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手机还在震动。
程疏言靠在沙发上,眼睛盯着屏幕。评论区已经翻了几十页,他没动地方,也没喝第二口咖啡。热度还在涨,但他的心跳已经稳了。
就在这时候,一条推送跳出来——“岑知韫转发了你的微博”。
他手指顿了一下,点进去。
她什么都没改,原封不动转了那篇长文,连标题都没加。但在下面贴了一张照片。
是三年前的事了。
那天他们第一次同台,她演女主角,他负责插曲演唱。后台灯光乱糟糟的,她刚下台,手里拎着两瓶水,把其中一瓶递给他。他伸手去接,笑得有点傻。照片拍得不算清楚,可那种氛围藏不住——两个人站得很近,不是刻意摆姿势,就是那种忙完一场、终于松口气的自然状态。
配文只有八个字:“艺术路上的良师益友。”
程疏言看着这行字,嘴角自己抬了起来。
不是因为高兴,是因为懂了。她没有躲,也没有多说,就用最简单的话,把这段关系摆到了阳光底下。不暧昧,也不冷淡,刚刚好。
弹幕一样的评论立刻炸开。
“啊啊啊这张照片我有原图!当时我在场边拍照!”
“你们看到没,她穿的是那条银色长裙,他还是伴唱身份,现在居然一起上热搜了。”
“什么叫双向奔赴?这才是顶流之间的尊重!”
超话瞬间爆了,“疏知cp”四个字冲上第一。有人做表情包,把那句“良师益友”p成武侠风印章,底下写一行小字:“此情不涉风月,只关星辰。”
可还没等大家刷完屏,另一波声音来了。
几个大号同步发帖:“公众人物搂肩拉手合适吗?”
“男艺人之间这么亲密,是不是太过了?”
“卖腐博关注,迟早带坏风气。”
这些话一出,底下立马有人跟风。语气一个比一个难听,说什么“抱那么紧还装清高”“明明可以保持距离,非要搞暧昧”。
程疏言认得这种节奏。
和前几天陆骁团队抹黑他“蹭热度”的套路一模一样,只是换了壳子。以前说他炒作恋情,现在反过来骂他“卖腐”,本质都是想把正常关系扭曲成丑闻。
但他没动。
他知道这时候越解释越乱。真正的支持,从来不是靠嘴争来的。
果然,几分钟后,网友开始反击。
有人晒出岑知韫和其他男演员的合照:“她和张导拍戏时也靠肩讨论剧本,怎么没人说?”
有人直接甩《论语》截图:“‘益者三友’,良师益友排第一,你们连古人都要喷?”
还有个大学生留言:“我和室友四年睡一张床,是不是也算卖腐?”
更狠的是一个粉丝做的对比图。
左边是陆骁和队友训练室里的合照,四个人挤在沙发上勾肩搭背,满脸笑容;右边是程疏言和岑知韫那张后台照,两人站着,中间隔半步,动作干净利落。
标题就一句:“他们搂成一团叫兄弟情,别人并肩走一回就成了卖腐?”
这图转疯了。
八点零五分,#疏知友谊封神#空降热搜榜首,阅读量直接破五亿。平台自动限流恶意话题,那些“卖腐可耻”的词条被折叠进“争议内容”,需要手动点击才能看。
程疏言放下手机,往后一靠。
窗外天光大亮,楼下的早餐摊收了棚子,路上车多了起来。他看了眼时间,七点五十八分,离发布不到两个小时,这场仗已经换了说法。
不再是“他们在恋爱吗”,而是“他们这样的朋友真让人羡慕”。
他打开微博,在岑知韫的转发底下,轻轻点了个赞。
没留评论,也没艾特谁,就像普通观众一样,安静地表达了一下支持。
可就在那一秒,耳麦微微震了一下。
系统提示浮现在脑海:【检测到双向静默共鸣,情绪类型:坚定、温柔、无需言语。共鸣值+9800,累计突破阶段性阈值,触发“星轨微光”状态——面部微表情对观众共情力提升17%】
他摸了摸左耳的星月耳钉。
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这是他每次确认清醒的方式。但现在,他没再用力掐它,只是轻轻碰了一下,就像回应某种默契。
手机又响了。
助理小安发来消息:“周哥说陆骁那边炸锅了,他们准备换策略。”
接着是一张截图:某个新注册账号刚发帖,“所谓良师益友,不过是洗白话术,真正的朋友会互相毁番位吗?”
