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争霸赛》初赛现场的聚光灯骤然亮起时,台下观众席瞬间掀起一阵细碎的惊叹 —— 正中央的 “烟火厨坊后援团” 区,二十多个穿着统一薄荷绿卫衣的身影格外扎眼,张桂芬大妈举着块手写灯牌,“邪修厨神必胜” 六个红漆字在灯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她身后的外卖小哥阿杰还扛着个迷你扩音喇叭,喇叭上贴着层透明胶带,显然是昨晚临时粘好的。
“请各选手领取官方指定食材与厨具!”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李伟和沈亦舟刚走到食材台,观众席就传来一阵抽气声。张大妈踮着脚扒着栏杆喊:“小李!那砂锅底有裂缝!” 镜头顺着她指的方向拉近,果然看见官方发放的砂锅盖沿缺了个小口,锅底还印着道浅褐色的裂纹,旁边老赵的助理正捂着嘴偷笑,偷偷把完好的砂锅往自家操作台挪了挪。
后排的网约车司机老陈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个写满字的纸板:“节目组不公平!凭什么老赵的砂锅是好的?” 他刚喊完,身边十几个观众跟着起哄,举着手机对准操作台录像,弹幕瞬间刷满 “严查暗箱操作”“老赵又使坏了”。周小雨赶紧把直播镜头转向食材台,声音带着点急颤:“家人们放心,我们一定解决!李老师和沈老师可是‘邪修 + 正统’黄金搭档!”
沈亦舟捏着砂锅边缘试了试承重,眉头拧成疙瘩:“裂缝太深,直接加热会漏汁。” 他转头看向李伟,却见对方正蹲在地上翻官方工具箱,手指在锡箔纸、钢丝球和硅胶铲之间飞快穿梭。观众席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急得快哭了,拽着张大妈的衣角:“阿姨,李老师会不会做不完啊?” 张大妈拍着她的手安慰:“放心!咱小李能用微波炉做披萨,还怕个破砂锅?”
“有了!” 李伟突然举起卷锡箔纸,观众席瞬间安静下来,连评委席的总厨都往前倾了倾身子。他把锡箔纸剪成比裂缝宽两倍的长条,蘸了点清水往锅底贴:“沈老师,你帮我把砂锅反过来,用手指顶住裂缝内侧,我在外层叠锡箔纸,这样能形成双层防护。” 沈亦舟立刻照做,指尖贴着微凉的砂锅内壁,能清晰感受到李伟贴锡箔纸时的力度。
台下的老陈突然吹了声响亮的哨子:“好办法!我修车载水箱就用这招!” 他身边的大学生小杨举着个自制的 “加油牌” 晃得更欢了,牌上画着个用锡箔纸补砂锅的简笔画小人。观众席的气氛渐渐缓和,有观众开始小声讨论:“这方法能行吗?会不会煮到一半锡箔纸掉了?” 旁边立刻有人反驳:“没看见沈师傅在里面顶吗?俩人配合着呢!”
刚补好砂锅,新的麻烦又来了。李伟打开官方调料包,突然发现里面的米酒只有半袋,香油袋还破了个小洞,洒得只剩个底。“怎么回事?” 他举着空了一半的香油袋对着镜头,观众席瞬间炸了锅。张大妈直接踩着椅子站起来,指着老赵的操作台喊:“我刚才看见他助理偷换调料包!把你们的满袋香油换给老赵了!”
这话一出,后排的观众纷纷站起来往前凑,有个戴眼镜的男士举着长焦相机喊:“我拍下来了!刚才老赵助理假装拿错调料包,把你们的香油换走了!” 镜头里清晰地显示,老赵的操作台上摆着两袋完好的香油,而他本人正假装调试燃气灶,眼神却频频往李伟这边瞟。
评委席的总厨脸色一沉,立刻让工作人员去核查。台下的议论声变成了声讨,广场舞阿姨们集体举起灯牌,“抵制作弊” 的喊声震得音响都嗡嗡响。小杨突然跑到过道里,举着个手写的 “调料计算公式” 牌:“李老师!用米酒 + 生抽 + 蜂蜜能代替香油!比例 3:2:1!我昨天试过!” 他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传遍全场,观众们纷纷点头:“这招可行!我家没香油就这么做!”
