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饭菜吃不惯吧?”
一行人出了学校,跟着姚建邦一起,坐上前往餐厅的公交车。
在车上,辅导员笑着问了一句。
江少渊只尴尬一笑并未回答,姚建邦却是不客气的点了点头:“是啊,完全比不上家里做的。”
“最主要,荤菜的份量也太少了,就这还要肉票购买。”
倒是郑成梁说了句:“我觉得还好。”
姚建邦并未与郑成梁争辩,而是说起即将前往的餐厅:“我们待会要去的是羊城酒家,算是羊城的特色餐厅。”
“老大是燕京人,应该吃不惯粤菜的口味。”
“羊城酒家这里不一样,不仅菜品一绝,口味更是多种多样,相对来说老大更能接受。”
粤省这边的饮食大多都比较清淡,一般的外地人可能都不怎么习惯。
听姚建邦如此说,江少渊不免生出几分期待。
当然,在外面吃饭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超越家里。
倒不是说他家里那些人做饭的厨艺有多好这些,而是家里面使用的食材,大多数都是须弥塔种植,富含灵机。
不仅清甜可口,而且,食用那些菜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想到食材,江少渊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担忧。自己离开后,也不知道父母怎么样了。
没有自己提供的食材以及白玉蛋,在外面买的菜蔬,也不知道父母能否吃得惯。
“到了,就是这里。”
姚建邦带着众人下了公车,进入羊城酒家。
里面一看就知道新装修过,设施全都是新的,应是刚换不久。
一行人选了张桌子开始点菜。
“老大,你来?”
“文昌鸡、麒麟蒸桂鱼……”
姚建邦将菜单递给江少渊,江少渊拿起菜单点了几个招牌硬菜,又将菜单递给辅导员:
“唐老师,您看还差点什么?”
辅导员却是摆摆手:“差不多了,吃完再点吧。”
“我的饭量比较大,还是再点一些吧。”
说话间江少渊又将菜单递给姚建邦,示意他再点一些菜。
他这话倒是不假,从小到大他的胃口都不是普通人能比,不然也不会在十三岁的年纪长得如此高大。
姚建邦点了几个菜后,望向江少渊问道:“老大,要喝酒不?”
“你们还是学生,酒就不喝了。”
说话间,辅导员还似笑非笑看向江少渊,要是没记错的话,江少渊的出生年份是1965年,也就是说,他今年才满十三岁。
看姚建邦这小子一口一个老大叫着,要是知道后者年龄,他会不会自闭?
辅导员就心中这么一想,并没打算说出江少渊的年纪。
也因为知道江少渊年岁不大,方才阻止众人喝酒。
然而,姚建邦听到这话却是撇了撇嘴,碍于对方是辅导员,才没有说什么。
不过,他却是好死不死的问了一句:“老大,你今年多大了?”
辅导员捂脸,本还想帮着隐瞒一下,这下……
郑成梁、李国庆、许国强三人俱是转头望向江少渊,他们都能感受到江少渊的年轻,就是不知其具体年岁,对此都比较好奇。
不同于姚建邦与许国强,郑成梁与李国庆两人都参加过下乡,后来考上大学方才返城。
姚建邦与许国强两人,则是去年的高中毕业生。
他们本来也要下乡的,不过因为没选好下乡地点,加上有家里关系,准备拖到年后再报名下乡。
却是没想到,这一拖拖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之后姚建邦家里帮忙找到复习资料,还专门请人到他们家里补习,这才让两人考上大学。
“我是1965年生人。”
江少渊并没隐瞒,如实道出自己的出生年份。
“1965年,也就是十三……噗……”
姚建邦刚喝的一口茶水,被他直接喷了出来,随即满脸怪异望向江少渊。
“13岁?”
不仅是姚建邦,便是郑成梁、李国庆、许国强三人,亦是难以置信望向他。
许国强的感触最深,昨天他在江少渊手中,真是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现在对方说自己十三岁,说他打不过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让他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郑成梁想的却是另一点,江少渊所表现出来的行事风格这些,完全就不像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
迎上众人目光,江少渊笑着解释了一句:“我就是家里舍得给做好吃的,营养跟上后,发育得好一些而已。”
“怎么,有问题吗?”
“没问题,没问题。”
姚建邦回过神来,摇了摇头。
虽然难以置信,但他觉得对方没必要骗自己。
当然,这年代上户口审查并不严格,有的多上一两岁,有的少上一两岁都很正常。
在他看来,或许是江少渊家里,给他少上了几岁。
一旁的辅导员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刚生出这个想法,就被他否决。
江少渊是燕京户口,不要说燕京,就是其他大城市,相对来说户口管理都很严格。
要说农村可以谎报年龄,城里面却是根本不可能。
因为城市户口要面对口粮分配问题。
不上户口,就意味分配不到粮票、肉票这些。
故而,城里很少出现虚报年龄这种情况。
众人很快略过年龄这个话题,开始聊其他东西。
没想到,除了姚建邦、许国强,其他都不是本地人。
李国庆与辅导员虽是粤省人,但老家并不在羊城。
聊了各自的家庭情况,江少渊心中一动,出言问道:“唐老师,昨天我去外面问了附近租房子的相关问题。”
“说想在外面租房,必须得有学校开的证明。”
“学校允许我们自己在外面租房住吗?”
听到这话,姚建邦顿时来了精神,竖起耳朵,准备听听辅导员怎么说。
辅导员笑着摇了摇头,经过这两次接触,他也看出来江少渊的家庭条件不错,应该没吃过什么苦。
不过大学跟家里不一样,虽说管理不像部队那么严格,却还是有严格的要求。
“现在学校肯定不会同意你们住外面,不仅如此,你们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学校非常重视。”
“不仅对你们的作息有严格要求,而且,每日早晚都要列队跑操这些。”
“还要跑操?”
姚建邦面色一苦,明显对学校的这些安排不满。
但,不管他满不满意,学校的安排都不是他能反抗。
江少渊则是早有准备,倒是不怎么意外。至于其他人,对跑步跑操这些,则是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