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厨坊” 的卷闸门刚拉到一半,就被门外的欢呼声堵得严严实实。老周扛着个刷得锃亮的移动厨车,车身上用红漆喷着 “国民厨神专属移动厨房”,车轮还缠着防滑胶带 —— 这是他用比赛剩下的材料改的,凌晨三点就爬起来打磨铁皮,袖口还沾着没擦干净的机油。“咱这厨车能拉能推,” 他拍着车斗笑,“以后出去做活动,煎炒烹炸都能来,比固定灶台灵活!”
李建国蹲在门槛上翻账本,蓝色封皮上贴了张 “百万基金规划” 的便利贴,笔尖在 “装修费 30 万”“厨具费 15 万”“食材储备 10 万” 上反复划圈,老花镜滑到鼻尖也没顾上扶:“这基金得省着花,上次问王婶菜市场的门面,月租就要八千,还得装修 —— 咱得算清楚每一分钱,不能像比赛时那样随手用备用食材。”
周小雨举着手机冲进来说话都带喘,薄荷绿卫衣上印着新做的 “烟火厨坊” logo,屏幕里的粉丝数还在跳,从昨天的 80 万涨到了 150 万:“家人们疯了!新增粉丝 70 万,连麦申请排到 100 号以后!刚还有个粉丝说要给咱寄自家种的青稞,足足五十斤!” 她把手机怼到李伟面前,弹幕像瀑布似的往下滑:“求厨神教青稞酸奶糕!”“百万基金要开分店吗?”“我是外卖骑手,能不能教做快速便当?”
李伟刚把比赛得的 “国民家常菜厨神” 证书挂在墙上,相框还没摆正就被弹幕逗笑:“别急别急!今天回归日常,教大家做道比赛后遗症菜 —— 青稞酸奶糕,不用烤箱不用蒸笼,微波炉就能搞定,老人小孩都爱吃!”
沈亦舟已经从陶瓮里舀出青稞粉,白围裙上别着昨天比赛用的银质小勺,指尖捻起一点粉对着光看:“正统青稞糕要先把青稞粉过三遍筛,加黄油揉成面团醒发一小时,蒸的时候要控制在中火,蒸四十分钟才能保证外糯里软。” 他往不锈钢盆里倒粉,动作轻柔得像在摆弄易碎品,“青稞粉黏性差,得加少量糯米粉中和,比例是 3:1,不然蒸出来会散。”
“沈师傅又开始‘精致’了!” 李伟凑过来抓了把青稞粉直接倒进微波炉专用碗,“打工人哪有时间筛粉醒发?直接加酸奶和两勺白糖,搅拌成糊状,高火叮三分钟就行 —— 上次幼儿园王老师还说,用这个方法教小朋友做辅食,连三岁小孩都能上手。”
话音刚落,直播间就弹出连麦申请,Id 是 “小区保安张大爷”,头像里的大爷穿着制服举着对讲机。周小雨赶紧接通,屏幕里立刻传来滋滋的电流声,张大爷举着对讲机当扩音器:“李老师!我是咱小区的保安,昨天看你比赛赢了,今天特意学做青稞糕!” 他把镜头转向保安亭的桌子,上面摆着个豁口的瓷碗,里面的青稞糊拌得黑乎乎的,“我加了点酱油,想着能提鲜,结果成这样了 —— 你看还有救吗?”
弹幕瞬间刷满 “酱油青稞糕是什么黑暗料理”“大爷太有才了”“求尝一口”,李伟强忍着笑:“张大爷您别急!下次别加酱油,加两勺蜂蜜,叮的时候盖张湿纸巾,能防止表面变干。您这碗要是不嫌弃,加点酸奶再叮一分钟,说不定能变成‘咸甜双拼版’,别有风味!”
