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关于斯提科西亚,有一点私设,不要深究。)
自光历2350年起,时间的长河再次以稳定的节奏向前奔流。
格林履行着他的承诺,每一年都会抽出几天时间,通过雅努斯的门户前往哀地里亚,将各个分身在日常任务中积累的、对他而言已属淘汰的装备,一批批地交给遐蝶。
这些在格林眼中只是“占背包格子”的货色,对于哀地里亚的军队而言,却是梦寐以求的精良武装。
铠甲更坚,兵刃更利,遐蝶麾下的军队装备水平,悄然凌驾于周边绝大多数城邦之上。
经过三年的潜心准备与武装,当哀地里亚的常备军从五万扩充到八万之时,这支羽翼渐丰的死亡军团,终于亮出了獠牙。
大军如同黑色的潮水,从无底沼泽方向涌出,打着死亡泰坦塞纳托斯信徒的旗号,向着茫茫雪原上的其他城邦发起了扩张。
过程,比预想中更为顺利。
一方面,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本身带来的碾压优势。
另一方面,则源于遐蝶本人在战场上那令人绝望的威慑力。
她无需亲自冲锋陷阵,只需出现在战场后方,那双蕴含着寂灭气息的紫色眼眸,便足以让敌人胆寒。
任何试图靠近她、执行斩首任务的精锐,往往尚未踏入她周身范围,便会在一阵无形的冰冷中迅速失去生机,如同被无形的死亡之镰收割。
这恐怖的一幕,很快便与古老的传说结合,引发了更广泛的恐慌。
“死亡泰坦塞纳托斯已然从冥土归来,常驻阳世,庇护着她的圣女!”
这样的流言如同野火般蔓延。
许多原本还试图抵抗的城邦,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几乎是望风而降。
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哀地里亚的旗帜便插遍了极北之地几乎所有重要的城邦与据点,确立了其北境霸主的无可争议的地位。
“死亡圣女”遐蝶的威名,也随之传向了南方诸多城邦,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与忌惮。
吞并容易,消化却难。
在基本统一极北之地后,遐蝶展现了超越年龄的理智与远见,她果断下令停止了扩张的脚步。
新占领的领土内部,民族混杂,制度不一,人口流动频繁,如同一盘散沙。
若不加以整合与建设,这支庞大的势力不过是外强中干的乌合之众,一旦遭遇强敌,极易从内部崩解。
这些繁琐却至关重要的治理工作,遐蝶并未事事亲力亲为。
她很好地发挥了阿蒙内特这位前总祭司的能力与经验,将大量的行政、统筹事务交由她处理。
阿蒙内特虽然权力欲望依旧,但在遐蝶绝对的力量和威望压制下,倒也兢兢业业,将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未出大的乱子。
极北之地外围的城邦,见这支凶悍的“死亡”军团停止了南下的步伐,纷纷松了一口气。
为了自保与试探,他们陆续派出使者,携带重礼,前往哀地里亚,希望能与这位新晋的北境霸主建立外交关系。
哀地里亚则趁机狮子大开口。
建交?可以。
但前提是,必须“上供”。
粮食、矿产、布匹、驯化好的大地兽……哀地里亚急需的各种资源,被列成了一份长长的清单。
此外,若能派遣青壮劳力,帮助哀地里亚在极北之地边缘的险要处修建一座坚固的城池要塞,作为未来可能继续南下的桥头堡,那将是展现诚意的最佳方式。
在武力的威慑和“破财消灾”的心理下,许多城邦不得不接受了这些苛刻的条件。
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入哀地里亚。
整合、建设、吸纳、练兵……这一系列繁琐的工作,耗费了漫长的时光。
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光历2370年时,哀地里亚才终于勉强消化了急速膨胀的领土与人口,初步建立起一套能够有效维持这个庞大城邦联盟运转的统治体系。
其常备军队的数量,在精兵政策下,稳定在了十五万之众。
在这个万邦林立、大多城邦军队不过数万的时代,哀地里亚已然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巨无霸。
根基既已稳固,目光便再次投向远方。
下一步的扩张方向,经过深思熟虑,选定在了靠近极北之地的沿海地区,那片曾经承载着遐蝶诞生的土地——斯提科西亚。
新的风暴,即将在那片熟悉的海岸线酝酿。
斯提科西亚,这座独特的沿海城邦,成为了哀地里亚南下扩张的第一个目标。
它的特殊性在于其双重信仰。
这里的居民既敬畏死亡泰坦塞纳托斯,又崇拜海洋泰坦法吉娜。
这并非精神分裂,而是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严冬时节,万里冰封,凛冽如同极北,死亡的气息仿佛触手可及。
而其他季节,海港解冻,人们扬帆出海,生计与希望皆系于那片蔚蓝,自然要祈求海洋的庇佑。
按季节轮换信仰,在此地显得理所当然。
