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时机成熟,孔明又暗中轻触刘备衣袖。刘玄德略作迟疑,终于下定决心。
温侯,在下前来南郑前,已派人前往许都,请天子加封温侯为秦王。刘备郑重其事地说,依在下之见,温侯在发兵之前,当先行进位称王!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吕奉先更是震惊不已。按照高祖遗训,非刘姓而称王者,当为天下共诛之。眼前这位汉室宗亲,竟主动提议为他这个外姓之人请封王爵?
玄德此言何意?吕布满脸疑惑。
刘备正色道:刘璋既亡,天下诸侯尽数被曹操所灭。当今世上,能阻止曹贼篡汉者,唯有温侯一人!
汉室存亡,黎民安危,全系于温侯一身。温侯既肩负如此重任,当进位称王,以彰显匡扶汉室之功!
“为了天下苍生,恳请温侯登临王位,带领我等正义之士,誓讨 ** 曹操,重振大汉江山,解救万民于水火!”
刘备整肃衣冠,神情庄重地向吕布躬身行礼。
这番话语将吕布捧得极高。
此刻的吕布心潮澎湃,顿生豪情壮志,仿佛自己真是天命所归的救世之主。
司马懿冷眼旁观,唇边浮起讥讽的弧度。
他早已洞悉刘备的盘算。
如今刘备如同丧家之犬,仅带着诸葛亮来投奔吕布,可谓势单力薄。
若是吕布愿意,视刘备如蝼蚁也不为过。
汉室宗亲的身份,已是刘备最后的政治筹码。
他正是要借这仅剩的资本,以皇叔之名上奏天子册封吕布为王。
如此便可成为吕布称王的首功之臣。
借此良机,他就能获取丰厚资本,赢得吕布信任,在吕布阵营站稳脚跟。
“为了攀附吕布,竟不惜违背祖训,要推举异姓为王。”
“刘玄德,你比我司马懿更懂得忍辱负重,真像只缩头乌龟啊……”
司马懿暗自颔首,眼中的讥讽渐渐转为欣赏。
随即,
司马懿神色一正,单膝跪地抱拳道:
“刘皇叔所言极是,温侯功在千秋,实乃万民所望,臣恳请温侯加冕为王,统领我等讨伐 ** 曹操!”
享誉天下的刘皇叔上奏。
首席谋士司马懿率先 ** 。
马超等文武岂能落于人后,齐刷刷跪地 ** 。
吕布望着伏地 ** 的众人,神情从惊诧渐归平静,最终化作掩饰不住的得色。
“天下人都骂我背信弃义!”
“可曾想过有朝一日,我吕布也能称王!”
“尔等定然料不到,这乱世最终要由我来终结吧。”
夏日将尽,秋风渐起,南郑城头,豪迈的笑声久久不息。
吕布身着王袍,傲然立于高台之上,向四方宣告:吾乃秦王!旌旗翻卷,秦字大旗迎风招展。
三日后,五万精锐秦军自阳平关倾巢而出,马蹄声震彻夜空,直指成都方向。
与此遥相呼应,曹烁统领魏军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攻克江州、武安等要地,率先兵临成都城下。
城中已是人心惶惶,刘璋身死的消息如同野火蔓延。半数百姓扶老携幼,仓皇出逃,城门处车马拥塞。
魏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接管了这座空城。正在此时,军报传来:吕布在南郑称王后,已接连攻破白水、葭萌二关,正向益州扑来。
曹烁当机立断,留下夏侯渊与郭嘉镇守成都,亲率主力北上迎敌。魏军势如破竹,连下雒城、涪城、绵竹诸镇,兵锋直指剑阁。
而此刻的吕布,已兵不血刃收服刘循,顺利接管剑阁天险。
两军对垒,刀光剑影在群山间若隐若现。
剑阁城头,吕布王袍猎猎作响。他俯瞰着城外正在安营扎寨的魏军,猛然一拳砸向城垛,碎石飞溅。可恨!若再快半步,成都岂会落入曹贼之手?
