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意瞬间沸腾,黄忠高举战刀怒吼:陌刀军听令,一鼓作气击溃敌军!
精锐陌刀军如猛兽出笼,踏着遍地尸骸向前推进,两万荆州兵节节败退。
曹军阵地。
曹烁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手中长戟直指前方:全军冲锋,彻底剿灭敌军!
四千余名精锐士卒喊杀震天,如潮水般涌向敌阵。
荆州中军瞬间土崩瓦解。
士兵们纷纷溃逃,连刘备的呵斥声也置若罔闻。
左右两翼见中军溃败,立刻四散奔逃。
赵云与太史慈抓住战机,率领骑兵从侧翼包抄而来。
目睹三万大军顷刻崩溃,刘备面如死灰。
久违的绝望再次涌上心头。
区区三千陌刀军,竟能击溃我两万精锐?刘备仰天长叹:为何苍天从不眷顾于我?哪怕赐我一次胜利也好——
他紧握双拳,悲愤难平。
主公!廖化含泪劝道:我军全线溃败,请速速撤回襄阳!
刘备长叹一声,无力地挥手:鸣金收兵,全军撤回。
话音未落,他已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主将一逃,数万荆州兵顿时乱作一团,四散奔逃。
乱军之中,赵云率领白马骑兵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透过血腥的战场,他锁定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大耳贼!赵云怒喝一声,策马狂追。
徐州往事涌上心头,被 ** 的愤怒让他握紧了手中长枪。
此刻,赵云心中杀意汹涌,直欲手刃刘备。
奔逃中的刘备猛然听见后方怒喝声,猛然回首,惊见赵云正策马急追。
廖化!速速拦住那个叛徒!刘备嘶声厉吼。
廖化闻言心头一震,泛起阵阵悲凉。他心知赵云武艺超群,自己绝非敌手。刘备此举,分明是要牺牲他来保全己身。
主公珍重!廖化今日以死相报!这位愚忠之将竟毫不迟疑,当即调转马头挥刀迎向赵云。
刘备趁机猛夹马腹,驾着的卢马夺路狂奔。百余亲卫紧随廖化,如潮水般涌向赵云。
银枪翻飞间,赵云如砍瓜切菜般收割着荆州兵卒的性命。
逆贼赵云!今日定要你血债血偿!廖化怒吼震天,长刀直劈赵云面门。
愚不可及!时至今日还甘为伪君子卖命!赵云枪出如龙,寒芒直刺廖化咽喉。
刀光枪影交错碰撞的刹那,银枪已洞穿廖化肩头。
两骑错身之际,赵云沉声道:刘备假仁假义,实则奸诈歹毒。念在旧日同袍之谊,只要你下马归降,我可饶你不死!
住口!主公乃当世仁君,曹操奸贼岂配相提并论!廖化怒发冲冠,再度挥刀杀来。
冥顽不灵!赵云眼中杀机暴涨。
银枪倏忽化作漫天寒星,待廖化惊觉时,锋锐的枪尖早已穿透他的胸膛。
七百三十七
赵子龙手中银枪一抖,那声字尚未喊出。
廖元俭发出凄厉哀嚎,栽 ** 背,当场气绝。
赵子龙目光如电,刘玄德早已驾着的卢驹冲入乱军,消失无踪。
大耳贼,今日让你走脱,莫非还能躲过一世!
终有一日,汝必亡于大将 ** 下!
常山赵子龙冷哼一声,策马冲入荆州溃军之中。
遍地尸骸,血染黄沙。
三万荆州将士,折损大半,原野浸透鲜血。
曹子明稳守浮桥,静候后续大军源源渡河。
江水下游,水寨之中。
孔明立于栈桥,凝望上游方向。
军师以为,主公与凌将军此去,真能夺取浮桥否?
马季常面含忧色。
曹贼无水师,岂能守住浮桥?此计不过自取其祸。
诸葛孔明轻摇羽扇,眉宇间尽是讥诮。
马良神色稍缓。
骤然——
他瞳孔骤缩,指向江面:军师快看,上游怎有火船漂来?
孔明羽扇微顿,凝目远眺。
但见百余火船顺流而下,夹杂着无数荆州将士的尸骸。
是我军战船!
曹贼竟用火攻破了水军!
马良浑身颤抖,失声惊呼。
诸葛孔明手中羽扇悬停,自信尽褪,眸中布满惊愕。
残存战船狼狈归营,惊魂未定的水卒禀报了曹军以床弩配合火攻,大破万军之事。
床弩?
曹贼竟能造出千步强弩?
岂有此理!
马良倒吸凉气,满面骇然。
荆州军众将士无不骇然色变,惊惶失措。
曹贼——
孔明紧咬银牙,眸中交织着震怒与难以言说的颓然。
那是殚精竭虑却仍敌不过曹烁的深深挫败。
军师,凌统水师全军覆没,如今要如何破那浮桥?
季常惶急地扯住诸葛亮的衣袖。
孔明强自镇定,轻摇断折的羽扇:无妨,虽失水军,尚有主公亲率的三万步卒,未必不能从陆路夺取浮桥!
话音未落。
探马疾驰而来,踉跄跪报:
禀军师,主公在浮桥南岸遭曹军重创,已退守襄阳。
主公命军师速弃水寨,退还襄阳再作良图!
噩耗传来。
咔嚓!
羽扇应声而断。
襄阳城头,夜风萧瑟。
诸葛亮 ** 残月下,望着断扇怔忡良久。
孔明军师,如今...该当如何?
季常声音哽咽。
孔明仰天长叹,只觉前所未有的疲惫席卷全身。
许久。
他终是整了整衣冠:胜败兵家常事,传令全军,即刻撤往襄阳。
数千残兵仓皇撤离水寨。
栈桥尽头,孔明久久凝望对岸曹营旌旗。
曹子明,今日且让你再胜一局。
然天道轮回,岂容豺狼永踞上风?