张大爷立刻拿起酸奶往碗里倒,对讲机突然传来其他保安的声音:“老张!门口有人找你,说是来送青稞的!” 张大爷一拍大腿:“哎呀!是昨天跟李老师说的粉丝,送五十斤青稞来的!我先去收东西,一会儿再连麦交作业!” 说着就举着对讲机跑了,镜头晃得观众都笑出眼泪。
沈亦舟已经把筛好的青稞粉揉成面团,黄油在掌心慢慢融化,裹着粉粒形成细腻的纹路:“正统做法里,黄油要提前软化到室温,不能用微波炉叮,不然会油水分离,影响口感。” 他把面团分成均匀的小剂子,用手掌搓圆再按扁,“每个剂子重 25 克,大小差不能超过 2 克,这样蒸出来才整齐。”
他对着镜头展示剂子:“新手分不清克数,就用矿泉水瓶盖当模具,面团刚好能填满瓶盖,就是标准大小。蒸的时候在笼屉上垫油纸,别用纱布,纱布会粘住糕体,不好脱模。”
李伟却已经把青稞酸奶糊放进微波炉,叮了两分钟就拿出来,糕体蓬松得像云朵:“你们看,邪修版就是快!酸奶里的乳酸菌还能代替酵母,不用醒发,新手零失败。” 他用勺子挖了一块递到沈亦舟嘴边,“尝尝,比你那正统的还软,小朋友肯定爱吃。”
沈亦舟咬了一口,眼睛亮了:“确实软,但少了点青稞的嚼劲,下次可以加少量熟青稞粒,既能保留口感,又不用醒发。” 他这话刚说完,直播间就弹出新的连麦申请,是 “幼儿园王老师”,镜头里十几个小朋友围着桌子坐,每人面前都摆着个小碗。
“李老师!沈老师!我们在教小朋友做青稞酸奶糕!” 王老师举着个小朋友的作品,上面撒满了彩色糖粒,“就是小明把酸奶倒多了,变成‘青稞酸奶汤’了,您看怎么办?” 镜头转向小明,小朋友举着沾满糊糊的勺子,委屈地说:“我想让糕糕更甜……”
弹幕瞬间被 “小朋友太可爱了”“酸奶汤也能喝啊” 刷屏,李伟笑着说:“没关系!加两勺青稞粉再拌拌,叮的时候多叮一分钟,就能变成‘青稞酸奶羹’,用勺子挖着吃,比糕还好吃!” 王老师立刻照做,小朋友们欢呼着加粉,有的还往碗里加葡萄干,场面热闹得像过节。
老周凑过来看直播,突然拍了下手:“我有主意了!咱这移动厨车可以改成‘亲子厨房车’,周末去公园教小朋友做辅食,既能推广咱的邪修菜,又能赚点零花钱 —— 装修费就能省点了!” 李建国立刻掏出账本,在 “亲子活动收入” 那栏画了个对勾:“这个好!一次收 20 块材料费,周末两天就能赚两千,够付半个月房租了!”
周小雨突然尖叫起来:“家人们!外卖站点的刘站长连麦申请!他带了二十个骑手来!” 镜头接通,屏幕里挤满了穿黄色外卖服的骑手,刘站长举着个便当盒:“李老师!我们骑手天天吃外卖,想跟您学做快速便当,用您教的方法,十分钟就能做好的那种!”
一个骑手举着个变形的饭盒:“上次我用您教的微波炉糖醋排骨,在站点热饭,同事们都抢着吃!今天想学制青稞酸奶糕,当早餐方便!” 另一个骑手补充:“我们站点有微波炉,每天早上叮三分钟就能吃,比买包子省钱还健康!”
李伟立刻拿起青稞粉演示:“骑手兄弟听好了!用保温杯泡青稞粒,早上出门前倒进去,到站点刚好泡软,加酸奶和白糖,叮一分钟就是早餐 —— 不用洗碗,保温杯直接当碗用!” 沈亦舟补充:“泡青稞时加一勺燕麦,更抗饿,跑单时不容易低血糖。”
刘站长听得连连点头:“我们这就组织骑手学!以后每个骑手的便当盒上都贴‘烟火厨坊’的 logo,帮您宣传!” 弹幕里的骑手粉丝立刻刷起 “求站点地址”“我要去蹭饭”,周小雨赶紧记下:“后续会给骑手兄弟们出专属便当教程,关注直播间不迷路!”