父王勿忧!马超单膝跪地,银甲耀目,儿臣愿率西凉铁骑出战,定叫魏军片甲不留!
吕布眼中精光暴射,正欲开口——
万万不可!
司马懿与诸葛亮异口同声。二人相视一笑,羽扇轻摇间,诸葛亮微微颔首:仲达先请。
刘备急切道:二位军师就莫要推让了,速速道来!
曹操刚灭刘璋,正是兵锋正盛之时,此时我军若轻率出关迎战,恐难稳操胜券。
我们坐拥剑阁天险,大可据关固守,与曹操打持久战。
曹操深入蜀地,远离中原根基,若久攻不下被迫撤军,中原各州必然动荡不安。
届时大王只需派遣一员大将镇守剑阁,亲率主力返回关中,自潼关出兵,必能横扫中原。
待曹操千里迢迢回师救援时,黄河两岸早已尽归大王所有!
司马懿详尽谋划,为吕布勾勒出宏伟战略。
仲达所言,正与亮不谋而合。
倘若曹操担忧中原局势,就只能放弃攻打剑阁,撤军北归。
待曹军撤离后,大王再率军南下,成都平原无险可守,何人能挡我军铁骑?
成都唾手可得,益州将尽归大王掌握!
诸葛亮轻摇羽扇,冷笑着补充道。
吕布恍然大悟,猛拍城墙:妙计!如此既能轻松拿下成都,又何必出关与曹 ** 战!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视一笑。
玄德贤弟有孔明这般卧龙相助,足智多谋。
本王得仲达这等冢虎辅佐,智略无双。
你我联手,何愁不能诛灭曹操,夺取天下!
吕布志得意满,笑望二人。
刘备连忙谦逊道:秦王此言折煞我也,备怎敢与秦王并论,只愿辅佐秦王成就霸业。
言外之意,已自认臣属。
刘备识时务的表现让吕布龙心大悦,放声大笑。
主公能屈能伸,主动向吕布称臣,真有越王之志,大汉复兴有望!
我也要设法获取吕布信任才是。
诸葛亮心念电转,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司马懿。
军议结束,吕布采纳坚守策略,随即下城离去。
曹操手抚长须,凝视着案上舆图,忽而指向图中一条蜿蜒小径:此路可通剑阁侧翼,若遣精兵潜行,或可出其不意。
帐中诸将面面相觑,张辽不禁问道:大王从何处知晓这般隐秘路径?莫非开了天眼不成?
曹操笑而不答,目光深邃地望向帐外起伏山峦。
与此同时,剑阁城楼上香雾缭绕。诸葛亮与司马懿执手盟誓:今我二人结为兄弟,同心戮力,共讨 ** !
司马懿眼底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声调却格外恳切:兄长放心,仲达必当竭尽所能。
夜色渐浓时,诸葛亮独坐帐中,指尖轻叩案几。油灯将他的身影投在帐壁上,随着烛火摇曳不定。忽闻外间传来熟悉的玉佩轻响,他嘴角扬起微妙弧度:子龙来了。
【
“大王久不撤军,中原各州民心难免动荡。”
“若吕布只留部将镇守剑阁,自己率军返回关中,再出潼关东进,留守将领恐难抵御。”
曹操凝视地图解说,眉头微蹙。
“德纲所言极是。”
“吕布距关中近,旬日便可抵长安,随后便能直取潼关。”
“大王若返中原,需先至荆州,再转道北上,路途遥远。”
“臣担忧,若吕布真依德纲之计行动,大王或来不及回援中原。”
赵云也出言提醒。
“尔等意欲何为?”
“莫非此刻便要本王撤军回中原?”
曹烁反问:“可曾想过,本王若离去,吕布攻出剑阁直取成都,何人能挡?”
