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荷花已经开得相当繁茂,粉白相间的花瓣层层叠叠,铺满了大半湖面,清风拂过,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映着日头晃出细碎的金光风一吹便轻轻摇曳,倒比宫里的雕梁画栋多了几分野趣。
转眼便到了曦滢宴客的日子。
皇家移居圆明园,但并不是所有官员家里都在园子附近置办了住处的,但即使没有,受邀的福晋格格们都只敢提早出发,不敢有丝毫怠慢。
不过曦滢一直很期待的富察琅嬅这次却并未列席。
全因她尚且还在孝期,还有一个月才除服,刚好错过了,曦滢只好“拜托”了雍正给怡亲王和他福晋传话,说等下个月再召李荣保的福晋和琅嬅觐见。
怡亲王福晋听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不差这一个月,回头再单独见也好,况且雍正一向“鼓励”大臣向怡亲王靠拢,虽然怡亲王一向谨守分寸,但她想提前见儿媳妇有的是机会。
当然了,能在皇后这里正大光明的见那是最好不过。
趁着客人们还没来,曦滢又逮着弘昼打趣:“咱们五阿哥喜欢什么样的格格当福晋啊?”
弘昼平时脸皮厚得很,跟谁都能插科打诨,可一涉及婚姻大事,顿时红了脸,耳朵尖都透着粉色,挠了挠头小声说:“旁的…… 旁的都无所谓,总得是能说得上话的。” 他心里嘀咕,若是夫妻两个天天相对无言,那日子得多没趣,还不如一个人自在,日子都没了盼头。
裕嫔听了想揍他,旁的怎么不重要了,光说的上话日子还过不过了?!
但在皇后面前,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回去再教训。
“唔,有共同语言的确很重要,可见五阿哥是仔细想过的。”
弘昼的脸立刻像是被煮熟了的虾。
这次的相亲宴曦滢觉得很是满意。
这些门当户对的少年少女聚在一起,聚宴的目的大家心照不宣懂得都懂。
年少慕艾,年轻人们为了出彩,展示君子六艺的时候,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吟诗作赋的环节,打油诗虽然是大多数,但竟然还真让曦滢发现了几个文采斐然的。
虽说离真正的自由恋爱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曦滢觉得,能让这些孩子彼此见上一面,有个朦胧的印象,总比闭着眼乱拉红线强,她也算尽力了。
除了提早就定下,今日只是见见面的,其中敦亲王福晋非常满意她未来的儿媳妇,眉眼里的笑意就没断过,拉着那姑娘的手问长问短,频频点头,那姑娘被问得脸红,低着头小声应答,手指却悄悄绞着帕子,眼角的余光偷偷瞟向不远处的弘暄,恰好撞进少年看过来的目光里,顿时像受惊的小鹿般缩回了视线。
也有未来丈母娘\/婆母当场看好,有了结两姓之好的意向的,总之绝对说得上是宾主尽欢。
不过有一件事情曦滢倒也没想到,那就是三福晋董鄂雪微居然悄悄过来找曦滢,说她看上瓜尔佳文鸳了。
什么?曦滢看向三福晋,谁看上了?看上谁了?
当然了,倒也不是故乡开了百合花,董鄂雪微是觉得瓜尔佳文鸳长得实在漂亮,应该是弘时会喜欢的类型,四品官的女儿家世一般,也没什么心眼儿,拿来占三阿哥的侧福晋的位置很好。
曦滢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瓜尔佳文鸳正坐在不远处,穿着一身水红色的旗装,衬得那张脸蛋红扑扑的,娇嫩得像是刚剥了壳的荔枝,眼睛亮晶晶的,带着一股生机勃勃的劲儿,很难让人不喜欢。
曦滢想,她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年轻版的齐妃应该就是这样娇美的笨蛋美人吧?
换句话说,如果不长进,老了就会变成齐妃那样。
“三阿哥房里除了儿臣就只有一个试婚的格格,他也并不喜欢,给三阿哥开枝散叶的事,也不能可着儿臣一个人做啊。”董鄂雪微红着脸小小声的说,手还习惯性的护着肚子。
曦滢看她,有些惊讶:“你这是又有了?”
三福晋红着脸点点头:“只是月份尚浅,故而没有声张。”
不愧是你啊大清巨人,除了读书不行,什么都行。
过了一阵,社(交)恐(怖)分子弘昼一改往日没正形的做派,轻手轻脚地走到曦滢身后,偷感很重的默默站在一旁。
曦滢早就瞥见他的影子,却故意装作没看见,直到他忍不住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袖,才转头看他:“阿哥这是看上谁了?脸这么红。”
弘昼被说中心事,脸更红了,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她,只伸出手,小幅度的悄悄指了指不远处穿翠绿色旗袍的格格。
那姑娘正低头跟她的额娘说着什么,鬓边的流苏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晃动,闪着温润的光。
曦滢一看便笑了 —— 果然是吴扎库家的格格,宿命的官配,看来缘分这东西,真是妙不可言。
正说着,就见远处一群太监簇拥着一个明黄色的身影走来,正是忙完正事的雍正。他背着手,慢悠悠地溜达过来,说是来看热闹,其实是想瞧瞧这些宗室子弟里有没有可用之才 —— 毕竟都是大清的未来。
雍正一来,原本还在说笑的福晋和格格们顿时都收敛了神色,纷纷起身行礼,然后悄无声息地准备退避,只留下一群男丁在原地。
曦滢之前也设想过这个情况,特意吩咐了三福晋:“皇上一早便赏了戏,现在估计也已经扮好了,大家先移步过去吧——三福晋,照应着些,别怠慢了。”
董鄂雪微起身应是,亲自领着女眷去了偏殿的戏楼。
雍正对这些宗室子弟本就不熟络,近些的侄子还勉强叫得出名字,稍远一两代的阿哥,若是没入仕历练过,他连名字都不一定知道。
没办法,谁让他当皇帝之前要(不知道自愿还是非自愿的)当孤臣,当了皇帝之后又处理不大好宗亲关系呢。
曦滢给他介绍人物关系,恨不得茶都得多牛饮两盏。
雍正在曦滢给一一介绍的时候,忍不住就开始考较人家的学问和功夫。
相亲现场爆改人才遴选现场。
被考较的宗室子弟们又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生怕在皇帝面前出丑,丢了家族颜面;兴奋的是若能被皇帝看重,往后仕途或许就能顺风顺水。
现场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原本轻松的相亲氛围荡然无存,只余此起彼伏的应答声和偶尔的叹息。
一番对答下来,雍正还真挑出了几个可塑之才,虽然关系远了些,但还是破格准他们进尚书房读书。