选择首先攻占这里,哀地里亚有着多重考量。
其一,信仰上的部分重合。
理论上更容易进行统治整合与文化渗透。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哀地里亚急需海洋资源。
极北之地虽然疆域辽阔,但土地贫瘠,产出有限。
如今要维持整个庞大联盟的运转,尤其是粮食补给,光靠内部产出和南方城邦的“上供”已显捉襟见肘。
广阔而富饶的海洋,成为了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
哀地里亚并未直接挥师南下,而是先礼后兵,派出信使,给斯提科西亚的女王送去了一封措辞看似客气,实则暗藏刀锋的信函。
信中以“同信死亡,本是一家”为由,邀请斯提科西亚“自愿”加入哀地里亚联盟,并承诺若女王应允,她本人可以继续担任斯提科西亚的城主,保有相当的自治权。
但信末笔锋一转,明确表示若遭拒绝,哀地里亚将“助其做出正确选择”,希望对方“勿谓言之不预”。
(勿谓言之不预: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字里行间,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斯提科西亚的女王,格林很久以前见过。
正是当初他潜入城中寻找遐蝶下落时,那个即便被利刃抵喉也未曾松口的刚烈女子。
而这次,她的性格,一如往昔。
收到这封近乎最后通牒的信函,女王勃然大怒,立刻召集所有贵族与将领,宣布全民备战,誓死抵抗,绝不言降。
她一边紧急派遣信使,携带求援信前往南方诸多交好或利益相关的城邦,希望能组建援军。
另一边,她亲自前往城中的海洋神庙,虔诚祈祷,希望能得到海洋泰坦法吉娜的启示或帮助,庇佑她的城邦度过此劫。
然而,正如门径泰坦雅努斯曾说的那样。
世间城邦无数,纷争从未停歇,若每位泰坦都要插手凡人间的争斗,那他们恐怕早已沦为世间最忙碌的存在。
理所当然的。
法吉娜,并未回应女王的祈求。
哀地里亚的信使带回了斯提科西亚誓死抵抗的消息。
战争机器随之启动。
八万经过休整和武装的哀地里亚精锐,如同黑色的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开出新建的边缘要塞,直扑斯提科西亚。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变故,在双方军队正式接战前发生了。
就在哀地里亚大军尚在途中时,斯提科西亚传来噩耗。
那位性格刚烈、力主抗敌的女王,遇刺身亡!
城邦瞬间陷入混乱与悲愤。
女王十七世仓促继位,她继承了前任的意志,在继任典礼上便宣誓要继续抵抗,与城邦共存亡。
但诡异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位新任女王,在继位不到半天之后,竟也突然暴毙。
连续两任女王在关键时刻莫名死亡,斯提科西亚的抵抗意志瞬间土崩瓦解。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主战派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女王十八世在巨大的恐惧和压力下被推上王座。
她上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刻向快要兵临城下的哀地里亚大军派出使者,传递了愿意臣服的消息。
承诺斯提科西亚将成为哀地里亚的附属城邦,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然而,哀地里亚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一个名义上的附属国。
他们需要的是彻底的控制,是将斯提科西亚的港口、渔场、所有海洋资源完全纳入自家版图,将其打造成稳定的资源获取点和南下基地。
投降请求被断然拒绝。
在八万大军的兵锋威慑和内部接连诡异死亡的恐怖氛围下,女王十八世最终选择了保全城邦与民众,开城投降。
斯提科西亚,兵不血刃地并入了哀地里亚的版图,成为了联盟在南方沿海的第一座重要城池。
然而,哀地里亚如此迅猛且强势的扩张,尤其是吞并斯提科西亚过程中透出的诡异与霸道,终于彻底触动了南方众多城邦敏感的神经。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如同寒流般在南方的土地上传导。
再也不能坐视这个北方的“死亡”巨兽继续南下了!
多个实力较强的城邦开始秘密派遣使者,频繁往来,暗中串联。
一个以共同讨伐哀地里亚为目标的反抗联盟,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之中。
战争的阴云,不再局限于北方雪原,开始向着更广阔的地域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