直播到一半,李建国突然凑过来,把账本递给李伟:“咱得好好规划百万基金了。我算过,开一家社区店,房租加装修要 40 万,厨具和首批食材 20 万,剩下的 40 万留着当流动资金 —— 要是开两家,就得再找投资人,风险太大。”
老周立刻反对:“开什么固定店!咱改十辆移动厨车,分十个社区跑,一辆车才 5 万,十辆才 50 万,剩下的 50 万搞线上预制菜,比如青稞酸奶糕的预拌粉,粉丝在家加水就能做 —— 比开店灵活,还不用付房租!”
沈亦舟皱着眉思考:“我觉得可以先开一家体验店,既能让粉丝线下学做菜,又能测试预制菜的销量。体验店可以分两个区,正统区教传统做法,邪修区教便捷技巧,让大家自己选 —— 符合咱‘烟火厨坊’的理念,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做菜方式。”
李伟看着弹幕里粉丝的建议,笑着说:“你们看,粉丝说要搞‘邪修厨艺培训班’,还有人说要做‘社区共享厨房’,让没锅的人来做饭 —— 这些都可以试试。百万基金不是用来存着的,是用来让更多普通人吃到好吃的家常菜,用简单的工具做出美味,这才是‘国民家常菜厨神’的意义。”
这时,张大爷又连麦进来,手里举着个成功的青稞酸奶糕,身后堆着五十斤青稞:“李老师!我成功了!这是送您的青稞,还有小区业主托我问,能不能周末在小区广场搞个做菜比赛,大家都想跟您学!” 弹幕立刻刷起 “求举办比赛”“我要报名”,周小雨赶紧记下:“下周就办!主题是‘家庭邪修菜大赛’,冠军能获得百万基金赞助的厨具套装!”
直播接近尾声时,周小雨公布了粉丝数:“家人们!咱直播间粉丝突破 180 万了!新增 100 万粉丝,感谢大家的支持!后续我们会陆续推出骑手便当教程、亲子辅食课、社区做菜比赛,百万基金的每一笔开销都会在直播间公示,让大家监督!”
李伟举着青稞酸奶糕对着镜头:“谢谢大家的支持!‘烟火厨坊’不会因为成了‘厨神’就变味,还是那个用微波炉做披萨、用保温杯做煲仔饭的小厨房。百万基金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在让更多人爱上家常菜、学会做家常菜上 —— 后续的计划,我们会慢慢跟大家商量,你们的每一个建议,都是咱的方向。”
沈亦舟也对着镜头点头:“正统与邪修不是对立的,是让大家有更多选择。后续我会在直播间教正统菜的简化版,让新手也能学会;李伟会继续教邪修技巧,让忙碌的人也能吃到热乎饭。百万基金,是我们共同的烟火梦想,需要大家一起参与。”
夜幕降临,“烟火厨坊” 的灯还亮着。老周在改装移动厨车,车斗里已经放好了迷你微波炉和保温杯;李建国在账本上写下 “百万基金初步规划:体验店 35 万 + 移动厨车 20 万 + 预制菜研发 25 万 + 流动资金 20 万”,旁边画了个举着青稞糕的小人;周小雨在整理粉丝的建议,笔记本上记满了 “开社区共享厨房”“做老人餐教程”“搞线下美食节”;李伟和沈亦舟在研究青稞酸奶糕的预拌粉配方,讨论着怎么让粉包更方便携带。
窗外,张大爷在小区广场上跟业主说周末的做菜比赛,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念叨着 “青稞酸奶糕”,外卖骑手们在站点里讨论着明天的便当 ——“国民家常菜厨神” 的热度,没有变成遥不可及的光环,而是化作了家家户户厨房里的烟火气。
百万基金的规划才刚刚开始,“烟火厨坊” 的故事也远未结束。在这个小小的厨房里,正统与邪修继续碰撞,老粉丝与新粉丝共同参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因为家常菜的香气变得温暖而鲜活。而那些关于创业、关于梦想、关于烟火气的未来,正藏在每一次直播间的互动里,藏在每一道简单却用心的家常菜里,等待着被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