程疏言冷笑。
又要扯到《山河劫》争番的事了。明明当初是他主动让出主演位,结果现在倒成了“心机深”的证据。
他正想回消息,手机突然跳出一条新通知。
岑知韫又更新了动态。
不是微博,是朋友圈仅对好友可见的内容,但他收到了系统同步提醒——因为她的情绪波动太强,直接触发了“心声聆听”被动监测。
她写的是:“有人说朋友不能靠太近。可如果连信任的人都不敢靠近,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太冷了?我不怕被误解,只怕辜负真心。”
文字很短,可每一个字都像砸在地上。
程疏言盯着这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他知道她在面对什么。她的经纪人陈薇一直反对她公开表态,觉得会影响商业价值。但她还是发了,哪怕只能让一部分人看到。
这份坦然,比任何公关稿都有力量。
他重新打开微博,翻回自己那篇长文。
评论区已经变了。
早先那些质疑“为什么不干脆否认”的声音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真实故事。
有人说:“我和高中同桌十年没见,去年 reunion 抱了一下,我妈问我是不是谈恋爱了。”
有人说:“我女同事帮我挡酒,第二天就被传办公室秘恋,最后她辞职了。”
还有人说:“明星都不敢做朋友,普通人还能相信什么?”
这些话一条条往上顶,没人带节奏,全是自发的共鸣。
程疏言滑到最底下,找到最早那条评论——@老胶片写的那段关于王家卫电影的感慨。
他还记得那个Id。
就在昨天凌晨,他是第一个说出“我们曾并肩看过同一片星空”的人。
现在那人又来了,新评论只有一句话:“原来有些人,不用在一起,也能照亮彼此。”
程疏言点了赞。
然后退出页面,回到首页。
热搜榜上,#疏知友谊封神#依然第一。点进去,满屏都是温暖的截图。有人画漫画,两个小人站在舞台两侧,中间连线写着“同行者”;有人录语音,“谢谢你让我相信,成年人也可以有纯粹的关系。”
他忽然觉得累。
不是身体上的,是心里松下来的那种疲惫。像跑了很久的人终于停下,发现终点比想象中明亮。
手机再震。
周默来电。
他接起来,听见对方声音压得很低:“他们准备放出一段录音,说是你私下抱怨岑知韫抢资源。技术部正在查来源,可能是剪辑过的。”
“放吧。”程疏言说。
“你不担心?”
“真东西不怕比假的。”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周默笑了:“行,那你继续躺着当佛系偶像。”
挂了电话,他把手机放在胸口。
天花板白白的,没什么好看的。但他不想动。
这一刻,他不需要做什么,也不用证明什么。该说的话说了,该站的人也站出来了。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
窗外传来小孩骑车的声音,叮铃铃地从楼下路过。
他闭上眼,脑子里闪过那张旧照——她递水给他,他笑着接住。灯光斜照,影子拉得很长。
那时他们都还不红。
但现在回头看,也许正是那一刻,某些东西就已经开始了。
不是爱情,也不是利益,是一种更结实的东西。
他睁开眼,拿起手机。
在岑知韫的朋友圈那条动态下,点了赞。
指尖落下的瞬间,系统再次轻鸣:【检测到深层情绪共振,共鸣值持续增长中。当前总值已达阶段上限,即将解锁新灵感库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