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寒奥纪,第197~199个旧历日,岩安市大型避难基地停车场。
接下来的三天,林淼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工蜂,全身心投入到对新座驾的最终改造中。
空旷的停车场A区深处,不时传来电动工具的嗡鸣、金属部件的敲击声,以及重物落位的沉闷声响。
构成了这片寂静角落里独特的交响曲。
寒奥纪,第197个旧历日。
清晨,林淼用从空间引出的温泉水简单洗漱,冰凉的水刺激着皮肤,瞬间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
他拿起工具包,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首要任务是完善车顶的防御系统。
他再次通过顶部舱盖爬上车顶,晨间停车场内温度只有零下12摄氏度,弥散的寒气让他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雾。
他取出了为那三架电动钢弩特制的箭匣。
每个箭匣都是长方形的金属箱体,内部有简单可靠的弹簧供弹机构,可以容纳100支特制的重型钢弩箭。
林淼将箭匣侧面的导轨与弩机基座旁的卡槽对齐,用力向里一推,“咔嚓”一声,锁死机构稳稳扣住。
他依次为三架弩机装好箭匣,并测试了供弹流程,确认弹簧机构能够顺畅地将下一支弩箭推入发射位。
这样一来,盲区近程攻击力的持续性得到了极大改善。
接着,他着手改善雪地车前部的大灯照明系统。
他从空间里取出六组大功率远距离射灯。
这些射灯排列整齐,外壳极其坚固,透镜宽大,散发着冰冷的工业感。
他仔细地将它们分成两组,安装在驾驶舱顶盖前缘的预留基座上,左右各三盏,呈扇形分布,以确保能覆盖车前极广的范围。
安装过程依旧是精确打孔,埋入重型膨胀螺栓固定底座,然后连接耐高温阻燃线缆。
所有线缆同样用航空航天胶带牢牢固定在车顶,最终引入驾驶舱内预留的接口面板。
完成车顶作业后,林淼回到温暖的车内,锁好车门。
接下来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关键环节,安装厨房电器。
他从空间里依次取出嵌入式电磁炉、大容量蒸烤箱、微波炉、带制冰功能的冰箱以及不锈钢洗碗水槽。
这些电器都是他按照之前测量好的柜体尺寸精心挑选,或者经过轻微改造的。
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嵌入昨天制作好的厨房柜体预留位置。
边缘加装防震橡胶垫,然后用专用的不锈钢快速卡扣从内部锁紧,确保车辆颠簸时也不会松动。
接着,他将每一样电器的专用供电线插头,精准地插入背后墙板上对应的、由高性能逆变器供电的插座。
他深吸一口气,逐一开机测试:
电磁炉面板亮起幽蓝的光芒,蒸烤箱开始预热,微波炉转盘转动,冰箱压缩机发出轻柔的启动声……
所有电器运行正常,标志着厨房区域正式投入使用!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了此次改装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卫生间。
之所以将卫生间设置在车厢侧后方,是因为其正下方有一个原车自带的大型贯通式行李舱,空间充裕,正好可以改造为灰水箱和黑水箱的安身之所。
而且这个行李舱设有内外双重开口,可以从车内直接处理污水,非常方便。
林淼打开车内通往底部行李舱的检修盖板,探身下去。
偌大的行李舱内部空间足够。
他先用激光测距仪反复测量,然后取出一块切割好的薄钢板。
利用行李舱内壁的加强筋作为支点,用重型角铁和加长螺栓将钢板垂直固定,将行李舱隔出了一半约100升的独立密封空间。
剩下的一半空间依旧保留,用于存放备用零件或其他杂物。
接着,他在这隔出的空间内壁铺设了厚厚的一层橡塑保温棉,再次加强保温,防止极寒天气下水箱冻结。
然后,他从空间取出房车专用的50升灰水箱(收集洗手池、淋浴废水)和30升黑水箱(收集坐便器污水),比划了一下位置。
