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龙舟,这座漂浮于运河之上的庞然巨物,在经历了黄山血战的肃杀之后,终于驶入了一段相对平缓的水域。两岸山势渐起,不再是纯粹的一马平川,空气中湿润的水汽夹杂了一丝草木的清新。这一日,船队缓缓停靠在一处名为“玉林渡”的码头。
渡口不大,却显得古意盎然。青石垒砌的埠头被打磨得光滑,可见年代久远。远眺西方,一片无边无际的苍翠山峦如同巨龙匍匐,云雾在山腰缭绕,那就是闻名遐迩的玉林。即便相隔甚远,也能感受到那片土地散发出的、不同于凡俗的氤氲灵气,隐约有清越的鸟鸣和不知名兽类的悠长低吼随风传来,为这静谧的午后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龙舟之上,气氛依旧凝重。辅国阁内,李辅国端坐案前,批阅着从京城由快马递来的加急奏报,脸色平静无波,仿佛前日黄山巅上的血腥厮杀从未发生。但侍立一旁的近侍们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咚、咚、咚。”略显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沉寂。
“进来。”李辅国头也未抬。
门被推开,李存义一脸兴奋地走了进来,身上还穿着一套崭新的、绣着繁复纹章的猎装,腰间佩着一柄镶满宝石、华而不实的长剑。他努力想做出稳重的样子,但眉眼间的跃跃欲试却怎么也藏不住。
“叔父!”他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何事?”李辅国放下朱笔,目光平静地落在侄子身上,那目光似乎能穿透一切伪装。
“叔父,您看!”李存义指向窗外那片苍茫山峦,“下面就是玉林渡了!侄儿听闻这玉林乃是天下有数的灵秀之地,内蕴宝光,灵兽异禽数不胜数!您看……这整日待在船上,也甚是气闷,侄儿想……想带些人手,进去瞧瞧,若能驯服一两只温顺乖巧的灵兽回来,也好给叔父解解闷,增添些祥瑞之气!”
他说得冠冕堂皇,但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分明是纨绔子弟寻求新奇刺激的光彩。
李辅国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这沉默让李存义脸上的兴奋渐渐凝固,变得有些忐忑不安。
阁楼角落的阴影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蠕动了一下,那是影的存在感,如同房间本身投下的一道永恒的影子,守护着,也监视着一切。
良久,李辅国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玉林……确是宝地,却也非善地。灵兽通灵,岂是任人擒拿的玩物?其中深处,更不乏有上古异种,凶险莫测。你可知轻重?”
李存义连忙道:“叔父教诲的是!侄儿明白!侄儿绝不深入,就在外围转转,见识一番便回。多带精锐护卫,定然万无一失!”他偷偷抬眼观察叔父的脸色,补充道:“再说,有叔父您的赫赫威名在,那些畜生想必也不敢造次……”
一记不着痕迹的马屁。
李辅国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讥诮,但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他需要权衡。黄山之事,动静太大,需要一些事情来转移视线,冲淡紧张气氛。让李存义这个纨绔子弟以“游猎”的名义出去闹出点动静,或许能营造一种“一切尽在掌握,南巡依旧从容”的假象。而且,玉林这种地方,让手下人多去探查,或许也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或线索。
“罢了。”李辅国似乎被说动了,淡淡道:“既然你有此心,便去见识一番也好。但需谨记三条:第一,不得深入玉林百里之内;第二,不得主动招惹难以匹敌的凶兽;第三,日落之前,必须回船。”
李存义大喜过望,连连躬身:“多谢叔父!侄儿一定谨记!绝不辜负叔父厚爱!”