李伟眼睛一亮,立刻让沈亦舟按比例调配替代香油。沈亦舟握着量勺的手稳得没一丝颤抖,每倒一种调料都对着灯光看刻度:“米酒 15 毫升,生抽 10 毫升,蜂蜜 5 毫升,刚好够三杯料的量。” 观众席传来一阵赞叹,有个做餐饮的观众小声跟身边人说:“这沈师傅是真有功底,换我手抖得早倒多了。”
就在这时,操作台的燃气灶突然 “噗” 地一声灭了。工作人员跑过来道歉:“抱歉!电路过载跳闸了,预计 15 分钟才能恢复供电!” 离交菜时间只剩 20 分钟,观众席瞬间安静下来,刚才哭了的小姑娘又红了眼眶,老陈急得直拍大腿:“这要是做不完可咋办?”
李伟却突然抓起官方提供的不锈钢饭盒,对着沈亦舟喊:“用饭盒当临时锅!你把腌好的鸡翅根放进饭盒,我去借观众的保温杯装热水,用热水浴加热!” 沈亦舟立刻行动,手指飞快地把鸡翅根和栗子码进饭盒,还不忘撒上把九层塔:“饭盒要盖松点,留条缝让蒸汽散出去,不然肉会闷老。”
观众席的反应比选手还积极,前排的观众纷纷递保温杯,有个老太太颤巍巍地递过个印着 “老干部活动中心” 的保温杯:“孩子,这杯子保温好,刚灌的开水,你用!” 老陈更是扛着个车载保温箱跑过来:“这里面有 80 度的热水,够你加热到熟!”
李伟把装着鸡翅根的饭盒放进保温箱,周围围满了观众,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计时器。有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小声问:“妈妈,李老师能成功吗?” 妈妈摸着他的头说:“肯定能,你看李老师和沈老师配合得多好。” 观众席的气氛从紧张变成了期待,有人开始倒计时,还有人自发地唱起了《加油歌》。
“还有 5 分钟!” 主持人的提醒声响起时,李伟打开保温箱,一股浓郁的香味瞬间飘出来。沈亦舟赶紧接过饭盒,用筷子戳了戳鸡翅根:“熟了!但还缺层焦香,得赶紧回锅!” 这时电路刚好恢复,燃气灶重新燃起火焰,李伟把饭盒里的食材倒进补好的砂锅,沈亦舟立刻开猛火收汁,两人一个颠锅一个撒料,动作默契得像练了千百遍。
台下的观众全都站起来,张大妈带着广场舞阿姨们跟着颠锅的节奏拍手,老陈的扩音喇叭里响起了《最炫民族风》的前奏,连评委们都忍不住点头跟着打节拍。当最后一把九层塔撒进砂锅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个观众激动地扔了把彩带,刚好落在砂锅旁边,像是给这道 “危机四伏” 的三杯鸡镀了层彩。
“请各选手呈上菜品!” 李伟和沈亦舟端着砂锅走到评委席时,台下的欢呼声差点盖过主持人的声音。总厨夹起一块鸡翅根放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这口感太惊艳了!鸡肉弹牙不柴,三杯料的香味完全进去了,还有淡淡的焦香,根本吃不出是用饭盒和保温杯做的。” 他转头看向另外两位评委,“你们觉得呢?”
