓库的装修。
因为要卖鱼,自然要简单装修一下,用来装鱼这些。
至于江少渊,确定买下的商铺以及仓库的位置,并拿到备用钥匙后,便回到内地羊城,前往大学报到。
“同学,这是你的宿舍。”
这时候,距离正式开学还有两天时间,不过已经有一些学生已经来到学校。
因为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次正式招生,这些老师对此颇为重视,那些老师很早便已到位,做好迎接新生的准备。
江少渊报到后,便跟着辅导老师来到宿舍。
现在的宿舍颇为简陋,不仅要住八个人,宿舍里面还没有单独的卫生间。
想要洗澡这些,也得去专门的澡堂,比之后世的大学,可以说简陋到极点。
“江同学,有什么事就跟老师说。”
“好,谢谢唐老师。”
提着行李来到宿舍安顿好,送走辅导员后,江少渊不由叹了口气。
说实话,这还是重活一世第一次住宿舍。
对他这种有洁癖的人来说,住宿舍还真的有些受不了。
当然,这个年代的人比之后世的大学生要勤劳得多,只要稍稍展露下实力,想来室友应该很乐意注意卫生。
只是,他偶尔会前往港岛……
“看来,前往港岛只能选在周末。”
“可惜,这个年代城里面住房紧张,加上不允许私人买卖房屋。想要搬出去住,根本不现实。”
其实他最好的选择是到外面租个房子,这样会方便许多。
但现在可不是后世,并不是说你想租房,就刚好能遇到有空置的。
哪像后世,不管在哪个城市,想租哪个地方,大概率都能找到可以出租的地方,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环境以及价格问题。
“算了,先忍耐过第一个学期,后面留意一下,能否在学校附近找到要出租的房子。”
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年的十二月,便会正式提出改开。
不过,最初这几年因为一些地方领导的保守,也会导致很多地方仍旧不会有什么变化。
最初这十年,有些地方是改革的急先锋,有些地方仍旧因故守旧。
即便是在上层决策上都有不同意见,会有所反复。
可以说,最初这十年机会不少,坑同样不少。
“起。”
收回思绪,关上房门,江少渊意念一动,精神力展开,整个宿舍内的灰尘全在精神力之下归拢在一起。
有精神力辅助,打扫卫生倒是方便。
幸好,他们宿舍暂时只有他一人,方才能肆无忌惮动用精神力。
收拾完卫生,用以精神力铺好床铺。
他选择的是靠窗户那边的上铺。
做完这些,时间已经不早,便径直出了宿舍前往食堂吃饭。
这时候的大学生都有生活补助,一个月有几十块钱。
不像后世,上大学不仅要缴学费,一个月还要出一千多到数千的生活费。
总体来说,这个年代上大学,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国家在供养你。
不过,这些钱对江少渊来说,他还真看不上。
不说这次来上大学的时候,他爸妈直接给了五百块,干爹王延丰那里,同样给了五百。
即便是两个姐姐,加在一起也给了他两百。
这一千二百块,就能抵得上一些工人几年的工资,足够他用上很长时间。
更不用说他原本赚的那些。
即便其中一百万拿去换了港币与美元,在须弥塔内仍有几十万Rmb。
“同学,看着挺年轻,你也是新生?”
“对。”
快到食堂,这里已经有不少学生,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见到江少渊,笑着问了一句。
“你是哪个专业的?”
“我是工商管理的,叫吴建兴,同学你呢?”
“我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江少渊。”
没想到两人还是同一个专业的,还真是有缘。
(ps:不清楚那时候有没有工商管理专业,不管了,先架空一个,就不要较真了。这时候的专业这些,查资料都不好查,最主要没多少权威有用的。)
“你们也是工商管理的?我也是,我叫邱洪军。”
听到两人交谈,另一个学生也凑了过来。
“是吗?同学,很荣幸认识你。”
“我也是。”
三人握了下手,当即打好饭,挤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边吃饭一边兴奋交谈起来。
“听你们的口音,都不是粤省本地的吧?”
“我是隔壁湘省的。”说话的是吴建兴。
邱洪军也说道:“我是浙省的。”
“江同学,你呢?”
“我?”
江少渊笑笑:“燕京的。”
“燕京?”
两人同时一惊,邱洪军忍不住问道:“你是燕京的,怎么选择到粤省来上大学?”
“对呀,你能被中山大学录取,就算上不了燕大与水木,在燕京找个学校也应该足够了吧?”
“对呀,老江,你考了多少分?”
“300多。”
他并未说具体分数,但只说一个三百多分,就让两人颇为惊异。
倒不是说觉得江少渊有多厉害,而是奇怪对方这个分数为什么不直接报燕京大学。
中山大学同样属于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并不低。
比如吴建兴与邱洪军两人,他们的分数虽不到三百,却也有两百八十多。
在这个年代,这个分数绝对算得上是高分。
“老江,你这分数足够上燕大了吧?”
说这话的时候,邱洪军心中满是惋惜,他本来是想在第一志愿填燕京大学的。
不过为了稳一手,加上粤省距离老家不算太远,这才报了中山大学。
即便是后世,一般大学录取都是先看第一志愿,之后才会从第二志愿补录。
要是两个志愿都填重点大学,如果考得不好,第三志愿被补录的机会只会更低。
所以,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的选择,都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