随后,他利用薄钢板和角钢,现场制作了两个带有多条加强筋的定制托架,用螺栓牢牢固定在隔出来的舱室底部和侧壁。
再将灰水箱和黑水箱稳稳放入托架,用带有缓冲垫的金属绑带箍紧。
随后,他熟练地将淋浴区的下水软管和车载坐便器的排污管,分别与两个水箱的进口对接,使用不锈钢喉箍彻底锁死,确保万无一漏。
为了方便日后清理和维护,林淼将卫生间干区的地板,设计成了可以向上掀开的活板结构。
边缘镶嵌了密封条,掀开后可以直接打开行李舱内开口,接触到下方的黑灰水箱和管路。
最后,他将小巧的立柱式洗手池、防雾镜子、淋浴区的钢化玻璃隔断门、不锈钢毛巾架,以及那台紧凑型洗烘一体机一一安装到位。
卫生间的换气管道则直接接入了他之前升级过的车载空气滤毒系统。
该系统具备主动加热功能,确保即使在严寒中换气,进入车内的也始终是温暖、洁净的空气。
寒奥纪,第198个旧历日。
这一天,林淼专注于提升车辆的生存舒适度和外部隐蔽性的设备改装。
他首先更换了壁炉。
旧车上的壁炉虽然好用,但对于更大的新空间来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换上了一台全新的、热效率更高的真火壁炉,炉体更大,观火窗也更宽阔。
新的排烟管道配备了高效的热量交换器,能将更多热量留在车内,外部则加装了厚厚的防烫隔热套。
接着,他利用便携式登高梯,爬到接近车顶高度的车厢侧壁。
在这里,他安装了为壁炉配套的外置烟雾过滤器和冷却器。
这套装置能有效降低排烟温度,并大幅减少可见烟尘,在冰原上隐蔽行进或驻车时,能极大降低因炊烟而被发现的概率。
同时,他也将车载空气滤毒系统的外部进气口安装完毕,覆盖上坚固的合金格栅,防止冰雪或异物被吸入。
随后,他爬上车顶,进行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武力升级。
他从玉符空间中,将那挺散发着凛冽杀气的NSV“岩石”重机枪以及两个硕大的弹仓取出。
沉重的枪身在滑轮吊机机械臂的辅助下,被平稳地吊起,缓缓移动至遥控武器站上方。
林淼小心地调整角度,将重机枪底部的连接榫头对准武器站电动枪架的卡槽,缓缓放下。
“咔哒”一声清脆的金属咬合声,机枪被精准地卡入位。
他随后闭合锁紧机构,将两个各容纳1000发12.7mm穿甲燃烧弹的沉重弹仓推入供弹口,完成备弹。
得益于新车更宽敞的车顶空间和更强的结构承载,这套重火力系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林淼回到驾驶室,通电测试遥控武器站,屏幕上的十字准星随着操控杆的移动而平滑转动,重机枪的枪口也随之做出精准的俯仰和水平动作,电机运转丝般顺滑,令人满意。
寒奥纪,第199个旧历日。
这是林淼计划中完成主体工程的最后一天。
他的重心放在了提升个人生活品质和最终的系统整合上。
他决定好好装饰一下自己的小卧室。
首先,他将之前那张临时使用的、焊接粗糙的铁架床收入空间,换上了一张更宽大、也更显质感的实木单人床。
这张床设计巧妙,床架下方带有宽敞的抽屉,可以收纳被褥和衣物。
为了确保在颠簸路况下床铺稳固,林淼用L型角铁在床架四个角的下方焊接了专用的固定件。
这些固定件像爪子一样牢牢包裹住床角,再用长螺栓穿透地板,与下方的车架结构连接,实现了绝对固定。
接着,他在卧室侧壁的钢架上安装了静音电暖器和一台微型智能投影仪主机。
并在天花板上安装了可调节色温的户外照明灯以及隐藏式的电动投影幕布。
当暖色调的灯光亮起,幕布垂下,配合着实木地板和柔软的被褥。
这个小小的空间瞬间充满了温馨的“家”的气息,与外界冰冷残酷的末世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他进行了信息系统的整合。在车厢门内侧的墙壁上,他利用预埋的固定点,卡扣安装了四个大尺寸的工业级显示屏。
左上屏轮换显示车外温度、湿度、风速、气压、辐射等级等环境传感器数据;
右上屏显示车辆自身状态,包括电池电量、水箱水位、燃油余量、各系统运行状态;
下方两个屏幕则分别显示八个高清监控摄像头捕捉的实时画面,车辆四周一览无余。
至此,这辆重型雪地车的内部设施基本全部安装完毕!
