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之上,阵法笼罩之下,时光悄然流逝。
林风盘坐于石屋静室之内,周身气息已彻底稳固在元婴初期,并且愈发浑厚。丹田之内,那尊与他面目一般无二的元婴小人,周身缭绕着精纯的星辰光辉,显得宝相庄严。元婴小手掐诀,与本体同步运转着《星辰炼神诀》,高效地吸纳着外界被聚灵阵梳理过的星辰之力。
观星台传承中关于“守护”与“智慧”的意境,已初步与他自身的道途融合。此刻,他正将大部分心神沉入对那幅“归墟星海”残图的推演之中。
元婴期的神识强大无比,辅以虚空星盘的计算之力,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而是开始尝试解析星图中那些奇异星辰的轨迹关联,以及标注的古星文背后可能隐藏的信息。
推演之中,他仿佛神游太虚,意念沿着那残图所示的星路延伸,感受到一种苍凉、古老、仿佛万物归终的寂灭之意。这“归墟星海”,据传承所言,与星宫秘宝和上古秘辛相关,其本身蕴含的道韵,便深奥无比。
就在他全力推演,神识高度集中,几乎要触及图中某颗晦暗星辰的轨迹核心时,异变突生!
他丹田内的元婴,竟不受控制地微微一颤!并非受到攻击或干扰,而是一种源自生命本源深处的、难以言喻的悸动。与此同时,一直沉寂于他灵魂深处、作为他重生最大秘密和根本依仗的那部《通天经》基础法门,竟自行流转起来!
这股流转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至高意境。它并未引动外界灵气,也未增强林风修为,而是在他体内,与那《星辰炼神诀》修炼出的星辰元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刹那间,林风福至心灵。
他之前修炼《星辰炼神诀》,引星辰之力入体,炼化的是星辰之“象”,是力量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此刻,在《通天经》这微弱意境的引动下,他透过这“象”,仿佛隐约触摸到了星辰力量背后,那更为本质的、支撑其存在与运行的……规则碎片。
就像原本只是看到水的形态(雨、雪、江、河),此刻却仿佛感知到了“水”之所以为水的某种根本特性。
这种感知模糊至极,转瞬即逝,《通天经》的自行运转也很快平复下去,仿佛只是被某种极高层次的道韵偶然触发。
但林风却猛地睁开了眼睛,眸中充满了震惊与思索。
“《通天经》……竟然对星辰本源规则有反应?”
他回想起自己重生以来,一直将《通天经》视为提升修为根基的无上法门,却从未深思过其“通天”二字的真正含义。它似乎能海纳百川,将各种属性的灵气转化为最本源的修为,如今看来,其奥秘远不止于此。
“莫非……这《通天经》,其终极目标,并非单纯的力量积累,而是……直指构成这方天地的种种本源规则?所谓‘通天’,是洞悉规则,乃至掌控规则之路?”
这个念头一出,林风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悸。若真如此,这《通天经》的来历和层次,恐怕远超他之前的想象,甚至可能凌驾于他所知的任何功法之上,包括星宫的传承!
“而归墟星海残图,其蕴含的寂灭、终结之意,或许也触及了某种天地规则,故而才引动了《通天经》的微妙反应?”
林风压下心中的波澜,再次看向脑海中那幅残图时,目光已然不同。这幅图,或许不仅是寻找星宫秘宝的线索,更可能成为他窥探《通天经》更深层次奥秘的一把钥匙!
他不再急于求成地推演全部星图,而是将神识集中到刚才引动异状的那颗晦暗星辰的轨迹上,同时,尝试着主动去观想、契合那玄之又玄的《通天经》基础意境。
这一次,进展极其缓慢,且再无刚才那般的灵光一闪。但他能感觉到,在这种状态下,他对这颗星辰轨迹的理解,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通透感”,不再仅仅局限于其运行规律,而是开始思考其为何如此运行,其所代表的“寂灭”规则,在这片星海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修行之路,仿佛在他面前,又敞开了一扇更为广阔、也更为艰深的大门。
他意识到,未来的修炼,《星辰炼神诀》和星辰体系仍是重要的对敌手段和力量来源,是“术”;而《通天经》的参悟,则关乎根本大道,是“法”。二者需齐头并进,以“法”御“术”,方能行稳致远。
就在林风沉浸于这种新奇感悟中时,他布置在孤峰外围的预警阵法,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
不是强攻,也不是神识探查,更像是有某种无形的东西,轻轻“触碰”了一下阵法边缘。
林风心神立刻从深层次参悟中退出,眼神恢复清明,闪过一丝冷意。
“这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了?是天星宗的探查,还是……那个暗处的老鼠?”
他收敛全身气息,神识透过阵法,小心翼翼地向外蔓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