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神笔的再次蜕变,笔身散发着淡淡的金光!
那一下轻微而有力的震动,如同心跳,隔着衣料,清晰地传递到苏正的掌心。
他扶着王大娘的手臂,感受着老人那份源自肺腑的感激,掌心里的那阵悸动也随之变得温热。周围是鼎沸的人声,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欢笑,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追逐打闹。这些声音与情绪,仿佛都成了某种燃料,通过苏正的身体,被胸口口袋里的那支钢笔悄然汲取。
苏正不动声色地安抚好激动的老人,又和村支书老张交代了几句后续安置的细节,便转身离开了人群。他没有走向停在村口的汽车,而是顺着田埂,朝着远处那条蜿蜒的小河走去。
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
初夏的风拂过田野,带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气息。远处的易地搬迁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被风送来,听起来却不觉得嘈杂,反而像是一曲充满希望的交响乐。苏正的脚步不快,踩在松软的田埂上,每一步都格外踏实。
他知道,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着真正的改变。不是文件上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每一个村民脸上舒展开的皱纹,是每一个家庭重新燃起的希望。
河边有几棵老柳树,柳絮已经落尽,翠绿的枝条垂在水面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苏正找了一块干净的青石坐下,四周无人,只有潺潺的流水声和偶尔的鸟鸣。
他平复了一下心绪,这才伸手探入胸前的口袋,将那支钢笔取了出来。
当钢笔躺在他掌心的那一刻,苏正的呼吸微微一滞。
它变了。
不再是之前那种符文在笔身表面闪烁的状态。此刻的钢笔,整个笔身都仿佛被注入了生命。那原本深邃沉静的黑色笔杆,此刻像是变成了最纯净的黑曜石,内部,有淡淡的金色光晕在缓缓流淌,如同星云在宇宙深处静静旋转。
之前那些清晰可见、棱角分明的符文,此刻已经融入了光晕之中,化作了流光的一部分。它们不再是简单的闪烁,而是在笔身内部缓缓游动,像一群金色的锦鲤,在幽深的潭水中嬉戏。整个笔身散发着一层柔和而温暖的淡金色光芒,将苏正的手掌都映照成了一片温润的金色。
它不再像一件“工具”,更像是一件被岁月和功德精心打磨过的“神器”。
苏正能感觉到,从笔身传来的不再是之前那种冰冷的质感,而是一种带着温度的、如同暖玉般的触感。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笔身内部那股流淌的力量,与自己的心跳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他想起了这几天发生的一切。
想起了赵德亮在县委大院门口,那张混合着泥土、血泪和恐惧的脸,以及他那一声撕心裂肺的“求求你们查我吧”。也想起了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包工头、关系户,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争先恐后地冲向纪委大门,攀比着谁的罪行更重。
那是【官僚怨气】,是他们从云端跌落泥潭的绝望和恐惧,是他们亲手编织的谎言反噬自身的苦果。这股能量庞大而驳杂,充满了负面的情绪。
但同时,苏正也想起了刚才的场景。
想起了王大娘握着他的手,那双干枯的眼睛里流下的滚烫泪水。想起了那个男人望着新房,眼眶泛红,对儿子许下未来的承诺。想起了那个小男孩,嘴里含着冰糖葫芦,脸上洋溢着最纯粹的甜。
这是【民意功德】,是无数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喜悦,是最质朴、最纯粹的善意。这股力量温暖而纯净,如同山间的清泉,洗涤着一切污浊。
一阴一阳,一浊一清。
两股截然不同,却又同源而生的力量,在这次事件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它们同时被这支笔所吸收,最终,那股磅礴而纯净的【民意功德】,似乎彻底压倒了【官僚怨气】,并将其中的杂质涤荡干净,最终引发了这一次的蜕变。
它不再仅仅是靠“怨气”驱动的复仇之笔,更是一支承载着“功德”的希望之笔。
苏正缓缓握紧了钢笔。
他不知道这次蜕变会带来什么新的变化,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笔中蕴含的力量,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强大,也更加的……可控。如果说以前的力量像是一道不可捉摸的闪电,那么现在,它更像是一条在他掌心盘踞的、温顺的金龙。
这支笔,是爷爷留给他的。
苏正的脑海里,浮现出爷爷那张布满皱纹却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一位在基层干了一辈子的老干部,一辈子两袖清风,勤勤恳恳。他留下这支笔的时候,是否预料到了今天?还是说,这支笔本身,就是爷爷那份“为人民服务”的执念,在自己身上的一种延续?
他不知道答案。
但他知道,当他握住这支笔的时候,他握住的不仅仅是一份颠覆规则的力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就在苏正沉思之际,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打破了河边的宁静。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县委办的号码。他接起电话。
“苏常委您好,我是小陈。”电话那头,是周炳坤的秘书,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正式,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可的恭敬。
“陈秘书,有事吗?”
“周书记请您现在到他办公室来一趟。”陈秘书的语气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马上。”
“好,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苏正站起身,将那支依旧散发着淡淡金光的钢笔,小心翼翼地收回胸前的口袋。那温润的触感贴着胸口,仿佛一个温暖的烙印。
他抬头看了一眼远方。县城的轮廓在午后的阳光下清晰可见。
周书记在这个时间点找他,而且是用“马上”这样不容置疑的词,所为何事,苏正心里已然有数。
那场由“贫困”引发的自首潮,不仅仅是追回了八千万的赃款,更是在清源县官场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而他,苏正,作为那份报告的提交者,作为整个事件的隐形推手,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也推到了周炳坤的面前。
他拍了拍裤腿上沾染的些许尘土,眼神平静而深邃。
一场大戏刚刚落幕,而另一场,显然才正要拉开序幕。
他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脚步比来时更加沉稳有力。口袋里的那支笔,仿佛不再是身外之物,而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随着他的心跳,散发着恒定而温和的光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