林淼站在车厢中央,环顾这个由他亲手从无到有打造出来的移动堡垒,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但他没有沉浸在喜悦中太久,一向的谨慎让他决定进行最后的关键测试,全负荷电力压力测试。
他深吸一口气,依次打开了车内所有大功率用电器:
两台电暖器开到最高档,电磁炉和微波炉同时启动,所有LEd灯带全亮,服务器集群全速运行,甚至连接通了三台取暖器,等等……
所有用电器依次开启。
一时间,逆变器的工作指示灯频繁闪烁,显示负载急剧升高。
然而,他担心的情况并未发生。
车内配备的20组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组,总容量高达400度电,配合那台峰值功率惊人的高效逆变器,稳稳地扛住了这波极限考验,电压稳定,输出平稳。
根据估算,在不开动车辆引擎充电的情况下,这套电力系统足以支持车内基础生存和中等强度用电长达9天!
自持力远超预期。
确认电力无忧后,林淼进行了最后一道外部工序。
他取出喷枪和特制的防爆漆,仔细地为车辆侧面以及新安装的装甲裙板,喷涂上了一层厚实的雪白色哑光涂层。
这层漆不仅提供了统一的视觉伪装,其特殊的韧性材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剐蹭和破片冲击。
算是给这身钢铁铠甲又加上了一层薄薄的“皮肤”。
当最后一处漆面喷涂完毕,林淼放下喷枪,退后几步。
眼前,这辆哑光深灰色的钢铁巨兽静静地伫立在停车位上,线条硬朗,结构坚固,所有外设安装井然有序,透着一种冷峻而强大的力量感。
车内,则是功能齐全、温暖舒适,足以抵御外界一切严寒与危险的生存空间。
他的新座驾,历时数日,倾注心血,终于大功告成!
一股强烈的疲惫感和同样强烈的满足感同时涌上心头。
他知道,有了这个全新的、更强大的移动堡垒,他在未来冰原上的旅程,将拥有更多的底气与可能。
但理智告诉他,竣工后的测试与调试同样至关重要。
他决定立刻开始第一项,驾驶动态性能测试。
拉开车门,坐进比旧车更宽敞、布局更合理的驾驶舱,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插入经过重新编码的钥匙,轻轻一拧,特制的大功率柴油引擎发出一阵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平稳地启动了。
仪表盘上各项数据飞快扫过,全部显示绿色。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离合,轻踩油门。
宽大的履带开始转动,庞大的车身平稳地驶离了A区-11-27车位,如同一位优雅的巨人,开始在空旷无人的A区停车场内缓缓巡弋。
他先是进行了直线加速测试。
油门逐渐深踩,引擎的声浪变得浑厚,强大的推力将他按在包裹性极佳的座椅上。
车速表指针稳步上升,20公里、30公里、40公里……
加速过程线性而有力,远非旧车那种迟滞感可比。新车强劲的动力储备让他非常满意。
接着是转向测试。
他驾驶着车辆在停车场内划出巨大的“S”形和“8”字形。
全新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反应灵敏而精准,虽然车身庞大沉重,但转向过程并不费力。
车头响应迅速,车身跟随性极佳,宽体履带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他还特意找了几处略微凸起的地面衔接处和模拟的小坡道,测试悬挂系统。
坚固的独立悬挂有效地过滤了颠簸,车内只有低沉的“隆隆”声,没有丝毫松散的异响,乘坐舒适度远超预期。
“动力、操控、舒适性……全面提升,这积分花得值!”
林淼一边驾驶,一边喃喃自语,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笑容。
他仔细聆听着引擎和传动系统的声音,除了有力低沉的正常运转声,没有任何杂音。
仪表盘上,水温、油压、变速箱油温等所有参数都稳定在最佳区间。
完成基础驾驶测试后,林淼将车稳稳地停回原位。
接下来,是赋予这辆钢铁巨兽“灵魂”的时刻。
林淼回到生活区,坐在沙发卡座前,打开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储物架上的车载核心服务器。
屏幕上执行信息不停地滚动,他接入了一个的加密硬盘。
这里面存储着“灵鹊”的强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核心代码。
“启动‘灵鹊’初始化程序。”林淼双手敲击,在终端输入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