另一位评委刚尝了口栗子,就对着观众席笑了:“这栗子粉糯入味,比我用砂锅焖的还好吃。而且我刚才看了全程,这两位选手面对工具损坏、调料被换、电路跳闸三重危机,不仅没慌,还能默契配合,用邪修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家常菜的真谛 —— 不被工具和条件限制,用心就能做出好味道。”
台下的欢呼声再次响起,张大妈激动得抱住身边的阿姨哭了,老陈的扩音喇叭里喊着 “晋级了!”,小杨举着 “邪修必胜” 的牌子绕着观众席跑了一圈。而老赵那边,他的三杯鸡因为香油放多了,咸得发苦,评委们只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他的助理低着头不敢说话,台下老赵的粉丝区一片沉默,和 “烟火厨坊后援团” 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
宣布晋级名单时,当主持人念出 “李伟、沈亦舟” 的名字,台下的观众几乎沸腾了。张大妈带着阿姨们冲上台,把手里的花环戴在两人脖子上,老陈和小杨抬着个自制的 “冠军预备” 牌匾跑过来,观众们纷纷举着手机拍照,弹幕刷满 “实至名归”“期待复赛”。
下台时,李伟和沈亦舟刚走到后台,就有其他选手过来取经,问他们用锡箔纸补砂锅和热水浴加热的方法。有个做私房菜的选手笑着说:“以前我觉得做菜就得按规矩来,今天看你们俩,才知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沈亦舟笑着点头:“其实是我们运气好,有这么多观众帮忙出主意。”
而在观众席的角落,老赵正脸色阴沉地收拾东西,他的助理小声说:“赵老师,复赛我们再想办法,肯定能赢他们。” 老赵没说话,只是狠狠地瞪了眼 “烟火厨坊后援团” 的方向,这个眼神刚好被路过的小杨拍了下来,小杨赶紧跑去找李伟:“李老师,老赵肯定没放弃,复赛你们要小心!”
夕阳透过演播厅的窗户洒进来时,“烟火厨坊” 的众人正围着砂锅庆功。台下的观众还没散,有个小女孩跑过来,递了张画着砂锅和保温杯的画给李伟:“李老师,这是我画的,你要加油!” 李伟蹲下来接过画,笑着说:“谢谢你,复赛我一定加油!”
周小雨对着直播镜头说:“家人们,初赛顺利晋级!特别感谢现场所有观众的帮忙,没有你们的调料配方、保温杯和加油声,就没有这道三杯鸡!明天我们会直播复盘初赛,教大家怎么用普通工具做三杯鸡,记得来看!” 弹幕里满是 “期待复赛”“老赵别搞事” 的留言,打赏礼物堆成了小山。
离开演播厅时,老陈开车送大家回去,车窗外的路灯一盏盏掠过。李伟看着手里的画,突然跟沈亦舟说:“复赛肯定更难,老赵说不定还会使坏,我们得提前准备点‘邪修绝招’。” 沈亦舟点头:“我已经在想了,下次我们可以把正统的火候控制和你的邪修工具结合,比如用保温杯焖汤,再用砂锅收汁,效果肯定更好。”
车后座的张大妈突然说:“复赛我们后援团还来!我已经跟广场舞队的姐妹们说了,每人带个保温杯,既能当加油道具,还能帮你们救急!” 老陈也跟着说:“我把车载保温箱改成‘移动厨房’,里面放满热水和调料,保证你们随时能用!”
李伟看着身边这群热情的伙伴,突然觉得,这场比赛从来不是他和沈亦舟两个人的战斗,而是所有热爱生活、热爱家常菜的人共同的战斗。那些在危机时刻递来的保温杯、喊出的配方、举起的灯牌,都是最珍贵的力量。而他不知道,复赛的舞台上,不仅有老赵更阴险的算计,还有一位意想不到的 “帮手” 在等着他们 —— 那位在初赛现场拍了全程的戴眼镜男士,其实是《家常菜争霸赛》的特邀观察员,他已经把李伟和沈亦舟的 “协作精神” 写进了推荐报告,这将成为他们复赛最大的伏笔。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烟火厨坊” 的招牌在远处亮起,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复赛,提前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