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镜中陌生人
清台市公安局的报案电话在凌晨三点十七分响起。值班民警打着哈欠接起电话,随即睡意全无。
你说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一个男人!电话那头的女声颤抖得几乎失真,就在我浴室的镜子里...他不是倒影,就站在那里看着我!
民警迅速记下地址,通知了最近的巡逻车。二十分钟后,林远站在了锦绣花园小区12栋302室的浴室里,打量着那面普通的方形镜。报案人李芳裹着睡袍缩在客厅沙发上,手里紧握着一杯热水,指节发白。
具体发生了什么?林远问道,示意陈璐检查镜子。
李芳深吸一口气:我起来上厕所,开灯时看到镜子里有个男人站在我身后...我转身看,身后根本没人!再回头看镜子,他还在那里,冲我笑...她的声音哽咽了,这不是第一次了,连续三个晚上...
能描述一下那个人的样子吗?
三十多岁,平头,左眉有一道疤...李芳突然抬头,最可怕的是,昨晚我拍了照片!
她颤抖着解锁手机,调出一张照片——浴室镜中确实隐约有一个模糊的人影,与李芳的倒影重叠,像双重曝光。技术科立即备份了这张照片。
陈璐从浴室出来,摘下手套:镜子上有异常指纹,不是李女士的。而且...她压低声音,镜框内侧有一些黑色粉末,像是燃烧后的残留物。
林远仔细检查了公寓的每个角落。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客厅的监控摄像头(李芳独居为安全安装)显示,过去三晚除了她自己,没有任何人进出过公寓。
你最近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注意到被跟踪?
李芳摇头:我就是个普通会计,生活两点一线...她突然想起什么,等等,上周我送修过这面镜子。浴室水管漏水,镜框有些变形,物业推荐了个老师傅来修...
记得师傅的样子吗?
六十多岁,挺和蔼的,姓张...李芳皱眉回忆,对了,他左眉也有一道疤!但镜子里的人年轻多了...
林远立即联系物业,拿到了维修记录。上周三确实有位张师傅来修过镜子,登记姓名是张全安,联系电话已经停机。更奇怪的是,物业表示他们没有固定合作的维修工,那天是有人主动上门,自称是。
查这个张全安。林远命令道。
回到警局,技术科对照片的分析有了惊人发现——通过图像增强,可以清晰看到镜中人的面部特征:约35岁,平头,左眉疤痕,最诡异的是...他的嘴在动,像是在说话。
照片拍摄时间是昨晚11:23,小王指着元数据,但李芳说事件发生在凌晨三点左右。这意味着要么她记错了时间,要么...
镜中影像不是实时反射。陈璐接话,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
林远皱眉:解释清楚。
普通镜子是银层反射,影像应该是即时的。陈璐调出镜子的x光扫描图,但这面镜子的银层下有细微的纹路,像是某种...记录装置。
你是说镜子能影像并回放?
理论上不可能,但...陈璐指着照片中镜中人的嘴型,我找唇语专家看了,他似乎在重复说找到你了
调查张全安的身份遇到了困难。这个名字在清台市有七个匹配,但都不符合维修工特征。指纹库没有匹配记录,电话卡是不记名的。
查一下类似报案,林远提议,如果有人专门在镜子上做手脚,可能不止一起。
数据库搜索令人毛骨悚然——过去半年,清台市共有七起镜中见鬼报案,都是独居者声称在自家镜子里看到陌生人。更可怕的是,其中三名报案人随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这不可能是巧合。林远翻看着案件资料,所有报案人都描述看到一个与自己性别相同但长相不同的人,年龄多在30-40岁之间。
陈璐对比了所有涉案镜子:都是老式银镜,不是现代玻璃镜。而且...有五面镜子据称经过同一个张师傅修理或安装。
一条清晰的线索浮现出来——这个神秘的张全安与多起离奇案件有关。林远决定从最早的报案开始重新调查。
半年前,第一个报案人是住在城东的图书管理员王敏。她在证词中描述:镜子里的人穿着老式衣服,像是七八十年代的款式,一直对我做口型,但我听不见声音...
林远和陈璐来到王敏公寓,镜子还挂在卧室衣柜门上。王敏三个月前失踪,家人保留了现场原状。
这镜子是祖传的,王敏的姐姐说,本来有些发黑,去年有个老师傅主动上门说要免费翻新...
陈璐仔细检查镜子,在边框缝隙中发现了一些黑色颗粒,与李芳家镜子上的残留物相似。
带回去化验。
实验室里,黑色颗粒被确认为某种古老照相术使用的银盐混合物,常见于19世纪末的达盖尔银版照片。更惊人的是,在特殊光线照射下,镜面显现出微弱的影像残留——一个穿中山装的男子轮廓,与王敏描述的完全一致。
这不可能...陈璐盯着成像屏幕,镜子怎么能像照片一样保留影像?
除非这不是普通镜子,林远思索着,张全安到底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