“嗯。”李辅国重新拿起朱笔,似是不经意地吩咐道:“让羿带队,点二十名禁军精锐随行护卫。再让石统领(叶枫)和杨碱一同前去,负责周全护卫。”
这个安排,意味深长。羿,禁军中的神射手,冷静强悍,是执行命令和应对突发危险的可靠人选;石统领(叶枫),新任影卫副统领,身手不凡,心思缜密,是可用的尖刀;杨碱,先帝旧臣,身份微妙,派他同行,既是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也是一种无形的监视——既监视李存义不要闹出不可收拾的乱子,也监视叶枫这个新晋红人的表现。
“侄儿遵命!”李存义此刻只要能去,带谁他都无所谓,欢天喜地地退下了。
李存义走后,李辅国沉吟片刻,对角落的阴影道:“影,法河与叶宏的看守,不容有失。玉林之事,你无需分心。”
阴影中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意念而非声音的波动,表示领命。影的绝对忠诚和强大,是李辅国敢于将顶尖战力派出的底气。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叶枫(影九十七)正在自己狭窄的舱室内运转《静心守意诀》,打磨罡气,同时消化着黄山之行的所见所闻。法河的强悍与受伤,黄家阴阳规则的玄妙,影的深不可测,都让他对力量有了更深的渴望和认知。
这时,门外传来清晰的敲门声和传令兵冰冷的声音:“石统领,相爷有令,命你即刻准备,随李存义公子前往玉林游猎,负责护卫周全。”
叶枫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玉林?他对此地所知不多,但深知绝非李存义口中的“游玩”之地。宰相此举,意欲何为?是简单的放纵侄子,还是另有深意?尤其是派他和杨碱一同前往……
“属下领命。”他沉声应道,声音透过面具显得有些沉闷。他迅速检查了一下随身的装备:制式长刀、暗器、以及贴肉藏着的逆鳞短剑。每一次离开龙舟,都可能是一次生死考验,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与此同时,在龙舟另一处较为宽敞的舱室内,杨碱也接到了命令。他正在品茶,听到命令后,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
“保护李公子游猎玉林?呵呵……”杨碱心中冷笑,面上却对传令兵温和道:“请回复相爷,杨某领命,定当竭尽全力,护佑公子周全。”
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深邃。李辅国派他去,绝非好意。一是监视,二是试探,三是万一真出了什么事,他这位“先帝旧臣”正好可以拿来当替罪羊。但他不能拒绝,反而要表现出欣然前往的姿态。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次机会。
龙舟底层的禁军驻地,羿已经开始了准备。他沉默地擦拭着那张陪伴他多年的巨弓,检查着每一支特制的破甲箭。二十名精挑细选出的禁军锐卒,无声地在他面前列队,甲胄鲜明,刀剑出鞘半寸,杀气凛然。对于羿而言,命令就是命令,保护目标,清除威胁,如此而已。
李存义则在自己的豪华舱室里,兴奋地指挥着侍女收拾行装,各种精美的食盒、美酒、甚至香炉都要带上,仿佛不是去探险,而是去郊游。他幻想着自己驯服一头神骏灵兽,引得众人艳羡的场景,心情大好。
整个下午,玉林渡口都处于一种奇特的“等待”状态。龙舟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停泊在码头。而即将进入玉林的一行人,则在各自的心事和准备中,度过了一段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时间。
叶枫站在甲板上,凭栏远眺玉林。夕阳的余晖给苍翠的山林镀上了一层金边,云雾更显缥缈。他的《静心守意诀》让他能隐约感知到,那片山林中蕴含的灵气磅礴而杂乱,充满了野性的力量和一些……难以言喻的古老气息。危险,但也可能藏着机遇。他摸了摸面具,眼神坚定。无论前方是什么,他都必须走下去,在刀尖上跳舞,积蓄力量。
杨碱也悄然来到甲板另一侧,看似在欣赏风景,目光却偶尔扫过叶枫的背影,若有所思。
羿则如同一尊石雕,站在登船口,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渡口周围的一切,确保出发前的绝对安全。
李存义最后才在侍从的簇拥下出现,意气风发,大声催促着:“都准备好了吗?快点快点!别耽误了本公子的良辰吉时!”
终于,在申时末(下午五点),一切准备就绪。
以李存义为首,羿带着二十名禁军精锐开路,叶枫和杨碱一左一右跟在李存义侧后方,一行人下了龙舟,踏上了玉林渡口的青石路面。
脚步踏在实地上,与龙舟上微微晃动的感觉截然不同。渡口的风带着山林特有的清新和一丝野性,吹拂着众人的衣袂。
真正的玉林,就在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是李存义想象中的奇趣游玩,还是潜藏在密林深处的未知风险?这一切,都即将揭晓。而此刻,他们刚刚离开龙舟的庇护,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