他日再战...
马蹄声碎,身影渐没入襄阳夜色。
黄沙漫天,烽烟四起,荆襄震动。
曹字旌旗逼近江岸,襄阳城内人心惶惶。
官署内,烛火摇曳,沉寂如死。
玄德独坐堂上,指节发白,眉间山川深锁。
恨火交织,双瞳如墨,怒意灼人。
三军将士折损大半,艨艟战船尽葬波涛。
汉水天险,竟被曹子桓轻取。
据北待变的谋略,已成泡影。
如今曹军如潮水般南渡,不日将兵临城下。
大势已去,玄德竟无计可施。
舍命换来的荆襄九郡,当真要拱手让与曹阿瞒?
玄德切齿,目眦欲裂。
此乃亮之过,未能识破贼子架桥渡江之计。
亮,万死难辞其咎。
孔明伏地请罪,羽扇坠地有声。
玄德拳风烈烈,怨怼几乎脱口。
忽忆长夜同衾,终是化为一声长叹。
他亲手搀起谋士:纵子房复生,亦难料此等奇谋。
此非先生之过。
双手相握,语调温存。
众将面面相觑,皆觉主臣异样。
孔明以袖掩面,连声轻咳。
玄德恍然松手,转问:
贼兵压境,我军不足万余,先生可有退敌良策?
话音落处,满堂哗然。
烽烟将起,诸葛亮整衣抱拳:襄阳必失,请主公速决,退守江陵为上!
刘备神色骤变。
堂下众将——刘封、伊籍、李严等人闻言哗然,反对之声四起。
父亲!刘封拍案而起,襄阳乃荆州命脉,岂能拱手相让?不战而逃,军心涣散,曹军更可长驱直入!
刘备眉头紧锁,迟迟难决。
诸葛亮冷眼扫向刘封:区区万余守军,如何抵挡百万曹军?大公子是要将主公置于死地?刘封语塞,面红耳赤。
李严沉声道:纵使退至江陵,曹军尾随而至,又当如何?襄阳不可守,江陵岂能守?
刘备猛然抬头:军师,江陵何以据守?
唯有借兵一途。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深邃。
孙策已故,何处借兵?
益州刘季玉!诸葛亮西指,同宗手握十万雄兵,若得蜀军驰援......
刘璋!刘备眼中精光乍现,急趋地图前。荆益毗邻,蜀军顺江而下,七八万联军或可力保江陵。
军师妙计!刘备愁容尽扫。
李严却道:刘璋素来守成,岂肯远征荆州与曹贼为敌?
长沙议事堂内,诸葛亮轻摇羽扇道:刘景升虽为守户之犬,然绝非愚钝之辈。
曹孟德不仅要问鼎九州,更要铲除天下豪族,其雷霆手段必令季玉胆寒。
若我荆州为其所得,益州便是下一个目标。
只需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入蜀,向季玉剖陈利害,其必发兵来援。
纵使季玉迟疑,其麾下惧怕灭顶之灾的世家大族,亦会力劝出兵。
李严闻言,默不作声。
诸葛亮又道:何况季玉与张鲁素有嫌隙,虽屡次用兵却未能克敌。
主公可许诺破曹之后,助其讨伐张鲁,收复汉中。
有此厚利,季玉更无推辞之理。
刘备抚掌称善:就依孔明之计,即刻南撤江陵,向季玉求援!
此时刘禅插言道:然曹军近在咫尺,若弃城而走,恐遭追击,如何安然抵达江陵?
刘备神色骤变,急问:军师可有良策?
诸葛亮眸中寒光一闪,沉声道:请主公即刻散布流言,称曹军破城后将屠尽百姓。
再公告全城,愿南下避难者可随军同行。
襄阳十余万百姓惊惧之下必争相南逃,届时道路壅塞,曹军纵有追兵亦难施展。
诸葛亮淡然陈述撤退之策,堂中顿时哗然。
众臣皆露惊色,齐望向这位卧龙先生。
就连刘备也神色骤变,难以置信地望着诸葛亮。
此策竟是要以襄阳十余万百姓为盾,阻滞曹军追击。
如此方能争取时间,顺利撤往江陵。
孔明此计是否过于狠毒?
若依此计行事,十万襄阳百姓必将命丧曹军铁蹄之下!
刘封霍然起身,直斥诸葛亮之谋。
诸葛亮微微蹙眉。
封儿所言有理。军师应知,备向来以仁义待民。
叫我如何忍心行此不义之事?
刘备面露不忍。
诸葛亮反问:主公以为,这些百姓若不随我们南撤,曹烁就会放过他们吗?
刘备一时语塞。
曹贼残暴,见主公弃城必会屠戮百姓泄愤。
届时十万黎民恐将尽遭毒手。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随军南下,尚有一线生机。
亮此计实为救襄阳百姓。
这番说辞冠冕堂皇。
刘备若有所悟:军师所言...确有道理。
但刘封等荆州人士仍坚决反对。
大公子既说要保全百姓,可有何良策摆脱曹军追击?
诸葛亮厉声质问。
刘封无言以对。
诸葛亮凛然道:既无退敌之策,又在此妇人之仁。
莫非大公子愿亲率将士断后,为主公殿后?
刘封浑身一颤,顿时噤声。
曹烁的实力有多可怕,他曾在樊城领教过。
给他一百个胆子,也绝不敢替刘备断后。
上次樊城被擒,侥幸被曹烁放回。这次若再落入他手中,定是死路一条。
刘封垂下头,不再作声,不敢再反驳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