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男人,气息干净得过分。
没有灵体的阴冷,没有妖物的异样,甚至没有寻常活人那种复杂的生命磁场波动。他就像一张被精心擦拭过的白纸,或者说,一个完美嵌入环境的背景板。若非我那变得异常敏锐的感知,甚至可能忽略他的存在。
这种“干净”,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寻常。
“早上好,”他重复了一遍,脸上职业性的微笑弧度分毫未变,目光依旧锁定在我身上,仿佛十一和张楠只是两件无关紧要的家具,“鄙姓周,周文渊。冒昧前来,是想咨询一项……与‘时间’相关的业务。”
他说话间,拎着皮箱的手指微微动了动,箱子上一个不起眼的铜扣反射出冰冷的光。
张楠的魂体无声地挡在了我与来客之间,眉心的金焰虽弱,却带着不容侵犯的警惕。十一也悄悄将手背到了身后,那里藏着他某个改装过的小玩意儿。
我站在原地,半透明的身躯在清晨的光线下显得有些虚幻。我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平静地回视着他,调动起那份新生的“时痕之瞳”。
视野再次发生变化。
在周文渊那“干净”的表象之下,我“看”到了——数道极其细微、却坚韧无比的、呈现淡金色的“时之痕”,如同精心编织的锁链,缠绕在他的灵魂核心周围。这些锁链并非禁锢,更像是一种……加密和防护。它们在不断流转,将他自身的时间轨迹、生命信息严密地包裹起来,隔绝了外界的一切探查。
不仅如此,他手中的皮箱,在我眼中更是散发着一种强烈的、带着“延迟”与“暂缓”意味的时之念。那皮箱内部,时间流逝的速度,与外界截然不同。
收藏家基金会。
我几乎立刻确定了来人的身份。只有他们,才会对“信息”和“时间”有着如此精密的掌控欲,并且拥有这种级别的技术。
“周先生,”我开口,声音因非生非死的状态而带着一丝空灵的回响,“轮回书店的确处理一些特殊的‘典当’业务。但‘时间’,是其中最昂贵,也最危险的一种。您想咨询什么?”
周文渊对于我能直接点破“时间”二字似乎毫不意外,他脸上的笑容反而加深了些许,像是终于确认了目标的猎人。
“林店主快人快语。”他微微颔首,“我需要的,并非购买过去,也非借贷未来。而是希望……‘暂停’一段时间。”
“暂停?”十一忍不住插嘴,脸上写满了“这不可能”。
“是的,暂停。”周文渊看向十一,目光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感,“并非宏观意义上的时间停止,那确实是神灵的领域。我所指的,是针对某个特定‘个体’或‘事件片段’的、局部的、可控的‘时间缓滞’。”他重新看向我,“我了解到,林店主似乎刚刚掌握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奇妙的能力?”
他的话语如同手术刀般精准,直接指向了我刚刚获得的新能力,以及昨夜在旧钟楼下发生的那场交易。基金会的情报能力,果然可怕。
“代价呢?”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继续问道。
“代价好商量。”周文渊将手中的皮箱轻轻放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信息、技术、某些被‘遗忘’的古老知识……甚至,我们可以帮助您,应对一些来自‘官方’的小麻烦。”他意有所指,显然知道冥府对我们的关注。
他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基金会的知识和力量,无疑是我们目前急需的。但与他们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我需要知道,‘暂停’的对象是什么?”我问道。这关乎到能力的可行性与风险。
周文渊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透露信息的尺度。最终,他缓缓说道:“一个‘意识碎片’。一个即将因时间流逝而彻底消散的、珍贵的‘意识碎片’。我们需要在它彻底湮灭前,将其‘暂停’,以便进行……研究。”
研究。这个词让我的灵魂感到一阵寒意。将意识碎片当作标本一样“暂停”研究,这符合基金会一贯的风格。
我尝试在脑海中推演,以我目前非生非死的状态和对时间之念的掌控,是否能够做到这种局部的“时间缓滞”。结论是——理论上可以,但需要消耗的力量极大,且极度不稳定,很可能对那个“意识碎片”本身造成不可预知的损伤,甚至可能引动更大范围的时间紊乱。
风险太高。
而且,我本能地抗拒成为基金会研究计划的帮凶。
“很遗憾,”我摇了摇头,半透明的身躯在晨光中仿佛随时会消散,“这项业务,本店暂时无法承接。能力的限制,以及……原则问题。”
周文渊脸上的笑容淡去了几分,但并未动怒,似乎这个答案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原则……”他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话,“林店主,在绝对的知识和力量面前,原则往往是奢侈品。”他弯腰,重新拎起皮箱。
“不过,我尊重您的选择。”他看着我,目光深邃,“这笔交易不成,或许还有下一笔。我们……还会再见的。”
说完,他微微欠身,动作一丝不苟,如同排练过千百遍。然后,他转身,推开书店的门,走了出去。他的身影融入街道上逐渐增多的人流,几步之后,便如同水滴入海,消失不见,连我那时痕之瞳都无法再捕捉到他的踪迹。
书店内恢复了寂静。
“基金会的人……他们果然无孔不入。”十一松了口气,背后握着法器的手也松开了。
张楠的魂体飘回我身边,担忧道:“他们盯上你的新能力了。拒绝他们,恐怕不会就这么算了。”
我点了点头。周文渊的离去,绝非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基金会就像最有耐心的猎手,他们会等待,会寻找下一个机会。
“先去完成我们自己的交易。”我将目光从门口收回,“那个十字路口的‘回响’。”
这才是当务之急。完成与“时间”的契约,进一步理解和稳固自身的力量,才能应对接下来可能来自各方的压力。
我们稍作准备,便悄然离开了书店,汇入清晨的人流,向着那个在“时之念”中浮现过的、发生过悲剧的十字路口而去。
城市的早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而在那喧嚣的背景下,一段被凝固的悲伤“回响”,正等待着被抽取。
以及,更多隐藏在时间缝隙中的秘密,等待着被揭开。
(你怎么知道,你见过的人,是人还是鬼?是什么动植物?是什么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