曹操无言,赵云沉默。
吕布骁勇绝伦,兼有司马懿相助,如今更得诸葛亮辅佐。
若曹烁真撤走,无人敢言必能守住成都。
“大王所虑确在理。”
曹操轻叹点头:
“然此刻进退两难,剑阁天险难攻,久拖终非良策。”
众将低声议论。
“破剑阁,何须强攻?”
曹烁忽含笑反问。
厅内寂静,众人愕然望向曹烁。
“本王已有计策,不战便可逼吕布弃关北退。”
曹烁浅酌慢饮。
众人神色惊变。
曹操异道:“剑阁乃汉蜀咽喉,吕布怎肯轻易弃守?”
曹烁搁下酒杯,从容道出谋略。
帐内哗然。
曹操眼中疑虑渐消,喜色骤现,急俯身细察地图。
“大王的策略,真是巧夺天工!”
“就算是吕布,再加上司马懿、诸葛亮还有那个**,也绝对想不到!”
曹操指着地图,神情愉悦地说道。
赵云却表示:“大王的计策虽然精妙,但风险也不小,一旦失败,恐怕会损失惨重。”
“风险越大,收获自然越大。”
曹烁神色自信,反问道:“如果不冒点险,又怎能迅速攻破剑阁?”
赵云闻言,顿时明白了他的用意。
众将再无异议。
曹操接着说道:“要执行大王的计策,还需要一位擅长山地作战的猛将。”
曹烁点头,目光移向将领们。
“大王,老臣愿领军执行此策!”
未等曹烁示意,黄忠主动起身 ** 。
黄忠长期镇守长沙,而长沙一带多山,由他来执行这一计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好,就由汉升带头!”
曹烁欣然同意,随后看向其他将领:“你们谁愿意跟随老将军同去,担任他的副将?”
考虑到黄忠年事已高,曹烁还是有些不放心。
曹休立即起身,抱拳道:“大王,我愿意随老将军前往!”
曹烁眼前一亮,曹休有勇有谋,的确是最佳选择。
他放下酒杯,起身说道:“黄汉升、曹休,本王给你们六千精锐,立刻出发,按计行事!”
“遵命!”
黄忠与曹休接过军令,随即率领六千精兵,以押送粮草为由,离开剑阁向南直指成都而去。
……
十日后。
夏末初秋,暑热未消,正午阳光依旧炙热。
崇山峻岭间,一支疲惫的军队沿着凿嵌在山壁的栈道,艰难前行。
栈道一侧是高耸绝壁,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即便这些魏军士兵擅长山地作战,面对如此险峻的地势,仍不免心惊胆战。
《阴平险途》
一步踏错,便会坠入万丈深渊,尸骨无存。
黄忠紧贴山壁前行,每步都如履薄冰,汗水早已浸透战袍。身后又一声惨叫传来——一名魏兵跌落深谷,转瞬消失。他眉头微蹙,继续向前。
魏军士卒神情麻木,稍作叹息后,仍旧战战兢兢地挪步。日落时分,数千人终于越过摩天岭。前路虽崎岖,却已无致命之险,众卒长舒一气。
汉升老将军,请用些水。曹休递来皮囊。黄忠接过便仰头痛饮,喘息问道:可问过向导?还需几日脱困?
曹休北指:翻过此岭,至多四日。黄忠眼中燃起希望,强撑起身下令:全军疾行,不得延误!七日间,六千士卒已折损千余人,每拖延一日,便有数百人葬身深谷。
四千余众再度启程。四日后,山势渐缓,终见白水如带,蜿蜒北去。河畔孤城隐现,曹休激动高呼:老将军!阴平城到了!我们闯出阴平道了!
非原创,
阴平城外传出一阵欢腾声,身着破旧 ** 的魏国士兵们兴奋高呼。
这条秘密山路当真能绕过剑阁直抵阴平!
大王竟知晓如此隐秘通道,简直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