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
天色还是全黑的,蜂巢基地的探照灯光柱在云层下面来回扫着。
公路上,全是引擎连成片的轰鸣声。
中型合成旅第160旅,正在做最后的出发准备。
旅长萧砚秋站在指挥车旁,没看周围忙碌的士兵,视线一直落在手里的战术平板上。屏幕的光映出他分明的脸部轮廓,一行行人员、装备、物资的数据在他指尖下飞速划过。
副旅长秦砺锋的嗓门最大,他宽厚的肩膀在人群里很显眼,黝黑的皮肤在灯下反着光。
“都给老子把装备捆扎实了!”
“谁的装备在路上颠掉了,就自己给我跑回去捡!”
他布满老茧的手掌拍在一辆步战车的侧装甲上,发出沉闷的“邦邦”声。
参谋长叶逐光拿着通讯器,正跟各营连的指挥官确认最后情况,他语速很快,吐字清晰:
“侦察营,无人机调试状态回报。”
“炮兵营,火炮自检程序进度。”
“所有单位,五分钟后登车,误差不许超过三十秒。”
政委温景行戴着黑框眼镜,在即将登车的战士们中间走动。他会走到士兵身边,帮他们拉正有些歪的头盔,或者拍拍他们的肩膀。
凌晨四点三十分。
“登车!”
命令通过电台传到整个集结区。
士兵们迅速有序的涌向各自的车辆。
履带压过地面的嘎吱声,车门闭合的金属撞击声,此起彼伏。
一辆辆09步战车、11式突击车、pLL09型榴弹炮依次启动,车灯汇成两条光带,朝着基地出口开去。
基地大门口。
李伟站在最前面。
他身后,是顾瀚辰、郑卫东、罗战戈三位上将。
四人都没说话,只是静静站着,看着开过来的160旅车队。
160旅的头车,一辆猛士指挥车,在经过他们面前时放慢了速度。
车窗降下,露出萧砚秋那张轮廓分明的脸。
他没说话,对着车外的李伟,抬手敬了个军礼。
李伟抬起手臂,用力回礼。
指挥车加速驶过。
紧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
每辆战车经过,车里的士兵都会透过观察窗或者打开的舱盖,朝指挥官的方向行注目礼。
李伟的手臂一直没有放下。
车队驶出基地大门,融入了黎明前的黑暗。
车队在空旷的城市高架上飞驰。
一路上,除了风声和引擎的轰鸣,没有别的声音。
道路两旁没有灯光的建筑和废弃车辆,在车灯的扫射下一闪而过。
清晨六点。
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
车队抵达了理工大学。
这里已经被125旅改造成了一个前线据点。
车队刚停稳,125旅的四位主官已经大步迎了上来。
走在最前的125旅旅长厉剑锋说:
“萧旅长,你们比预定时间早到了。”
萧砚秋从指挥车上跳下,跟对方用力握了握手。
“路上没什么情况。”
160旅副旅长秦砺锋看见了125旅的副旅长,走过去一巴掌拍在对方肩膀上。
“老高,阵地收拾得怎么样?地方够我们这么多车停吗?”
125旅的高战副旅长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
“放心,给你们准备了最好的车位,保证风水好。”
160旅参谋长叶逐光直接找到了125旅的参谋长,两人指着远处改造完的停车场,低声说着什么,手指不时在空中比划行车路线和停放区域。
两个旅的政委也走到了一起,温景行微笑着说:
“你们的战士,辛苦了。”
125旅的政委摆摆手。
“都是为了一个目标。”
160旅的战士们开始下车。
125旅的士兵早就在各处路口等着,挥动着手里的红色荧光棒,引导着一辆辆战车,驶入规划好的停车区域。
改造过的露天停车场和地下车库,被分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坦克、步战车、炮车、后勤车辆,各归其位,停放得整整齐齐。
八位旅级主官并肩走向学院的主食堂。
食堂里灯火通明,热腾腾的食物香气飘了过来。
巨大的不锈钢餐桶里,盛满了红烧肉、大盘鸡、西红柿炒蛋、炒青菜。
主食是白米饭和馒头,管够。
这是战前难得丰盛的一餐。
战士们排着队,默默的打饭,然后找位置坐下,埋头吃饭。
整个食堂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八位指挥官各自打了饭,围坐在一张长桌旁。
桌上没有酒,只有热豆浆。
125旅旅长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放进嘴里。
“老萧,明天凌晨的行动,你们旅当穿插部队,压力不小。”
萧砚秋用筷子拨着米饭。
“再大的压力,也得把钉子楔进去。”
秦砺锋已经吃完了半盘饭。
“放心,只要你们的尖刀能撕开一道口子,我们就能把敌人的后路彻底包圆了。”
没人再多说话,都在抓紧时间补充体力。
窗外,天色正在一点点亮起来。
一场决定魔都南站归属的战役,马上就要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